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只有一件事》②| 可以不一样

 成长发源地 2021-12-03

这是「成长发源地」第713期分享

---- 总第1017期 ----

今天阅读金惟纯老师《人生只有一件事》第2章:可以不一样。

这一章总共有8个小篇章,我还是选取其中比较有感触的几篇来分享。


1. 人生只有一件事

“人生只有一件事”是这一小节的主题,也是整本书的大主题。金老师说,人生到了一个阶段,开始越来越简单,简单到最后只剩一件事:活好。

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努力、在用心活着,但你到底活得好不好呢?金惟纯老师给出两个判断标准:

一、“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

二、“我想不想和你一样”

如果一个人并非“不得不”,而是真心地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那么你们之间就“没别的事”了,说明你现阶段暂时算是活好了。

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个很典型也很扎心的例子: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发自内心的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这样的孩子是不用教的。他每天在你的身边,看你做什么,他也有模有样地去做,你看书,他也看书,你做家务,他也跟着帮忙。

相反,如果孩子不想跟你在一起,更不想和你一样,你叫他往东,他就要往西,你叫他站着,他就要坐下,原因很简单,他就是不想和你一样。这样的孩子,你也教不了。

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说:“教育之道,爱与榜样,除此无他。”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你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活好,又怎么能影响另一个生命?

孩子如此,工作伙伴、员工,以及社会影响力亦如此。

我们没有见过孔子、孟子、王阳明等先贤,但是我们学习典籍,学习他们的思想,揣摩他们的“样子”,想方设法活成他们那样。

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真正“活好”的人,是让我们想要靠近,想要成为的人。


2. “叫停”机制

“叫停”机制也叫“踩刹车”,每当和别人相处出现状况,尤其是双方都带有情绪时,千万不要一股脑儿往前冲,一定要及时“踩刹车”,让当事的双方调整好情绪,再重返战场。

“叫停”的时刻做什么呢?

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舒缓下来,让心平静下来,控制自己的大脑,不要去想刚刚让自己情绪不好的事情,因为状态不好带着情绪的时候,越想只会越生气。

无论是对朋友、员工还是孩子都是如此,先处理好情绪,然后再去处理问题,带着情绪处理问题,结果只会越来越糟,而且一旦坏情绪传染给对方,那后果不堪设想。


3. “爱自己”的方式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爱别人”,却始终没有认真爱自己。殊不知,“爱自己”才是人生的一门大课。

常言道:“爱满则溢”。你没有把自己爱到“满溢而出”,那么,你对他人所付出的爱质量也不纯,自然也就难以圆满了。

你可以爱一个人到尘埃里,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没有人爱尘埃里的你。所以,爱自己,让自己闪闪发光才是最重要的事。用一束光去吸引另一束光,才有可能永远存在于明亮和温暖中。

去赚钱,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看书,增长自己的智慧;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有一技之长;也可以去爱一个人,把每次遇见都当作是不可多得的小确幸。

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外表、丰盈的内在和有趣的灵魂,不畏将来也不惧失去。

有能力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别人。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