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嘧菌酯、甲霜灵、氟吡菌酰胺、丙硫菌唑……谁是内吸杀菌剂最大热门?

 清河水hlq97q4e 2022-05-21 发布于湖北
内吸性杀菌剂在生产应用中受到企业、经销商的广泛追捧,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其优势在于通过在植物体内内吸传导,能够为植物提供致密保护,杀菌更持久彻底,而且这类杀菌剂往往比较广谱。接下来,笔者将带您盘点当下市场上主流的内吸性杀菌剂品种。
一、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
高效、内吸、广谱。除去卵菌和细菌之外,对大多数病害有效。具有相似的抑菌谱和作用机制,大多数成员都可以转换为多菌灵,不同药剂品种易产生交互抗药性。通过干扰真菌微管蛋白的聚合,破坏纺锤体的功能,影响病原菌细胞分裂。
1、多菌灵
是多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降解的共同产物,内吸非常广谱,其对多种病害都有非常广谱的的抑菌活性和防治效果,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内吸传递活性。

2、噻菌灵
内吸广谱,抑菌谱类似于多菌灵,苯菌灵对多种作物的真菌病害有效,可防止水果及蔬菜的储藏期病害,还可以用于医药及兽药作驱虫剂。在农事生产中主要作为水果和蔬菜的保鲜剂。
3、甲基硫菌灵
不稳定,在自然界动植物体内及土壤中易转换为多菌灵。可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及棉花的白粉病、黑星病、灰霉病、青霉病,花腐病和菌核病及一些镰刀菌所致病害,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效突出。
二、苯甲酰胺类:甲霜灵、抑霉威、霉灵
1、甲霜灵/精甲霜灵
高效、内吸、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植物病原卵菌,尤其是对霜霉目病害有特效,持续期长。用精甲霜灵+恶霉灵淋根灌根,对根腐病、疫病、枯黄萎病防治效果更理想,是目前地下病害防治的主流品种。
2、噁霉灵
噁霉灵是新一代的农药杀菌剂和土壤消毒剂,具有绿色、环保、低毒、无公害等特点。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等作用,属新型抗重茬产品。

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咪唑类
主要品种: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腈菌唑、咪鲜胺、种菌唑、丙硫菌唑、粉菌唑、环丙唑醇、氟环唑、己唑醇、四氟醚唑等。
特点:內吸、广谱,除卵菌和细菌病害之外,对大多数的真菌病害有效,药效期长。机理:抑制麦角淄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影响病原菌的正常生长。
1、三唑酮: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向顶性传导的内吸性杀菌剂,高效、广谱、持效期长、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和黑穗病。
2、戊唑醇: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和叶片喷雾,可有效的防治麦类的黑穗病、锈病、赤霉病;花生的褐斑病、白粉病等。
3、苯醚甲环唑: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好的产品。主要用作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广泛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能够有效的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早疫病、斑点落叶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4、咪鲜胺(咪唑类):具有保护和铲除作用,安全高效,可与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复配,扩大防治谱。

5. 丙硫菌唑:丙硫菌唑的作用机理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 优异的保护 、 治疗和铲除活性, 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茵剂相比 ,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 、 大麦 、 油菜、 花生 、 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oIs):
常见品种:醚菌酯、嘧菌酯、肟菌酯、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噁唑菌酮等。
作用机理: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与之前使用的杀菌剂不存在交换抗性,是一类抗性分险比较高的杀菌剂,常需要和其他药剂交换使用。广谱、高效、安全:独一无二的防治谱,能够同时有效的防治子囊菌、担子菌、无性型真菌和卵菌引起的病害,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友善。
1、嘧菌酯

嘧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几乎可用于防治所有真菌病害。嘧菌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在使用时不需要添加任何渗透剂,即可以跨层渗透,只需要喷洒叶片背面,就可快速渗透到叶片背面,达到正打反死的防治效果。

嘧菌酯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一般施药后能快速被叶片、茎秆和根系吸收并快速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因此,不但能用于喷雾,也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2、吡唑醚菌酯
兼有保护和治疗的活性,广谱性杀菌活性,并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健康,田间表现处明显的增绿效果,提高产量和品质。(影响植物健康的相关因素,氮的吸收和代谢,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乙烯和其他激素的作用)
五、羧酸酰胺类杀菌剂(CAAs)
继甲霜灵等苯酰胺类杀菌剂后,90年代以来开发的另一类对卵菌病害高效、特效的杀菌剂,特别适用于对苯酰胺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田间抗性病害防治。
作用机理:保护和治疗效果,并对霜霉病和疫霉病特效:烯酰吗啉、氟吗啉、异丙菌胺、双炔酰菌胺、异苯噻菌胺等。
羧酸酰胺类分类:
(一)苯乙烯酸氨基化合物(烯酰吗啉、氟吗啉)
(二)缬氨酸氨基甲酸盐化合物(异丙菌胺、苯噻菌胺、异苯噻菌胺)
(三)扁桃酸氨基化合物(双炔酰菌胺)
1、氟吗啉
氟原子所具备的独特电子效应和渗透效应,使的较常规防治卵菌的药剂用量低,活性高、持效期长、防效显著。
2、丁吡吗啉
一种新型的丙烯酰吗啉类内吸性杀菌剂,主要影响纤维素的合成和生长,最终影响了病原菌的生长。主要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等病害,并且对部分真菌病害有效。
3、异丙菌胺

研究表明其影响氨基酸的代谢,且与已知杀菌剂作用机理不同,与甲霜灵、霜脲氰等无交互抗性。它是通过抑制孢子囊胚芽管的生长、菌丝体的生长和芽孢形成而发挥对作物的保护、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霜霉病、疫病等如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烟草黑胫病等。

4、双炔酰菌胺
双炔酰菌胺是先正达开发的扁桃酰胺类化合物,为磷脂生物合成和细胞壁合成抑制剂,是卵菌纲病害防治剂中的领先产品之一。其为保护性叶面杀菌剂,也有一定的治疗活性,可高效防止孢子萌发,并能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双炔酰菌胺主要用于马铃薯、果树、蔬菜、葡萄、番茄、黄瓜、葫芦、辣椒、烟草等,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马铃薯、番茄晚疫病、疫霉病,葡萄、葫芦霜霉病,辣椒、西瓜疫病,荔枝霜疫霉病等。
六、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
主要品种:萎锈灵、噻呋酰胺、吡噻菌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等。
作用机理及特点:具有保护,治疗效果,主要对真菌病害有效:在病害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的SDHI杀菌剂主要用于担子菌的防治,近年来新型药剂具有更为广谱的抑菌效果,如啶酰菌胺、吡噻菌胺、氟吡菌胺等。
1、噻呋酰胺:对葡萄白腐病、水稻纹枯病防效优异。
2、啶酰菌胺:内吸性杀菌剂,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均有效,对褐腐病菌、链格孢菌和茎枯病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氟吡菌酰胺:新型的吡啶苯甲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菜的黑斑病、葡萄灰霉病以及大麦网斑病等病害。目前用于蔬菜及大田作物等上的斑点落叶病、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早疫病等防控。可用于线虫防治,是一种高效、绿色、低毒的杀线虫剂。
七、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抑制剂(OSBPIs)
主要品种:氟噻唑吡乙酮等
作用机理及特点:继甲霜灵等苯酰胺类杀菌剂和烯酰吗啉等CAAs杀菌剂之后,21世纪以来开发的另一类对卵菌病害高效、特效的杀菌剂。特别适用于对苯酰胺类杀菌剂产生的抗药性病害防治。具有保护、治疗效果,并对霜霉病和疫霉病特效,对终极腐霉和华丽腐霉等部分腐霉有效。
氟噻唑吡乙酮:是由美国杜邦(现科迪华)研发的首个哌啶基噻唑异噁唑啉类杀菌剂,对晚疫病、霜霉病、根腐病、茎腐病、疫病等卵菌病害表现出卓越的防效。

氟噻唑吡乙酮对病原菌具有预防、治疗和抑制产孢作用,对马铃薯、葡萄、蔬菜和其他特种作物上的卵菌纲病害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且药效稳定;对霜霉病及晚疫病有特效,并能有效防治根腐病和茎腐病等。

该产品可以快速被蜡质层吸收,具有优秀的耐雨水冲刷作用;同时具有内吸向顶传导、保护新生组织的特点。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均可。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将氟噻唑吡乙酮归为U15组,其是该组中唯一的有效成分,因此与任何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适合用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