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威胁杀人,父母该怎么管教?

 彭华勇家庭教育 2021-12-02

刘轩玮今年13岁,却已经辍学在家一个月了。他的父母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回去上学,不仅一点效果没有,反而等来了孩子的离家出走。警察找到刘轩玮的时候,他的情绪很激烈,对父母敌意很大,看到父亲走来时,甚至一拳挥上去。

警察了解到,刘轩玮父亲的教育方式非常粗暴,以致于父子俩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甚至最近几年父子两人几乎每次交流都是吵架,很少心平气和地聊天。刘轩玮的父亲看见自己儿子向自己挥拳时,也完全暴怒了,在警察的制止下,两个人才没有在公共场所动手。

随着警察的盘问发现,刘轩玮竟然身上揣着一把小型刀具。这把刀的发现,让刘轩玮的父母都感到后怕。父亲沉默了,母亲红着眼圈问儿子,“为什么带刀?”没想到刘轩玮并没有因为母亲的脆弱而有丝毫的触动,而是恶狠狠地对着警察说,“如果再不放我走,我就杀了你。”

这样的言辞让警察更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家长了事,于是,警察对刘轩玮这几天离家出走的路径进行了调查,发现他账户上有一笔奇怪的钱,并且刘轩玮在每晚140元的酒店开房住着。

13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钱?通过对父母的询问,警察了解到,与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相比,母亲的教育方式更加溺爱。母亲经常偷偷给刘轩玮打钱,过去的几年,刘轩玮经常拿着零花钱去网吧,也因此认识了很多辍学的青少年。在刘轩玮的世界里,父亲是强势冷酷不爱自己的,母亲是懦弱的,学习看起来是他能讨好父亲的唯一工具,所以他憎恨上学,想摆脱这个家庭。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当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才能够起到正向引导?下面,明善教育的老师为各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提供几条教育原则和技巧,希望每个家庭都可以让孩子顺利愉快地度过青春时光。

第一,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我人格,不要指挥孩子做事,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说“给我做……”,比如给我学习,给我听话,甚至十几岁的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家长也要完全控制。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和思考能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消极心理,对生活没有热情,只感到沉闷和无趣。

刘轩玮对于学习的看法完全是受父亲教育方式的影响,由于父亲从来不会表达爱意,只会要求和索取,只强调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导致刘轩玮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对学习的厌恶。

第二,父母不能溺爱孩子,不能完全放任青春期的孩子自己把握生活方向。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需要父母以及尊长的引导。尤其是对于学习和娱乐的控制,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容易失衡的,家长要拿出严肃的态度和坚定的原则,帮助孩子掌舵,促进孩子进步。

刘轩玮的母亲给儿子的零花钱过多,并没有及时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放任他将所有零花钱用于网吧,是母亲教育的失责。孩子的成长一定是需要树立原则的,父母的态度应该坚定而温和,父母有较强的分寸感,才能让孩子树立边界感。

第三点,父母既可以是孩子的榜样,也可以是毁掉孩子的首要因素。因此,父母的行为对于正在成长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父母影响孩子通常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这深刻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和思想,简单的说,父母情绪暴躁,孩子一般也会容易暴躁;父母使用暴力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心肠也会较硬。第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事说话。即便有些行为或言语父母没有向孩子输出,但孩子也会通过观察感知,潜移默化地被影响,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