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划表和检查单

 新用户26922hFh 2021-12-04

  

  日常个人工作事务的管理,大家比较常说的就是时间管理,GTD等,而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计划表和检查单。这个不仅仅可以用于自我工作日常事务管理,也可以用做项目分解到自己部分的子项目和工作任务管理。

  大型项目有完整的项目管理方法论,有项目计划,里程碑计划,项目任务管理和跟踪,项目汇报机制。而项目计划下达到每个人就变成了每个人每周或每天的任务计划。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按照周的粒度下达工作任务计划,那么周任务分配到每个人手里面后,这周的任务对于自己来说就应该是一个小的项目。

  这个小的项目就涉及到自己进一步的计划分解,详细工作项和工作时间计划的安排,同时根据工作时间计划来规划自己每天的关键to do list清单。只有这样做了你才清楚分配给你的工作你一周的时间能否完成,同时要完成这个工作你每天需要完成到哪个粒度,有哪些关键的中间检查点和里程碑。

  大粒度的任务必须分解,分解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中间过程的监控,及时地发现偏差和纠正。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基本上没有这个习惯做上面的事情。没有了计划,自然谈不上跟踪监控和偏差发现,这个不仅仅是导致工作任务延期不能按时完成,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清楚的评估自我的效率和能力。

  即哪怕工作了多年,你对你自己的工作效率究竟如何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你拿到一个大粒度的任务的时候你无法清晰的估算交付的周期和需要投入的时间。

  即使一个人,也可以执行最小粒度的项目管理方法论,类似GTD的思路,你要管理好的就是你自己。你可以想象如果你只管理你自己都无法管理好,你无法安装计划按时执行无偏差,那么当你管理一个大的团队的时候,涉及到众多的人,众多的接口和交互,大量的沟通协调,那么如何能够把整个项目管理好?

  当你做项目管理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要求他人很多,但是实际上真正最难管理的却是你自己。

  个人的持续改进是迭代式的螺旋上升过程,即我们常说的PDCA循环,而这个循环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收执行,检查完成后行动解决问题,持续循环以持续改进和提升。

  计划表本身我们可以按项目管理中项目进度计划安排的思路进行简化,即计划表简单来说就是要说明我要做哪些事情,具体做的时间段,事情之间是否有前后顺序依赖。

  如果从个人计划表角度来说,相对简单的就是投入资源都是自己,不存在资源本身的多任务安排和资源平衡问题。但是计划里面仍然需要做的就是需要对任务进行分解和排序,其次就是我们执行的工作任务是否存在外部依赖,如果外部依赖如下延期无法提供,我们如何应对等。

  而对于检查单,是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自己完成的工作事务,在交付的时候都必须进行自我检查确保没有问题。那么我们检查的时候一般不会完全地跟踪计划项的一个个工作任务分解去检查。而是以工作产出成果和产出质量的角度去检查。将工作计划和任务中的关键点提取出来,形成一个check list检查单,然后逐项去检查和核对,所有的都检查没问题的时候再最终交付和提交。

  计划表是保障我们能够按要求,按进度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而检查表则是确保我们交付物质量没有问题的关键。计划表是对自己接收到的工作任务承诺负责,而对于检查单则是对我们产出质量负责。我们经常说要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正好是对应到计划表和检查单两个最简单的工作工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