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庆元宵黛玉喂宝玉喝酒,凤姐劝宝玉不要喝冷酒有啥深意?

 三个小布丁 2021-12-03
《红楼梦》读到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接续讲贾府庆元宵期间的事情,这中间有个“黛玉喂宝玉喝酒”的细节,非常值得关注。

(荣府庆元宵)
过节开宴,宝玉要轮番敬酒,于是他要了一壶“暖酒”,从正席(注意,贾母没有在正席,她是歪在榻上的,陪着她的,是宝琴、湘云、黛玉、宝玉,这也有深意,上图戴敦邦画的内容是大家一桌,这不符合原著)开始敬起,到了黛玉,原文如下: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然后宝玉将里面斟完,只除贾蓉之妻是丫头们斟的。……
贾蓉之妻是宝玉的侄媳妇,宝玉当然不能给他斟酒,这很正常,不用思考。问题是凤姐明知道宝玉斟酒斟的是暖酒,可是她为什么会劝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呢?这很奇怪,所以宝玉会否认。

(黛玉喂宝玉吃酒)
实际上,这里面另有深意,需要仔细说一说:

一、先说黛玉喂宝玉酒

黛玉喂酒给宝玉喝,并且“放在唇边”,这肯定是个“亲密”动作,这毫无疑问,不论是黛玉“情由心发”也罢,也不管是黛玉“故意为之”设计出来的也罢(有人认为这是黛玉的心机,为了引起贾母的注意,希望她为自己“作主”,同时在湘云、宝琴面前“宣示主权”),都可以认定这是一个亲密动作,这一点,不用怀疑。
有了过度“亲密”的动作,肯定有问题啊,这破坏了“男女之大防”,这是越礼行为啊!
其实,就算他们之间有亲密动作也没问题,要看具体什么场合和具体时段,如果放在前些年就没问题,两个小孩子在一起,互相友爱,亲密无间,叫“两小无猜”;现在这个时间段,不合适,因为黛玉已经年满十五岁(所谓“及笄”之年),而宝玉已经十六岁,两个人都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再有这种过度亲密的动作,显然就“越礼”了;
如果放在私下,比较私密的场合,也没有问题,因为这不影响贾府作为“诗礼簪缨之族”的名声,就算两个人再亲密,也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这次不合适,因为这是元宵夜宴,有外人在场,有很多家族的外人在场,甚至还有专门传“八卦”的“说书人”在场,黛玉这样的行为就不合适了。

二、再说凤姐的劝告

凤姐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并且擅长化解各种尴尬,当黛玉和宝玉做出这样“不合礼法”的事情之后,她的反应很得体,既不声张,也不置之不理,而是采用了“讽谏”的办法,加以劝解和忠告。

(凤姐与黛玉)
她不直接说黛玉,因为那样黛玉脸上会挂不住,她巧妙地借“暖酒”之说,劝说宝玉。“暖酒梗”是黛玉刚入贾府不久时发生的事情,我们假设凤姐事后也听说了黛玉、宝钗、宝玉之间有这样一个“暖酒梗”(事实上,这是绝对可能的,凤姐对于荣府的掌控,很细节很扎实),那么在这里用这个“梗”就实在太合适了。
她的说辞也巧妙,在“暖酒”之外,她劝说宝玉“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含义直白,因为“写字”、“拉弓”是宝玉“合乎礼法”的正事,是宝玉应该做的事情,实际上也在暗示黛玉,你这事儿,做得不“合礼”。

(宝钗与宝玉的“冷酒梗”)
凤姐的“讽谏”很巧妙,妙在点到为止,既让宝玉、黛玉明白问题(至少黛玉是明白的),又不致让人难堪。她说:“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她以“开玩笑”一般的语气,就化解了黛玉、宝玉之间破坏“礼法”的事情。既化解了贾府的危机,又给黛玉、宝玉留足了颜面。

三、后续的情节

1、先说贾母
黛玉有了明显的越礼行为,凤姐可以“讽谏”,但贾母是决不会平白放过的,她支持黛玉与宝玉的姻缘,却不支持黛玉与宝玉的爱情,于是,就有了接下来后续的大段“掰谎记”,看这段话: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换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这段话,说是“掰谎”当然没错,但如果说是对黛玉、宝玉的规劝似乎也很合适。

(贾母掰谎)
实际上,这些话对于宝玉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于黛玉来说,“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这些话,实在很“重”,甚至有点“狠”了。
黛玉是个敏感、多心的人,凤姐和贾母这样明显的规劝,她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我们可以想见,黛玉听了这段话,结合前面凤姐的“讽谏”,她肯定马上明白了自己做错事了,而贾母说完这一段话之后,可能也觉得自己说这段话说得有点重了,于是在后面放“烟火”时,她把黛玉搂在怀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补偿”安慰。

(贾母搂黛玉)
2、再说黛玉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在元宵节这段故事之后,黛玉很久没有正面“出场”,接下来的情节第五十五回是“辱亲女愚妾争闲气”,第五十六回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直到第五十七回,才再次出现了跟黛玉有关的文字,并且此时的黛玉“性情大变”,且看原文:
……紫鹃便说道:“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账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你近来瞧她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第五十七回)
显然,黛玉听进去凤姐的“讽谏”了,并且对老太太的言论非常在意,她马上开始着意留心自己的行为,她“远着”宝玉,并嘱咐自己的丫鬟注意行为举止,再不肯越礼。

(紫鹃试宝玉)
并且黛玉也会因为这个原因,在私下里跟紫鹃“交过心”,因此,紫鹃才会替黛玉着急,于是急着“情辞试忙玉”,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情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