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资本家更倾向于剥削群体而非个体

 心理书单 2021-12-03

是什么导致人的剥削行为?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困扰着我们社会经济体系的财务不平等问题,比如许多资本家或公司高层总是为了自己的巨大经济利益而去剥削他人。

奇怪的是,这种剥削现象与以前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有些不一致。以前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认为人们通常是亲社会的、诚实的,并且一般不愿意剥削他人。因此,行为经济学无法准确回答我们意识到的财务不平等问题。

不过,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一些解释。例如,剥削可能是因为那些最终成为富人的人天生就有较高的心理变态水平,也可能是因为某些企业文化。最近,Carlos Alós-Ferrer及其同事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的新研究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我们更有可能剥削大群体,而较少剥削个体。

1 研究过程

独裁者博弈、最后通牒、信任游戏等等,这些都是用来衡量剥削或自私的实验范式。比如在独裁者博弈中,1号玩家,也就是“独裁者”,决定如何分配给自己与2号玩家,即接受者的金额(例如现金奖励等)。“独裁者”拥有完全的决策权力,其个人意志决定了经济上的分配,而金钱的接受者,则无法影响收益结果。

以往基于这些范式的研究表明,被试对这类任务的反应通常是亲社会的、慷慨的,而且基本会信任另一方,尽管对被试自己的利益有风险。但是,尽管这些结果在以前的文献中基本保持一致,但它们并不能解释我们每天看到的那群剥削人的资本家的行为。

为了研究这种实验结果与现实不符合的情况,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小组决定使用一个名为“大劫匪游戏(Big Robber game)”的新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和以往实验范式的区别在于,以往范式中主动方和被动方都分别只有一个人,而大劫匪游戏中主动方为1人,但被动方不止一人。

在大劫匪游戏中,被试被分配为“抢劫者”或“受害者”角色。每轮中,抢劫者1人,受害者是一组人数为16的群体。抢劫者需要选择出他们希望从受害者群体中拿走他们多少收入:0%、10%、33%或50%。

被试为640名学生,每个被试都会分别扮演抢劫者和受害者角色并进行多轮游戏。

当被试在做出所有的选择后,他们可以对其所得金钱指定一个百分比来捐赠给慈善机构。研究者认为这能反映出被试在做出经济选择后的情绪。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他们可能会选择捐出更高比例的收入,如果他们自私或缺乏悔意,则可能进行较低数额的捐款。

2 研究结果

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大多数抢劫者都会选择从受害者那里拿走或多或少的金钱。大约56%的抢劫者决定拿走50%,27%的抢劫者选择拿走受害者收入的33%,仅有不到15%的抢劫者选择拿走10%,最后,只有2%的人拒绝拿走任何金钱,这一人数比低得令人吃惊。

然后分析抢劫者做出这些决定所需的时间,发现那些拿走受害者50%收入的抢劫者,比那些拿走更温和的33%收入的抢劫者更快做出选择。也就是,拿走金额的百分比与决策时间形成了一个反U型,这表明那些做出极端决策的抢劫者(不拿或拿走一半)可能比更温和的抢劫者(33%或10%)面临更少的道德斗争。那些抢走受害者50%收入的抢劫者,在绝对值上也比抢走33%的抢劫者捐得少。研究者认为,这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决定缺乏愧疚感。

这一结果,与以往进行的独裁者博弈、最后通牒、信任游戏的实验结果形成鲜明对比,在以往这些游戏中,同样的被试大多慷慨解囊,选择与交易中唯一的另一方合作。并且,大多数在大劫匪游戏中当过抢劫者的被试,在以往这些游戏中都拒绝采取对另一方收益损害最大的方案,尽管这对他们个人来说更有利。

3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对我们来说,伤害或剥削许多人似乎比只伤害或剥削一个人更容易做到。因为,我们会在心理上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对他人的关注进行权衡。

当我们从一个大群体中剥削一小部分收入,我们就能获得大量的经济收益,同时对上述群体中的每个个体成员造成的影响最小。但是,如果我们将其简化为一对一的交易,我们必须从对方的收入中拿走更多的钱,才能实现同样的利润。从心理上讲,这比剥削更大群体的收入要难受得多,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大型组织的资本家或高层人员有这种剥削行为。

4 未来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调查这种效应是否在其他人群中、在不同的文化中成立。对个体差异的探索,如个性、职业或财务状况,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区分决定在这个游戏中拿走大量金钱的因素。这项研究代表了对出于个人利益而利用一个大群体的意愿的及时观察,这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