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扁鹊是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扁鹊在青年时拜师长桑君,得其真传,习得长桑君医术及禁方。 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 扁鹊在秦国行医期间,有一天秦武王与武士们举行举鼎比赛,发力不均扭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音西)的药,一直也不见好转,并且疼痛更加严重。武王听说扁鹊在秦国行医,于是命人接扁鹊入宫。扁鹊看了武王的面向,又为武王把脉,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接着又给武王服了汤药,其疼痛感就完全消失。武王甚是高兴,就想封扁鹊为太医令。此事被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 李醯决定除掉扁鹊这个心腹之患,派了两个刺客去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逃走。李醯心知扁鹊不可能见死不救,命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假装受伤,半路上劫杀了扁鹊。 蓬鹊山赵人听闻扁鹊在咸阳路上被害,不远千里,从咸阳抱回其头颅,葬在蓬鹊山下,将焦子村和郎家庄合二为一改叫“神头村”, 建立祠堂,世代供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