分享

中医上的“肝风”含义是什么?

 中医陈孝和 2021-12-02

今天讲一下天麻这味药。

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儿入药,常用中药山慈菇也是兰科植物。

熟悉植物学分类的听友应该了解,兰科植物在整个植物界都属于高等植物类群,所谓的高等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种的分化,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也就是说高等植物都属于“自养植物”。

而唯独天麻这种高等植物,既没有根,也没有绿色的叶子,只有一支独茎和生长在茎上已经极度退化了的一些褐色叶。它的一生,除了开花期外,整个植物体仅有一个块茎,而且在三个整年的生长周期中,95%的时间以块茎形式存活于地下。

拿土豆来举例,咱们吃的土豆也是块茎,但土豆好歹地上还有茎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取养分,而天麻则就是光秃秃的一个蛋埋在土里。

在过去几千年,天麻这种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始终就是个谜题。当然这个谜题现在已经解开了,天麻是一种极其特殊的“食菌植物”,它一生始终是依靠着一种叫蜜环菌的真菌菌丝提供营养的。如果没有这种菌提供营养营养,天麻的种子就不能发芽,块茎也不能发育长大。

天麻块茎的皮层下有一层消化细胞,它可以分泌一种溶菌酵素,把入侵的蜜环菌的菌丝溶解吸收来为自身提供营养。也就是说天麻完全依靠蜜环菌而生存,没有自养能力,这也是过去人工繁育天麻的一个难点。

天麻的功效主治很简单,就是平肝熄风止痉。中医上有一个概念叫:诸风掉眩,皆属于木。而肝在五行中属木,木动则生风,所有就有肝风内动这个说法儿。

中医上肝风这个概念,并不是指实质性的肝脏,实际上指的是神经的作用。这是过去对身体认识上的一个局限性,现在咱们都知道了肝与神经功能没有什么联系。古人所认为的风,实际上就是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种病变。

比如思虑过度、精神恍惚,中医上叫肝虚证;受到刺激之后出现手足发冷,呕吐眩晕,状如癫痫,不省人事,中医上叫肝厥证;因为情志不畅影响到消化吸收功能,中医上叫肝气犯胃证;情绪不好,脾气急,容易发火,血压高,中医上叫肝火旺或者肝阳上亢;情绪低落,生闷气,对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兴趣来,中医上叫肝气郁结。

实际上这些症状都是神经和大脑的功能失调导致的,跟肝脏和足厥阴肝经都没什么关系。所谓的平肝息风指的也是调整神经功能,让处于亢奋状态下的大脑神经平复下来,达到亢奋和抑制的平衡。

再来看两个具体的疾病,一个叫结核性脑膜炎,一个叫破伤风。这两个疾病都属于中医上肝风内动的范畴。在过去基本上都是不治之症。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杆菌侵袭脑膜、蛛网膜进而影响到神经功能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多数都是从肺结核,也就是肺痨进展而来,结核杆菌会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到大脑,造成脑膜感染,同时释放的毒素会影响到大脑神经功能。

之前咱们讲过人体活动是在神经功能的调节下才能完成,现在大脑神经出现问题了,就会出现颈项强直、手足抽搐、昏睡谵妄、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这个病到现在致死致残率也是相当高的。

第二个病叫破伤风,过去小孩儿刚出生抽四六风,说的就是这个病。在解放以前,这个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死亡率接近100%。

这个病也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是一种叫破伤风梭菌的细菌,这个细菌一旦感染之后,会释放出两种毒素,毒素会通过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到达大脑组织,进而影响到中枢神经,导致全身肌肉出现强烈痉挛。

也就是说这种毒素会损伤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只收缩而不舒张,最后全身的肌肉都拧的一块儿,人活活的抽抽死。

通过这两个疾病,咱们也能看出来,中医上的肝风内动,其实就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病变,而天麻的平肝息风功效也是针对的神经系统,减轻毒素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让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恢复正常。

明天继续讲天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