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黄瓜上的霜霉病,用这个新药防治,2遍就能根除

 深海之星ccpsl0 2021-12-03

卵菌纲病害不同于其它真菌病害,其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寄主范围广,引起危害多难以控制。尤其是霜霉病、晚疫病,由于传播速度快,是众多真菌性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防治最困难,造成损失最大的两个病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用于防治霜霉病的药剂高达1.8亿欧元,因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损失高达40多亿欧元。新型高效杀菌剂是快速控治该病最有效的措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防治霜霉病、晚疫病的新药,能将霜霉病彻底根除。这个药剂就是氟噻唑吡乙酮。

药剂简介

氟噻唑吡乙酮是由美国杜邦公司最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菌剂,商品名“增威赢绿”,通过对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的抑制达到杀菌效果。其靶标位点独特,作用机理新颖,

具有良好速效性、持效性,且耐雨水冲刷,在极低的用量下即可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对病原菌具有保护、治疗和抑制产孢作用,对卵菌纲病害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该产品可以快速被蜡质层吸收,具有优秀的耐雨水冲刷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向顶传导作用、保护新生组织的特点。

主要特点

(1)内吸传导性好:氟噻唑吡乙酮具有优良的内吸传导性,喷施后可在植物体内长距离传导,不仅能从老叶向新叶传导,也能由根部向叶部传导,持久保护新生组织、叶片和茎秆。

(2)治病彻底:氟噻唑吡乙酮对病原菌的各个时期均有效,包括游动孢子释放、休眠孢子萌发、孢囊梗发育、孢子囊形成等。因此,其具有稳定的防效,对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彻底。尤其对马铃薯、葡萄、蔬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的霜霉病、晚疫病和疫病具有卓越防效。

(3)活性极高:氟噻唑吡乙酮用量低,仅为常用杀菌剂的1/100~1/5。就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安全性好:氟噻唑吡乙酮为低毒杀菌剂,对作物安全,对哺乳动物低毒,对皮肤、眼睛等无刺激性,且无致癌、致突变及神经毒性,因此对生产者和使用者安全;其对鱼类、大型溞、藻类等高毒,因此使用时应注意避开水源。

(5)无交互抗性:氟噻唑吡乙酮结构新颖,与传统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在其它杀菌剂防治效果不理想时,选用该药剂可快速控制病害的扩展和蔓延,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

(1)防治葡萄霜霉病,可在病害发生初期,用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3~20毫升/亩,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继续危害和蔓延。

(2)防治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可在病害发生初期,用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27~33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病害的蔓延。

由于大群人数超过100人只能邀请才能进群,想进菜农群的菜友们请加菜农圈的官方微信拉你进群!

也欢迎拉我进你的群,每天都会报菜价哦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