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一)_马经义_新浪博客

 12345csdms 2021-12-03

《红楼梦》中“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一)

 (2009-03-17 12:46:20)

转载

标签: 

红楼梦

 

红学

 

哲学

 

一分为三

 

庞朴

 

马经义

 

研究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这段时间,闲暇之余,一直在拜读文化史专家庞朴先生的著作,老先生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深不可测”,由于自己孤陋寡闻,书中的很多学术思想以及文化观念,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其“视觉高度”非我辈后学能望其项背的。

在书中,庞朴先生提出了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一分为三”。当我细细阅读,并领受其意之后,我发现,这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在《红楼梦》中就曾明确的出现过,只不过因为自己的学识修为尚欠“火候”,未能感悟得到。今天受了庞朴先生的启发,不妨对《红楼梦》中“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梳理梳理,也算对自我知识体系的一次扩建……

什么是“一分为三”?我们首先要从“一分为二”讲起。

“一分为二”这种称谓,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会很陌生,但是一提到“矛盾统一”、“两点论”,也许你会恍然大悟,其实“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就是指认识事物需要从正反两面切入,不偏不倚。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把世界分为“阴”“阳”,这就是典型的“一分为二”的哲思。

我们的老祖宗,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从“混而沌之”开始的,就如同《三五历记》中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的状态一样。这就是认知的起点,在哲学上称为笼统的“一”。随着对事物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笼统的“一”进行本质的划分,在我们的古代典籍中,便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如《周易.说卦》记载: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天”“地”“人”俗称“三才”,它们都各有其“道”,这就是《系辞》中所说“三极之道”,每一“道”都一分为二。天道分阴阳,地道分柔刚,人道分仁义。

再如《系辞》中说: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无论怎么派生,全是“二进制”。所以“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文化基因”,渗透到了每个国人的潜意识之中了。

“一分为二”的哲学思辨,它致命的缺点就是忽视了“中间”。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的运用,却一直处在上方。这似乎形成了一种矛盾——思维与行动的不统一。

所以这个时候,庞朴先生便提出了“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其实“一分为三”并非庞朴先生的发明,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发现。

“一分为三”自先秦文化中就有,但是它并不属于任何一家的学术,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把先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才能发现其中的“一分为三”。

例如,先秦诸子中的“儒”“法”“道”三家,他们认识事物以及从这种认识中提炼出来的“处世原则”都大相径庭。儒家主张用“中”,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可能源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很多人对“中庸”有了误解,它并非是“抹稀泥”的代名词,而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的“度”,以及日月星辰亘古不变的“诚”。“执两用中”这是儒家处世哲学的精妙之处。无论您懂不懂“中庸”的学术体系,但“中庸”的思想其实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你我的行动。换而言之,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惯性,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国人的举止投足之间。而“法家”和“道家”的处事哲学却处于儒家的“上”和“下”。

法家在“上”主张用“强”,以“法、术、势”这种最强悍的手段和原则来处理事物。道家在“下”,主张用“弱”,道家认为:“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用强、用中、用弱,便构成了“法、儒、道”外在表现的最根本性区别。正是因为在我国文化中出现了这种隐含文化思维,后经演化、融合、变形成了“一分为三”的哲学思辨方式。

那么,什么是“一分为三”?

所谓“一分为三”,其实就是对“一分为二”的补充,是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知了世间万物的总体规律。“一分为三”的核心落实在了“中间”。这个一直被人们忽略的“中间”并非完全是一个实体,更多层面上是透视、阐发了“一”与“二”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

庞朴先生在探研了“一分为三”之后,总结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存在状态:

第一:三个实体的形态

所谓“三个实体”即三个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三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相生,也相克。例如“天、地、人”三极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又处在“天”与“地”之间,构成了天与地的纽带和“关系”。只有人才能因时而作,因地而治,也只有人才能上通茫茫宇宙,下接浩浩尘世。这便构成了相互促进的“三极“关系。相互制约的三极关系也随处可见,例如我们小时候玩耍的“石头、剪刀、布”。没有谁最强最弱,他们之间是相互辖制的。

第二:二实一虚的形态

所谓“二实一虚”,就是在实体“一”和“二”之间,找到了一种连接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实体,即看不见,也摸不着。

这种语言解释有些晦涩难懂,我们举一个例子,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自己的著作《国富论》中曾提出了一个经济学观点——“看不见的手”。其实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供求规律。买方和卖方就是两个实体,而“供求规律”就是这一“虚”态。在市场中,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时,都由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市场,使之平衡。这就是庞朴先生认为的,最典型的“一分为三”的现实形态。

第三:两虚一实的形态

所谓“两虚一实”,是指在一分为三中,只有一个是实体的现实存在,而“两虚”是由这一“实”演化出来的两种思维意识状态。

例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人”提出了三个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肉体,“超我”是灵魂,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产生出了“自我”。在三个概念中,只有“本我”是实体,“自我”和“超我”都是“虚”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两虚一实”的“三分”状态,是随处可见。例如儒学,《大学》中有句名言大家非常熟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三纲八目”中,“八目”的后“四目”。“八目”的全部内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对儒生,学习态度、人生理想、终极目标的总体概括。在“八目”当中,只有“修身”是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为“修身”做准备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修身”的目的。我们从“一分为三”两虚一实的状态来看,只有“修身”是实体,为“修身”准备,以及“修身”的目的都是“虚”态。

理论上讲,“一分为三”还有第四种形态——“三虚”。但是从现实中看,视乎找不到这样的例子,我认为“三虚”形态应该不存在。因为“一分为三”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人们重视到了“中间”的,无可触摸的“联系”。这这种“虚”态的联系必定是建立在一个或者两个实体之间的。

例如,两个人相爱了,你思念我,我思念你,你、我是“实体”,“思念”是“虚”态,只有你我同时存在,才有“虚”的存在,如果你我都是“虚”的,那么“思念”就根本不存在,所以“三虚”形态是理论存在,而不是现实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