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舟|学习的“三重境界”|我读《论语》——闲着读点书系列

 木舟u2497sll0j 2021-12-03

学习的“三重境界” 

孔子办私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被后世称为“至圣先师”,更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祖师爷”。从前面几篇中我们看到,对于如何学习,孔子的表述是非常详尽的。如“默而识之”、“温故知新”等,对于个人独学是很好的方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即我前面所提到的“相观而善”,其实是向别人学习的原则指导;而“人不知而不愠”,我认为是孔子向我们阐述了反思、内省的力量。但这些都属于学习方法类的,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做任何一件事,只是懂得方式方法,却并不能保证我们能够走得很远,因为每个人对于做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对于学习而言,方法可以决定我们学习的“深度”,而学习的态度则决定了我们学习的“长度”。只有方法和态度两者相互作用,才可以说是“在学习”。

关于这点,《论语》中也有论述。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第十六》

木舟意译:孔子说:“生来就有知识的是最高等的人;通过学习而有知识的人是次一等的人;人生中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知识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而仍然不学习的人,那真是最下等的人了。”

在这里,孔子将人分为四等:第一等,生而知,不用学习;第二等,学而知;第三等,困而学;第四等,困而不学。细读《论语》,其实这里的第一等人是不存在的,因为孔子自身就否认自己是这样的“生而知之者”: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七》

木舟意译:孔子说:“我不是那种生来就通晓一切的人,只是致力于对古人、文献的研究,在研究中勤奋寻求理解者罢了。”

这句话,虽然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说是为了劝勉、激励弟子。但从本义上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孔子的自谦、自勉之词。按照李泽厚的说法,孔子再一次声明自己是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从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更不宣讲奇迹神迹,总是强调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正是孔子和孔学要点之一,亦为中国人谦逊美德之所本(李泽厚《论语今读》207页)。

前面两则结合起来看,我认为孔子从本质上是否认“第一等生而知之”者的,也就是说前面的四类人其实只是三类人。但对于第三类,困而不学,孔子也是不教的(也是没办法教的)。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第十七》

木舟意译:孔子说:“只有生而知的圣人和困而不学的最愚蠢的人,才不会改变。”

孔子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为君子,也就是求仁、行仁的人。而成为君子的过程,就是自我通过学习不断改变的过程,这里的“不移”就是不能改变。对于“上知”、“生而知之”者,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当然不能“教”,孔子也教不了,同时这种人也根本不存在。而“下愚”,因为困仍不学,那么就没有办法来教了。孔子办私学,弟子三千,当时不是义务教育,没有法律强制,前来求学的,至少都是自己为了求仁、为了改变现状(学而优则仕)而主动学习的人。因此可以这样说,孔子的教育对象只有“学而知”、“困而学”这两类人。

对于“学而知”,在《论语》中仍有分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

木舟意译:孔子说:“(对于学习)懂得的人不如喜好的人,喜好的人不如以之为乐的人。”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曾引用张敬夫的话,张敬夫曰: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也;好者食而嗜之也;乐者嗜之而饱也。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与!

张敬夫说:“这就像那些粮食,'知者’知道它们是可以吃的,'好者’是食用粮食并且感觉喜欢的,'乐者’是特别喜欢粮食并且要吃得饱饱的。知道但是不能喜欢,就是知道得还不够透彻;喜欢但是还没到以此为乐的地步,就是喜欢的程度还不够。这就是古代求学之人,自强不息的原因吧!”

我认为这里朱熹引用张敬夫的譬喻真是妙不可言,他既将“知”、“好知”、“乐知”三者用比喻的形式阐述了其境界的不同,同时还将“知(学)”类比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其实也是强调了学习在人之成长中的重要性。

人之不食,无以维生;人之不学,无以成长。

人生是艰难的,不仅仅是要求得饱食暖衣,同时还要通过学来促进自己的成长,但在学习的路途上,严格来讲,我们是没有任何外力来依靠的(方法、师者都是指导、辅助,没有办法代替个体的学),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并且在奋力前行的路上,自我肯定,自我参习,由“困”而“好”、由“好”而“乐”,这不正是人之为人,自强不息的具体体现吗?

由此,我认为,在《论语》中,孔子除了向我们指出了学习方法,同时还向我们提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正是境界的不同,决定了人们通过学习所抵达高度的不同。

一重境界:困学。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从辩证的角度讲,一帆风顺的人生反而蕴涵有“大困”,不值得期待。而人生遇到的挫折、苦难反而可以是成长的基石,关键在于要“困而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亦有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其实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今天的我们,为考学,为修身,都可以看作困之后学的表现。当然如果只是局限于此,则学而有累、有苦,必不长也。所以还有下面的两层。

二重境界:好学。我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既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时间也过得很快。譬如我之阅读,不是为了明天的衣食,而是个人兴趣。则每晚夜坐,不觉其苦。当然,对于“好学”,在整部《论语》中,孔子只说过三个人具备这种品质,一是弟子颜回,二是卫国大夫孔圉(yǔ)(姓孔名圉,“文”是谥号,“子”是尊称。卫国大夫,聪明好学而又谦虚,事卫灵公、卫出公。孔文子妻即卫灵公之女、蒯聩之姐,其子名悝。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就是因为在后期做孔悝的家宰,在卫国内乱中,被剁成肉酱。),三是孔子自己。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木舟意译:见“第二讲:温故知新,自学之道”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木舟意译:子贡问道:“卫国的大夫孔圉为什么死后被称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好学,并且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问学为耻,所以谥号为'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第六》

木舟意译:见“第二讲:温故知新,自学之道”

可见自古以来,好学之人都是很少的,也正因为少,才弥足珍贵。当然,对于好学的具体表现,《论语》中也有描述。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第一》

木舟意译: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也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奢华,做事勤勉,接近道德高尚的人,并以之为镜,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具体表现了。”

“食”是人的本性,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吃饭。美食逸居,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色彩,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内在精神气质,当我们孜孜以求于此时,也许我们已经失掉了人生的目的,当然不能算是好学。“就有道而正焉”是“见贤思齐”的另外一种说法。

这样的“好学”是不是就是最高境界了呢?细读《论语》,显然不是。

三重境界:乐学。此处的乐,是以学为乐,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即乐在其中。《论语》中有两则可以很好的来解释这个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

木舟意译:孔子说:“真是贤德呀,颜回。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巷子里,别的人都受不了那种忧愁,而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真是贤德呀,颜回。”

前后两句:“贤哉,回也!”,可见孔子对颜回由衷的喜欢,但颜回者也绝不是妄得赞誉之人。确实,只有颜回的以学(仁、道)为乐,才会不介意身外的衣食住行,而能得到孔子的真切喜爱。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七》

木舟意译:孔子说:“吃着粗粮,喝着凉水,枕着胳膊做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不以正当的手段而追求财富和官位,对我来说,就像那天边的浮云。”

这段夫子自述,是我在《论语》中最感兴趣的一处。在这里,我看到了庄周逍遥游的味道。唯大境界者,方可深体其味。

读《论语》,此为关键处。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困而学,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摆脱枷锁、走向自由的前提。而人生苦短,困学、苦学岂不过于浪费生命,何不在学中寻找自己之所好,努力做到好学,我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并且大部分人都能达到的目标。至于乐于其中,虽不能至,吾向往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