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天:EXCEL求和函数SUM,有些功能你可能从来没有用过

 美好r5r48lew4e 2021-12-04

朋友们,大家好!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用EXCEL函数处理表册,函数的运用,大幅度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笔者集合工作实际,把最常用的EXCEL函数进行逐一详细讲解,课程中有大量案例,为便于朋友们更加深入了解各个函数的用法,将于每天上午7:00同步发布视频教程和图文教程(包含公式)。只要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通过30天的系统学习,你也能成为EXCEL函数高手,从此告别加班,让同事和朋友刮目相看。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数学求和函数SUM的基础用法和高级用法,有些用法可能好多人没有用过。

一、SUM函数基础知识

SUM函数定义:返回几个单元格值、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之和,或者将三者的组合相加,可以是连续和非连续区域求和。

语法:SUM(参数1,参数2,……参数N)

参数1:是指要相加的第一个数字,为必需参数,该参数可以是数字,或Excel中A1、A2之类的单元格引用值或A1:A5之类的单元格范围。

参数2:是指要相加的第二个数字。

参数N:是指要相加的第N个数字,N不超过255,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用法。

注意:

——逻辑值(TRUE为1,FASLE为0)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将被计算。

例如:在单元格输入'=SUM(1,5+5=10,3)'(输入时不包括引号),显示结果为5,因为5+5=10显示逻辑值TRUE,也就是1,参加计算,所以结果为1+1+3=5。

文章图片1

——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被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将被忽略。

例如:在B1单元格输入'=SUM(1,A1,3)'(输入时不包括引号),A1单元格的内容“=5+5=10”为逻辑值TRUE,显示结果为4,因为A1单元格为引用中的逻辑值,不参与计算,所以结果为1+3=4。

——如果参数中有错误值或为不能转换成数字的文本,将会出现错误值“#VALUE!”。

二、SUM函数案例实践

清楚了SUM函数的定义和语法,下面,我们进行几个案例解析。

(一)相连区域求和

我们在计算某个单元格区域的数值总和时,对于相连的区域求和很简单,只需要用函数=SUM(单元格区域)即可快速计算。

案例:计算“数值1”到“数值4”所有数值的总和。

输入公式:=SUM(A3:D7),按回车键即可计算出A3到D7所有数字的总和。见下图:

文章图片2

朋友们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对,这就是极大部分人对SUM函数最多的用法,操作很简单。

(二)快捷键快速求和

当我们在辛辛苦苦录入=SUM()时,别人已经计算出了多行合计数,并且只需要按一下键盘上的组合键。

案例:计算“数值1”到“数值3”每行数值的总和。

选择A3到D7区域,按键盘【ALT+=】组合键即可快速求和,合计列已经自动填充了SUM函数公式。效果见下图:

文章图片3

朋友们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对,这就是极大部分人对SUM函数最多的用法,操作很简单。

(三)不相连的多个单元格求和

对于不相连单元格求和,大部分人的做法是这样的:=A1+C1+F1……其实,我们用SUM函数也可以做到。

案例:计算A4,B6,C5,D3几个单元格的总和。

首先输入=SUM(),把光标定位到括号内,先点击A4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依次点击B6、C5和D3就可以了,不用手动输入逗号,多个不相连单元格依次点击,直到点击完最后一个要计算的单元格后放开Ctrl键,按回车键后就计算出了刚才选择的单元格数值总和。见下图:

文章图片4

(四)不相连多个区域求和

对于不相连的多个区域求和,其实和不相连的单元格的求和方式是一样的,只是前者是单元格区域,后者是单个单元格。

案例:计算A列和D列的数值总和。

在单元格输入公式:=SUM(A3:A7,C3:C7),按回车即可计算出A3:A7和C3:C7的数值总和。和选择单个单元格操作一样,拖动选择A3:A7区域后,按住Ctrl键不放,在选择C3:C7,同样自动添加逗号,要是不按住Ctrl键或不输入逗号,你选择下一个区域时自动替换上一次选择的区域。见下图:

文章图片5

(五)单条件求和

相信多半人看到标题就懵了,SUM也能用条件进行求和?答案是肯定的。

案例1:指定数值范围求和。

对下图中A3:A7区域小于5的单元格进行求和,输入公式:=SUM((A3:A7<5)*A3:A7),重点来了,同时按【Ctrl+Shift+Enter】三键组合,这样就计算出了A3:A7区域所有小于5的数值总和。你会发现,刚才输入的公式自动被{}括住,因为这是数组公式。

文章图片6

本例中使用SUM()函数进行条件求和的核心是运用“*”运算符挑选需要进行求和的数据,然后将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转换为0。“数据*TRUE”返回数据,“数据*FALSE”返回0。

本例中,使用A3:A7<5表达式可以返回指定范围中所有小于5的逻辑值数组{FALSE,TRUE,TRUE,TRUE,FALSE},然后与A3:A7单元格区域中的数据进行“*”运算,返回数组值{7,3,4,3,5}(上图A3到A7区域的值),最后使用SUM()函数对数组中小于5的数据3,4,3进行求和。

案例2:指定特定条件求和。

对下图“地区一”中“数值1”数据进行求和,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A3:A7='地区一')*B3:B7),同时按【Ctrl+Shift+Enter】三键组合,这样就计算出了“地区一”中“数值1”的所有数值总和。见下图:

文章图片7

以上两个案例多数人没运用过,条件求和一般运用SUMIF、SUMIFS和SUMPRODUCT等函数进行计算,后续课程我们会讲到。

(六)多条件求和

在SUM中利用多条件求和,用法和单条件求和类似,用“*”连接即可。

案例:指定多个数值范围求和。

对下图中A3:A7区域大于5小于10的数据进行求和,输入公式:=SUM((A3:A7>5)*(A3:A7<10)*A3:A7),同时按【Ctrl+Shift+Enter】三键组合,这样就计算出了A3:A7区域所有大于5小于10的数值总和。见下图:

文章图片8

(七)SUM和LARGE函数配合计算成绩在前三名的总分

某学校在一次考试中,需要对年级前三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总分汇总。

本例属于对符合指定条件的数据进行求和,在不排序的情况下,首先需要使用LARGE函数提取排在前三名学生的总分,然后用SUM函数把前三名每名学生的总分进行求和计算。

对下图中E3:E12区域总分排在前三名的成绩进行提取汇总,在D1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LARGE(E3:E12,{1,2,3})),回车后即可得出计算结果为764。见下图:

文章图片9

本例中使用了常量数组“{1,2,3}”作为LARGE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得到排名前三的总分。如果需要提取的数据比较多的时候,再使用常量数组就显得很麻烦,这个时候就要考虑使用ROW函数来完成这个操作。

例如:计算排名前五名或者更多名次的总分,我们以前五名为例,把ROW(1:5)作为LARGE的第二参数进行运算。在E1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LARGE(E3:E12,ROW(1:5))),同时按【Ctrl+Shift+Enter】三键组合,得出排名前五名的总分。见下图:

文章图片10

提示:此例要计算的是排名前五名的成绩,属于数组,所以要按【Ctrl+Shift+Enter】三键组合,否则结果为从E3单元格往下数的第五个数,显示的是E7单元格的结果264。

以上就是SUM函数单独进行求和时的几个经典案例,想要学习好EXCEL函数,要学会多个函数的组合,后续课程中我们会讲到多函数结合的用法,能进行更为复杂的计算,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

个人建议:在学习EXCEL函数时,首先要熟悉函数的功能和语法,尽量多写,通过反复书写和实践,对照文中的案例,举一反三,我相信,你的EXCEL技巧会得到快速提升,日积月累,必成大器!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如果你有好的意见建议和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期待你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