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舟| 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 我读《论语》19——闲着读点书系列

 木舟u2497sll0j 2021-12-03

公元前492年(鲁哀公3年),周游列国的孔子师徒已经离开鲁国近十年了。这一年,本来在卫国生活的孔子,由于卫灵公的去世,卫国内乱,孔子不得已离开卫国,开始了一段最为艰苦的流离生活。

天下之大,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看来是不可能实现了。孔子老了,叶落归根,回到父母之邦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µ公治长》

大意是说:孔子在陈,感叹道:“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这批青年人,有志向、有能力、有条理、有文采,就像布匹一样,已经织的文采斐然了,只是还不知道怎样裁剪呀!

孔子的初心,是想要实行自己的仁道于天下,没想到颠沛流离十几年,终不见明君,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在陈受困,甚至没有饭吃,凄惶如此。孔子有了回到鲁国的想法,而走时的无奈与决绝,回头更难。

但机会总是有的。

这年秋天,鲁国季桓子病重,临死前对他儿子季康子说:“我就要死了,你将在鲁国掌权。你掌权后,请将孔子召回来。(帮助你)”。桓子死后,季康子确实想召孔子回来,这时,公之鱼就说,原先我们先王没用孔子到最后,最终被别的王侯嘲笑,现在如果又不能用他到底,这又要被各王侯嘲笑了。康子说:那用谁呢?公之鱼回答:一定是冉求。(《史记µ孔子世家》)

于是冉求作为孔子的先锋官,提前结束了周游,回到鲁国辅助季康子。在他临行前,另一位弟子子贡对冉求说:“(回去后)如果得到重用,请找机会(让季康子)将老师召回去吧!”

果然,冉求不负众望。回到鲁国后担任季氏宰臣,在一次齐国入侵鲁国的战争中,他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为鲁国立下大功。之后,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

冉求多才多艺,尤擅政事。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µ公治长》

大意是说,孟武伯问孔子:“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子路这个人。千辆战车的国家可以让他负责兵役、军政的工作。但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冉求如何呢?”孔子说:“冉有这个人,千户人家的地域、百辆战车的部族,可以使他负责民政,但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公孙赤呢?”孔子回答说:“赤这个人,穿上大礼服,在朝廷服务,可以让他负责外交,但我不知道他是否仁。”

子路、冉求、公孙赤,都是孔门著名弟子,由于孔子平时多以“仁”作为宣讲的题目和做人标准,所以孟武伯有此问,大概是想要挑选他们去做官。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对于这三个弟子,其擅长领域是不同的,子路勇猛,擅长军事。冉求多艺,擅长政事。而公孙赤好礼,擅长外交。其实也可以认为对于孔子所宣讲的“仁”而言,不仅仅是个人的内在修养,这种修养中包含有武、治、礼,而这三方面,却是在社会上做事的外显。孔门弟子由于秉性不同,术业有专攻。

由上可知,冉求作为孔子弟子,不仅有才干,也确实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不小的业绩,对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的不顺利,想要回归鲁国的想法,有实质性的帮助。但就是这样一位人才,也有缺陷。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µ先进》

有一天,子路问到:“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父亲、兄长活着,怎么能够知道了就去做呢?”就这个问题,冉求也问过:“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却回答说:“知道了就赶快去做吧。”他们两个人问了相同的问题,却得到了不同的回答,这正好被另一位弟子公西华听到,感觉很疑惑,就找个机会问夫子:“前面子路问,知道了就去做吗?你说有父、兄活着。冉有也问,你却说知道了就去做。我很疑惑,请问(到底何为正确)。”孔子回答说:“冉有行为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前进。而子路性格勇猛、行为激进,所以我要抑制他。”

进退之间,学问生焉。这就是孔子的教育,不仅仅是空谈心性修养,而是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当然我们当下常称为因材施教。可见教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好的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性,给予不同的指导建议。当然,我们看到了子路和冉求的不同,“由也兼人”,是说子路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力求超过别人。“求也退”,是说冉有个性保守,不追求精益求精。据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名字,就出自这里。韩愈,字退之。“愈”意思是比较突出、多一点;“退之”,就是抑制一下、克制一点,这样名和字正好配合,颇为“中庸”。

对于冉求的这个特点:逡巡畏缩(张敬夫语),孔子把握的非常准确,在《论语》中另有一章,可以作为很好的证明。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µ雍也》

说,通悦。女,通汝。按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说法:“力不足者”,指想要前进(有进步的想法),但是在个人能力上还达不到;“画者”,有能力进步,但是自己主观上却不求上进。上文可以大致翻译为,冉求说:“不是不喜欢你的思想学说,是我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的话,是走到中途(力量用尽不得已)才放弃停止,可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画地为限(不愿前进)。”

其实这是冉求在为自己的懒惰而找借口,孔子看的非常清楚。在儒学中,强调“尽力而为”,一个人只要愿意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就一定是有力量的。因为这种力量来自于自身,是内在的,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关键在于“为不为”。

说到“不能”与“不为”,孟子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µ梁惠王上》

大意是说,说你手臂底下挟着泰山,想要跳过北海,你跟别人说“这个我做不到”,这是真正的做不到。但是要你为老者折一树枝(看到老年人,看到前辈,向他弯腰鞠躬这样的事),你跟别人说我做不到,那不是你做不到,这不是真正的做不到,是你不想做而已。

人性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还可以理解为一个动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之为人,正在于不断完善自己人性的过程,这也是人之区别于动物所在。比如你养一只猫,养的再好,它也不会变成老虎,最多成为一只“肥猫”,也就是说它不能脱离它本能的范围。但人作为万物之灵,最可贵之处在于其无限可能性,一个人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也可以成为卑鄙小人,可以日趋完善,也可以日渐堕落,关键在于自己“如何为”。而这,正是整部《论语》所讲之关键处。

当然,作为教师也是如此。对于自己的成长(专业发展),有很多途径可以选择,譬如阅读,作为方法之一,再多“没有时间”的说法,只是托词而已,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曾经谈到一个老师的故事,说一位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者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有人问这位老师,怎样才能做到上出这样的课?这位老师回答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对于这个回答,苏翁说“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那么怎么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没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走向完美的可能。关键在于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并找到合适的方法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当然一个人的禀赋是有限的,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只要根据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一生才不算辜负。

孔子说过,有谁想要追求完美之道(仁),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这个世上也许有这样的人,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µ里仁》

力行近仁,韩寒不是在2017年底微博上发长文也说过吗:“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辉,但因为受不了管束而退学那纯粹是懒惰。”

只要你愿意,就有力量可以前进。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力不足者”,仅仅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