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崩系天珠

 允默斋 2021-12-03

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亦称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或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中心时期约在前2500~前1700年,它是印度次大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化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1921年,印度河流语文明的遗迹在旁遮普邦(Punjab)的哈拉帕被首次发现;

1922年又在信德邦(Sindh)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发现。

(现今,这两个地区均属巴基斯坦)。


挖掘这段古老文明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并找到了崩系天珠的前世今生。



印度河流语文明的遗迹

根据目前考古出土籽料显示,最早的崩系天珠出现在印度河文明(即公元前2600年),距今有4600多年。在当时,印巴地区的人民把崩系天珠视为可以驱邪避魔,天神赐福,富贵长寿的宝物,当时的人们把它当作饰物佩戴,代代相传。


崩系天珠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型二寿珠




黑底白线寿珠




红底白线寿珠

随着古印度和象雄、吐蕃、唐朝,古格王朝的贸易往来,崩系天珠作为贸易往来的货物和传播信仰的媒介,由印度传到了中国,因两国文化的差异,印巴与中国人民对天珠的信仰和理念相互融合,因崩系在藏语发音崩思(Phum dZi);





中国文化里把乌龟视为长寿的代表,所以称其为就“寿珠”,于是就把这类龟背纹图案的天珠称为“崩思”或“寿珠






崩系天珠包含对佩戴者长寿多福的美好祝福和护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