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爱上“自由诗”(文/吉忠华)

 百年yesuo 2021-12-04
郁氏文化
设置超链接可直接跳转
关注

爱上“自由诗”

文/吉忠华

 “自由诗”,其实,并不自由。“自由诗”除了应满足“语言精美、形式精炼、主旨精辟”的要求外,还有很多的技巧应用,如,意象表达,自由联想,时空交错,艺术通感,层次变形,韵味韵脚,等等,形式多样,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学流派。我爱上“自由诗”,并不是因为“自由诗”有多么自由,而是因为她的文学魅力。中国当代“自由诗”事业,由于一些老一辈诗人和作家的热心倡导和许多中青年诗人的积极努力,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中华民族的诗歌发展,一直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所谓诗言志,我们可以通过诗歌来传承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传递正向的价值观,传递正向的审美取向,让诗歌的影响力在社会的更多的层面能够蔓延开来,取得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共鸣和共识。




在中国“自由诗”的繁荣发展过程中,在诗歌多样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形成了“雅”、“俗”并存,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艺术主流。古体诗、现代诗、“自由诗”多渠道发展。在中华诗坛中,应该有更多的宽容和互相尊重。团结一致,是任何事业繁荣昌盛的基本保证。不应该出现古体诗词流派排斥现代诗歌流派的偏激现象。学术流派是允许并存的,就像声乐界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并存一样。

 “自由诗”的开拓创新,要靠一代人以及几代人的群策群力。思想上、艺术上任何一统天下的想法和作法都是不可取的。现代诗的创新发展,从内容题材到艺术风格,都需要广泛探索,不拘一格。




我在学习诗歌写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比较笨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不断阅读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诗歌作品,对有些作品甚至读过很多次,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诗感,也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和话题,之后再把阅读感想梳理出来。不断阅读作品,通过阅读来学习解读作品。有时候,专题阅读一些诗人的作品,并按照自己对诗人及其作品的感受和初步思路对这些诗人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解读和领悟,有些还起草成学习文稿,再不断消化吸收。




在现代诗的创新发展中,太过直白、太过政治情绪化、太过朦胧、太过强调意象的偏激创作手法都是不可取的。在有些杂乱的诗界,“朦胧诗”已在一些人鼓噪、一些人斥骂、一些人欢呼声中,艰难的成长并在诗坛逐步站稳脚跟。有些青年诗人作了勇敢的探索,写出了一些比较朦胧的诗作,被视为异端。这种现象也属正常,有段时期,人们习惯了以诗作政治号角,要求“妇孺皆知”,一目了然,提倡墙头标语式或口头快板式的顺口溜式的诗,一旦诗回到自身,出现了意象的模糊性,题旨的多义性,内涵的隐蔽性,结构的层次性,技法的多变性,需要沿着曲折的艺术幽径作一番寻觅方能进入欣赏的佳境时,有些人便摇头了,表现出不能接受的姿态。我们的现代诗,是该应有技巧的,应有审美层次的,应符合行业潜规则的。我们需要借鉴现代诗技巧,不管它属于何种流派,都应予以接纳。借鉴吸收,犹如饮乳,饮了它,消溶于无形,滋长我们丰满的艺术肌体,让它在独创的艺术宫殿中闪烁。




我们这一代人是中国新诗逐步走向成熟道路的亲历者,是对现代诗歌自觉写作的创新者。中国新诗在未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青年诗人的天赋和光芒,更需要这些长期以往扎根生活、初心不改的新时代诗人共同传承和弘扬。永恒的诗意,要有永恒的热情。

时光匆匆,岁月奔忙,我们人已见老,但诗歌永远年轻。但愿我们能够在诗歌的世界里,以出世的智慧入世入境,以纯净的心灵修炼自我,在诗坛的奔忙中活得更有价值一些。

作者简介:吉忠华,1957年3月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宝昌镇。本科学历。在内蒙古包头市退休,原供职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中国二冶。包头市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内蒙古出版社出版过个人诗集《在春天约会》。

吉忠华作品选

【郁氏文化】非郁也想说说郁 (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我的故乡“太仆寺”(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血与火的坚守 (吉忠华)

【郁氏文化】做人有个漫长的“实习期”  (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石 头 赞  (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陈玉峰

推广组主管:郁旦斌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家社 杜永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