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帮会渊源——墨家』

 金色年华554 2021-12-03

墨子(前468年—前376),名翟,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滕州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据载,墨子出身贫寒,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战国时期,墨家人丁兴旺,与儒家和道家,并驾齐驱,号称“显学”。

文章图片1

相传,墨家乃战国初期的墨子所创,其思想要义“兼爱”与“非攻”。通俗地讲,就是“平民共产主义”。当时,加入墨家的平民,美其名曰“墨者”。据说,追随墨家学说的“墨者”,多为社会中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墨者信仰坚定,人称“鬼斧神工,死不旋踵”。因此,墨家为中国第一帮会,或者,中国帮会渊源。

文章图片2

不幸的是,墨子死后,墨家“一分为三”。第一脉,楚墨,又称“南墨”,首领“邓陵子”,多数成为后世的“游侠”,号“死不旋踵”。由此可见,楚墨的帮会特征最为明显。第二脉,齐墨“相夫子”,又称东墨,以学者辩论为主,游历各国,讲授墨家的兼爱思想,他们希望用柔和的方式获得世界和平,有些“空想社会主义”的味道。

文章图片3

第三脉,秦墨,又称“西墨”,首领“相里勤”。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为秦灭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后。之后,卸磨杀驴,大力围剿墨家。因此,墨家的有形力量在当时的中国难以隐藏。据说,不少墨家残余势力随徐福东渡日本。今天,盘踞在日本的忍者、工匠和武士道精神与中国的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章图片4

中国墨家的消逝,巩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带走了中国的“科学文化”及“工匠精神”。所以,中国的哲学成了缺乏逻辑支撑的“政策和规则”。从此,中国失去了向自然界探索的“利剑”与向集权政治宣战的“民主”。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宣传下,中国儒家一枝独秀。就这样,墨家越来越式微。最后,在中国竟然销声匿迹,福焉?祸焉?时焉?运焉?命焉?真可谓,一言难尽。

文章图片5

据说,中国最后的“墨家巨子”一直秘密延续到大清末年。当时,墨家只有两名嫡传弟子,一人远赴南洋创业,一名在北方山林归隐。据说,这是中国延续近2500年墨家一脉的最后记录。但是,我相信,中国的墨家并没有消亡,也许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上海电气的某个角落,默默无闻地劳作着。最近,中国的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假如,墨子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