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后意识不清,男子被送进医院,医生说是“鸟疫”!

 微笑如酒 2021-12-04

图片

有一位50岁的男性病人,高热不退。

发热后,病人自服药物,效果不佳,甚至病情出现了进展,一度意识不清、呼吸困难。

被家属送进医院,检查后发现病人已经出现了大白肺,严重的呼吸衰竭。

这就解释了病人为什么会在发热后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了。

但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发热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

能够导致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都要考虑在内。

如果从病原学的角度来说,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等都有可能。

图片

在临床上,还会出现一些根本难以明确病因的发热现象。有些病人可能会间断发热数月之久,依旧无法明确,甚至直到病情康复之后,依旧难以明确病因。

所以,面对发热,绝对不是大家口中所谓:“只是感冒发烧罢了”这么简单。

它是需要医生逐一去鉴别诊断,需要去剥丝抽茧断案诊断的。

而这么50岁的男性发热病人,最后被诊断为“鸟疫”。

图片

什么是“鸟疫”?

鸟疫指的就是,鹦鹉热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的主要宿主是禽类,并非只是鹦鹉,只不过一开始发现这个病的时候,主要病人都有着饲养把玩鹦鹉的病史罢了。
实际上,人类感染鹦鹉热首次发现于1879年,当时德国和瑞士共有7例患者在接触鸟类后发生肺炎。

换句话说,包括家禽在内的鸟类都可以是传染源。病人在接触了带有鹦鹉热衣原体的家禽和鸟类后,尤其是那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就有可能发病。

人类被感染后会呈急性发病,发冷、喉痛、头痛、发热。一开始的症状和流行性感冒很相似,但病情很快速进展,典型病例呈现非典型性肺炎,有着全身中毒症状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可在病初期及后期采取双份血清标本进行试验。如后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抗体滴度高4倍或以上,则有诊断意义。此外,还可进行血凝抑制试验。

病原体分离可采取患者血液或痰液。但对急性期患者血、痰、鼻咽分泌物或活检标本中分离病原体,阳性率通常比较低,且有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故少用于诊断。

注意,也就是说,急性期患者的分泌物是有传染可能性的。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2021年10月5日,据浙江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自2021年9月9日报告首例鹦鹉热病例以来,丽水市先后发现报告7例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长,病情重,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经实验室宏基因检测,确诊鹦鹉热病例6例,临床诊断1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经治疗,截至10月5日,5例已痊愈出院,1例临床症状已消失,病情稳定,但尚在住院观察(9月23日入院),另有1例因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医治无效死亡。

而临床上根据症状,有家禽、鸟类、鸟粪接触史即可明确诊断方向。

所以,对于那些家中养着禽类、鸟类,或者明确接触过鸟粪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一定要考虑到“鸟疫”的可能。

图片
END

了解《白医中年》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