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现金流编制的对不对

 gzcpalgvwf5dya 2021-12-04

目前,我们的现金流模板各种各样,百花齐放,但是都可以非常快速的完成现金流的编制,因为好像我们编制现金流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编平...(我简直不敢说,目的是编平,说出来真的好像在侮辱自己)

但是编平,其实只要你把公式设计好,就是让一只狗来编,它也能编平...(是的,我们好像除了长得像人,其他地方都挺狗的)

今天,把之前的模板最后的一部分写完,就是编制现金流,如何确保拿得出手。

当你的客户,领导,复核人员拿到现金流之后,一般来说,他们主要看的,就是你的现金流的逻辑对不对,所以在设计现金流模板的时候,这些逻辑就必须考虑到,否则这个模板基本就是一个废模板。

所以,直接举例吧

图片

什么是逻辑呢

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就是三大报表关系。所以包括我去讲现金流的时候,首先要讲的,就是你必须了解三大报表的基本逻辑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最伟大的,它包含了利润,也包含了现金,很多人对利润和现金流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利润重要,有人认为现金流重要,真的是扯淡,因为它俩本来就是血脉相连的,分析这种问题的人,就好像在分析你妈和你女朋友掉水里的问题一样。

当然,最后他们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我们先看最基本的,现金流量表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什么是净增加额呢,其实就是收到的钱,减去花出去的钱,你可以一眼看出你的净现金流是流入的,还是流出的。

这就是货币资金的发生额,所以这部分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其实就是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就是当年度的发生额。

所以他们必须相等,否则就说明,你的模板中的公式有问题。

公式有问题,就说明其中的单项现金流有问题,那么如何检查呢

一般来说先检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 流入、流出金额是否与TB里对应金额一致, 找出差异。

没错,你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不管做什么,在找错误时,先核对大类的数字,如果这个大类总数没问题,那么细节就可以先不看了。 

找到大类的差异之后,再在其中进行单项检查,从Cash flow statement 返回至 Formula,Formula返回至TB,检查TB内是否 存在未被公式链接的现金流,或被公式重复链接的现金流。

图片

好了,继续举例,如何检查单项呢,或者说,除了报表的基本的钩稽关系,三张表之间还有什么联系呢?

先看“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既然是支付给职工的现金,那么肯定与应付职工薪酬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必须找到TB中,或者应付职工薪酬的底稿,或者附注中,在应付职工薪酬变动的表里,当期支付金额一定要与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金额一致 ,当然,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比如存在代付,就应该扣除代付金额

支付的各项税费,这个我们之前说过,这是我们编制现金流,通常最先去挖的数字,既然是支付的税费,那么我们肯定要去核对应交税费的底稿或者附注,这个金额与总支付税金金额减去个税支付金额的差额应该一致。

图片

我们再看一个投资活动,我们之前也说过,投资活动也是我们的重点,你必须要知道,这些投资活动的来源,是买来的,还是转固来的,它的来去你必须了解,这就是了解企业的业务,而不是闭着眼睛摸瞎。

以这个例子来看,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是2,337,649.14

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呢?

首先我们找到对应的附注,本年新增的固定资产2,928,012.06 ,本年新增的在建工程229,913.76

那么在建工程转固的固定资产,一定是不包含在内的,因为它并不产生现金。但是如果在模板中,模板中的公式很多是无法区分它是否是直接现金购买,还是在建工程转固的,这就需要人工去调整。

同时,购建固定资产,很多时候是通过债务来购置的,并没有产生现金流流出,这个债务是820,276.68,你也需要去跟相关的应付类账款等去核对这个数字。

图片

同理,有购建,就有处置,而处置的固定资产,我们肯定要与它的减少额进行核对。

比如,固定资产的减少是1,030,764.33,但是别忘了累计折旧,因为处置固定资产的时候,对应的累计折旧也在减少,所以折旧836,295.70千万别忘记,原值减去累计折旧,才是固定资产的净额。

但是固定资产的处置,有的可能会产生收入,有的可能会产生损失,在老准则下,他们会计入报表的营业外收支中,新准则下,他们会计入报表的资产处置收益中,不管企业用什么准则,我们都应该知道,我们最后调整后的报表,到底记在了哪里,我们才能核对。

所以,我们需要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这个金额,要与现金流的金额一致。

图片

然后我们再看看其他的投资和筹资,这部分比较容易,一般也不容易出错,主要是现金流和报表和附注的一个核对。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 期初应收股利余额 + 本期计提的应收股利(投资收益)- 期末应收股利余额 

投资支付的现金 = 长期股权投资本期新增金额(除权益法下被投资公司损益变动外)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 借款期末与期初的变动金额

图片

最后,附表一定要核对,其实附表出错的概率非常低,因为附表的编制本来就是通过钩稽关系来的

首先看净利润,也可能是净亏损,因为这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起点,这就不用说了,附表的净利润和利润表的净利润一定是一致的,否则附表就不要编了。

这就是我们工作中常犯的错误,就是不管做什么,我们一定要记得先关注起点,如果起点都没有核对,就去做下面的工作,做的再多都是徒劳的。

资产减值准备,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与当期计提或者冲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一致

折旧、摊销类,应与长期资产变动里,当期折旧、摊销金额一致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的部分)-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的部分),如果是新准则下,记得关注资产处置收益,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财务费用 =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 其他应收或者其他应付款里计提的资金拆借利息支出

存货的减少(增加)=存货期初余额 - 存货期初余额 - 当期核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其实附表的核对非常简单,通常编制正表的时候,附表就顺便编制出来的,因为附表最后还原的,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所以只要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与正表核对一致,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