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歌《少年心》的故事让我又一次相信:只要是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大抵还是可以做成的。 这一学期的第一次分享仪式——由七年级主持的开学典礼——结束之后,我就告诉这群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下一次由七年级负责的分享仪式,将是我们的班歌正式发布的日子。 不久后的9月18日,刚命名不久的“沧海昆仑”教室,一份特殊的作业发了下去:为我们的教室写一首班歌。 对,不是从各种各样的励志歌曲中选一首,而是自己写一首。 学生们议论纷纷:不会啊!咋写歌啊!…… 下午的自习课上,我解释了为何是要原创班歌:班歌和班名是一体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的青春是独一无二的。 接着,我简单地向他们说了歌词的段落结构,又拿出一些可以借鉴模仿的歌曲。许多人仍然是一头雾水,但我也不再更多示范、解释,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明白需要注意的地方。现在,由他们去折腾就是了。 周末归来,竟然有16名同学拿出了自己的歌词,有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改编的,像卓尔的、静雯的;有的像是进行曲,如函儒的、晟权的;还有的像是一首悠远的民谣,如姜悦的、与蔚的……风格虽然不同,但里面都写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以班歌来激励当下,这正是班歌的意义所在。 一首又一首班歌发到微信群中,大家仔细阅读,投票,选出了三首比较满意的:鸿陆的,云舒的和我的。 最后,由我主笔,将这三首歌中的主要内容综合起来,如将鸿陆歌词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换为“寸心如铁”,云舒歌词中的“不要着急,不要迷离,让时间证明自己能够创造奇迹”,为了句式整齐,换成了更为含蓄的“鹏程九万,水击三千,负天本是冥鲲”…… 9月26日,班歌歌词正式确定了。 天山明月,大漠飞尘,何人倚剑白云? 襟怀似雪,寸心如铁,浩荡万里乾坤。 鹏程九万,水击三千,负天本是冥鲲。 以仁为友,以义为邻,立德立言立身。 泛舟沧海,立马昆仑,壮哉少年心魂!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是李白的《关山月》;“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这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这是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苍茫明月之下,风尘大漠之中,那仗剑白云、豪情干云的是谁? 他襟怀似雪,他寸心如铁,他浩然正气纵横充塞天地。 他是谁? 他是我,我们沧海昆仑教室的每一个人,我们所渴望成为的人。 但我们知道,理想的达成何其漫漫!即使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苍天的大鹏鸟最初也不过是北海里的一只鱼——鲲。 鲲要积水、培风,人要修炼、修炼! 如何修炼?以德为首:与人交,以仁为尺度;与己交,以义为法则。其次立言,在短暂的一生之中建立功业,在天地之间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但最重要的,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命,找到自己独立于天地之间的立身之本。 此所谓沧海昆仑之少年。 歌词既定,剩下的便是谱曲。 将歌词发给魏强老师,他欣然允诺,又提议由学生来编曲,他来指导修正。 原创歌词,原创曲调,岂不美哉? 十一假期返校,终于寻得机会将“任务”布置了下去。10月14日的晚上,我们拿出整整一节晚自习来唱与听。 一向羞涩的卓尔带着小伙伴若鹏和蕴恺上台—— 总是“扭扭捏捏”的世臻竟然大大方方地用《同一首歌》的调子唱出了班歌—— 女生们相信人多力量大,呼啦啦一下子上去了五六个,男生们刚开始抗议便又偃旗息鼓,原来她们准备了两只曲子—— 与蔚和静雯轻声哼唱—— 馨儿和鸿陆的婉转悠扬—— 一直被评价五音不全的函儒无所畏惧地戴上耳机跟着伴奏唱了一曲,竟然引来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掌声—— 枘宇搬出电脑,打开了一首古风轻音乐,唱了起来…… 最后,同学们选晕了,觉着好几个都很好。好不容易才定下来两个版本,刚好拜托两位音乐老师帮忙完善。——两个版本也挺好的。 周一的音乐课,7个男孩子拿着吉他去了器乐教室,剩下的12个则在刘洋老师的带领之下一起完善馨儿、鸿陆版本的班歌。 午饭,魏强老师忽然说,班歌弄好了,蕴恺配的和弦,钧毅提议最后一句唱两遍,获得采纳。 饭后,迫不及待地带着全班学生聚集在器乐教室,听歌,学歌,唱歌。 晚饭后,馨儿也拿出了刘洋老师指导完善的曲子。 但最终采用的,却不是这两个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馨儿根据两个版本又改进的一版。此时已是周四,大家刚刚学会器乐版本的,准备在下一周的分享仪式上精彩亮相。但听过馨儿的新版,全班决定改学新版本。 发自内心的想学,果然具有无可匹敌的力量,再加上这帮学生音乐底子不错,仅仅四五遍,他们就练会了。只是新版本毕竟是从旧版本脱胎而出,他们一不小心就会唱到旧版上去。直到分享仪式前,周一早上最后一次练习时,竟还有人唱错,让人捏一把汗。 终于,10月22日,周一分享仪式上,沧海昆仑教室的少男少女们唱起班歌。此时,距离她孕育、萌动,已经一个半月。 这首歌,我们给它命名为“少年心”。 根据现场录像转制 让我们并肩走过荒凉的河岸仰望星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