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耗”,伦理关系的塌陷

 青岛田骏 2021-12-02

赛义德在他著名的《东方主义》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中國有几百万最好的头脑,却被花里胡哨的玩艺而闹的毫无创意。所有的努力加起来都是一场空,因此,全*世界都在耻*笑他們…”。

这本书1978年出版,那时WG刚结束,面对浩劫后破坏的千疮百孔,可能有些夸张,但毕竟大致与實際相符。不过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耻笑的应该是锐减了吧?

纵观几千年…3000年前的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对巫术礼仪文化以理性化构建,首先突出了“德与礼”,这是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的。但是极力突出的就是非常缺失的,可见当时的人际关系是很紧张的,可以判断,当时从百姓到国君都在不同圈子里勾心斗角,没有闲暇从容。

从此开始,几百年后孔子创建的儒学,把周公的“德与礼”体系化、精致化,但同时把“内聖”与“外王”并列。但到了孟子时期,就把“外王”悬置而突出了“养浩然之气”及大量君子修行的“指南”,这里看出人际关系更加紧张…

再往后呢?这种紧张的人际关系没有改善,就是完全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体论的梁漱溟先生在晚年也说:

“…我们的文化走了岔道,没有把心思放到物质文明上,而是放到了人际关系和人伦关系上了…”;

这个判断极其精准。但还是现象描述,根源是什么?

为什么在“改*造*世*界*覌”、“强*化教*育…”等支付那么多成本而效果不佳?就连“狠–斗–私–字一闪–念”的都践行过了,那么紧张的人际关系可出现过“曙光”?

如果把心思、精力主要放在人际关系和人伦关系上的努力,必然是各位熟悉的“内耗文化”。被裹卷其中,必然伤痕累累,精疲力竭。有人说要了解这种文化就去看“清宫电视剧”…,

我看,没有这个必要,电视剧毕竟是艺术,总有点虚构成分。只要在某个单位就足够了。如果没有遭遇内耗的,可能是在“天堂”作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