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圣城瓦拉纳西与悠悠恒河水

 明日大雪飘 2021-12-03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印度,印度教徒一生有4大夙愿:住瓦拉纳西、结交圣人、饮恒河水、敬湿婆神。这其中前三个都要在地处恒河中游的瓦拉纳西来实现。

图片

对印度教徒们来说,瓦拉纳西是印度教徒的麦加和耶路撒冷,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死后若可以葬于天堂入口的恒河,便可直接受湿婆神庇佑,免受轮回之苦,直接进入天堂。难怪印度人常说,人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瓦拉纳西。

瓦拉纳西位于印度北方邦东南部,坐落在恒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左岸,是著名的历史古城,被誉为“印度之光”。这里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和象征,古称“贝拿勒斯”,也称“加西”,意为神光照耀的地方。

图片

早在公元前4世纪这里就是学术的中心,后又成为古王朝的都城,今天仍然是被印度政府称为“亚洲最大、最古老的大学”——贝拿勒斯大学的所在地。

这里有各式庙宇1500座以上,还有恒河浴场、印度金庙、杜尔迦庙、印度之母庙、拉玛王庙、贝拿勒斯印度大学、新印度金庙、林讷格尔堡。

图片

这座古老的圣城,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公元7世纪中国唐朝高僧玄奘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要到达的“西天极乐世界”就是这里。

虽然这座圣城古老得超乎想象,但不断的自然灾害、地区战争和不同宗教的相互争斗,使得古城没有保留下任何古迹,就连两百年历史以上的建筑也踪迹难觅,神庙都是用水泥和红砖堆积起来的,顶多也就百八十年的历史。

图片
图片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当年来这里讲学时,幽默地称这座城市“比历史古老,比传统古老,甚至比传说还要古老。它看起来比所有这一切加起来还要老上两倍多”。

图片

对于印度,有种说法颇为中肯:“印度是不能被评判的。印度只能以印度的方式被体验。”瓦拉纳西可以算得上是“最印度的印度”,也是印度苦行僧最集中的地方。

图片

一半是信仰,一半是枷锁;一半是阳光,一半是阴影。这是一座神圣与污浊并存的城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印度人的生活传统,是读懂印度的一扇窗口。

瓦拉纳西是一座复杂的城,据说,在瓦拉纳西至少要住15天,才能体会到它的好,前10天来习惯它的脏乱差,之后就能慢慢体会到它的好。

图片

如今这里完全没有玄奘到访时的“天祠百余所,外道万余人”,相反,破烂得就像个蜂窝一样,除了人,还有不少动物在城里穿梭生活。

老城区纵横交错着小巷,街道弯弯狭窄却又互相连接,走在其间需要避开拦路的神牛,躲开野狗、猴子等动物,还有腥臭扑鼻的垃圾与随处可见的排泄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拥挤的闹市区,随处可见脏乱和嘈杂,汽车、三轮车、摩托车、突突车、自行车,车流如潮。瓦拉纳西的混乱与秩序在交通上就可见一斑。

整个古城显得荒诞、混乱、肮脏、魔幻,但千百年以来,瓦拉纳西就是这样,不会在意异国人们的想法,也不会为迁就过客而改变。在这里,你要么静下心来感受,要么仓惶离开。

图片
图片

早上的恒河日出、晚上的恒河夜祭,是外国游客到瓦拉纳西旅游的两大“保留节目”。

图片

清晨的恒河,被薄雾笼罩,天空逐渐出现太阳的身影,最初上端呈圆形,下面大部分都不太完整,隐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渐渐地,太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红,把天空染成了绯红色。

在荡漾的小船上看着整个城市苏醒,看着美得难以忘怀的“半江瑟瑟半江红”,船只缓缓前进,雾中的瓦纳拉西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

图片

阳光在恒河上洒下光芒,就是恒河晨浴的时候。阳光给河岸边的台阶染上金色,看上去颇为神圣。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来到这里,虔诚地浸在恒河中,让恒河水洗去一切罪孽。

还有远道而来的人,拿着瓶瓶罐罐,装满恒河水带回家珍藏,以便在一些隆重日子喷洒在自己身上。这里的水,不管你觉得有多脏,都是他们的圣水甘露。

图片
图片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表达了对恒河浮尸、河边焚尸的恶感,他不理解为什么印度人这么热爱恒河,却又不遗余力地祸害它。

这是因为,印度教徒相信恒河能够自我清洁,认为世界上只有恒河水不会滋生出传染病菌,所以他们放心地饮用这里的恒河水,并且在其中沐浴。

图片

在恒河中,印度人涤荡的是心灵上的尘埃,而不是身体上的污浊。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用恒河水冲刷掉自己的罪孽,达到人生超脱凡尘、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

发自喜马拉雅的恒河水静静流淌千年,在印度教的渲染之下,成为了一条万能的河,洗澡、洗衣、饮水、焚尸、撒灰,都在这一条河中完成,洗清了宿世罪业,让人们的灵魂平安进入生命的轮回。

灵魂平安进入生命的轮回

图片
图片
图片

瓦拉纳西城段的恒河,不像印度教徒心中的那么清净,也不像外界传说的那么污浊,垃圾、浮尸随处可见。不过,每天都能够看到一个个生命在这里祈祷,也有一个个生命在这里走向终点。

晨祷的香花油灯,喃喃的祝祷声划破沉寂的岸边,这是恒河边上已流传了数千年的传统,保留了印度古老生活的原貌。

图片
图片

夕阳西下,金红色的天空和倒影着天空夕阳的恒河水,美丽得像一幅画,尤其在船上欣赏这一美景,让人久久不愿离去。笼罩瓦拉纳西的晚霞渐渐沉没,夜色初上,就到了恒河夜祭的时候。

图片

如果还有一点时间,可以让船夫划船远远地看看火葬现场,能够在圣城瓦拉纳西被火葬,是无比荣幸的事,火葬后将骨灰撒入恒河,就能够获得永恒的宁静。

恒河每天晚上举行的“恒河夜祭”,是延续千年的传统,祭司由印度最高种姓的婆罗门青年男子担任,祭祀的音乐也都是现场弹唱。

图片

祭祀的祈祷吟唱,穿透了恒河的上空,悠远深沉,诉说着对神灵的敬仰和对生死的顿悟。不论是否有信仰,也会被这回绕的歌声震撼。

炫目的烛火、缭绕的烟雾、庄重的吟唱,给夜晚的恒河增添了一份庄严和圣洁,置身其中,时光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

图片

马克·吐温对瓦拉纳西恒河夜祭有这样的评价:“只要看过一次,即使只是瞬间的一眼,也不会有人愿意将这短暂的一瞥,与世界上的其他风景交换。”

瓦拉纳西就是这样的地方,无论世界如何天翻地覆,瓦拉纳西都不为所动,以自己的方式无休止地轮回。

图片

这座千年圣城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喜不悲。爱它的人,会发现随处都是生与死的顿悟;厌恶它的人,只会看到又脏又臭的城市和空气中弥漫的烧尸味儿。

图片

只有亲自去感受过瓦拉纳西的人才能在这座神奇的城市中一点点读懂生死。那些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敬畏,对生命体的完全臣服。

图片

当然,无论是否相信前世、来世或转世,今生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