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电影人的思维塑造IP,用媒体人的思维炒热IP,用匠人的精神塑造沉浸感体验

 主题公园设计 2021-12-04

中国大部分主题公园的偶像IP角色都是很模糊的,这也使得中国的主题公园很难摆脱依靠门票收入的魔咒。大部分中国封闭式主题公园的门票收入都占到八成以上,二消产品及吃住收入很难跟迪士尼环球影城相比。

追其原因我们都了解是因为迪士尼和环球都有着其核心优势,即虚拟偶像IP集群。这些偶像IP就是乐园中的明星,而所有乐园中的建筑及景观营造的“沉浸”体验只是为了让这些偶像IP出现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更为合理罢了。

人和人才能有灵魂上情感上的沟通。即使这些偶像IP是虚构的人格。但人们也只有了解他们的故事,认识他们的人设,对他们产生了崇拜及喜爱之情,才会愿意为他们的周边产品买单。二消产品能否有价值是通过这些偶像IP与人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决定的,而不是场景体验。

国内很多乐园都把打造IP偶像的重要性看的很弱,而把大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沉浸式的场景打造中。这就像你要打造一个虚构的世界,邀请别人来家中做客,但是这个世界没有主人款待客人,只有一个空空的房子。再怎么奇形怪状的房子都是不能跟人类产生情感链接的,人类更是不可能因为爱上某栋建筑或者场景而买他的衍生产品,至少不会花高溢价买。相反,当产品触发了人们的情感账户,人们因为喜欢而想买某样产品时,就会少考虑其性价比及实用性,因为大部分人都愿意为让自己喜欢的产品或人花费更多的钱。

那么我们回想一下,是不是所有国内主题公园的设计逻辑基本上都是在先造城,后来草草塞进去几个IP角色,并且很少有人花力气和钱去塑造IP?

这就是整体逻辑性错误,即使是找国际上再牛的包装设计公司,他们都是干室外装修或建筑的,对于设计人设都不在行。所以用建筑思维去设计的以场景营造为核心的乐园是不可能突出偶像IP的重要性的。

还记得前几天方国文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话吗?“迪士尼的灵魂是他的偶像IP”精准而简洁的告诉大家这个游戏的玩法。但是,国内的乐园还是拼命的在强调“沉浸式”体验,花了多少钱做项目及场景,典型的技术路线性错误。不以偶像IP为主轴的设计都是无主之家,都是没有灵魂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做什么事情谁是主角先确定,然后找相关的行业专家这件事才做的好。而不是找一群外行人干内行人的事情,虽然都是干设计的,但是其细分程度不容小觑,用干包工头的思维干主题公园,拼财大气粗最后只能是花钱买教训罢了。

由于迪士尼集团是一个从影视动画公司发展起来的综合媒体集团,所以其各类人才公司都很齐全。各公司之间负责的板块及磨合也早已建立。像中国很多主题公园现在仍然是所有专业混在一起,很多牵头的人的专业背景很可能就是旅游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这些专业出身的人。在理解怎样塑造IP方面是跨专业背景的难度,但是因为专业背景的束缚又想成为项目的主导,就会自然把自己懂的那部分提到更重要的位置,比如园区规划,建筑装饰这些塑造景物环境的事情,这也是国内主题公园无法跳出这个怪圈的本质所在。我一直强调一个主题公园,或者一个景区,都需要具有全局观的人去整体把控,否则一定会走偏。

那么做一个主题公园(主题景区)简单的逻辑顺序是怎样的呢?

第一步:用电影人的思维塑造IP

如果景区没有这样知识背景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专门做影视动画的公司来做整个故事、偶像IP的设计。刚好小编是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的,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发言权。可以讲我由于这个专业背景混在全是规划建筑什么旅游管理的中国旅游圈子中简直是难遇知己。我们都是知道华特迪士尼本人就是做动画出身的,也就是我跟华特迪士尼的思维方式是比较类似的,当然所有我们影视动画这个专业背景的人因为全部都受过专业训练,思维方式都是类似的。而后来的迪士尼帝国全部都建立在迪士尼动画工作室之上,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说在设计故事和偶像IP的时候要去找影视动画公司合作?因为他们就是研究怎么用故事塑造虚拟角色,再怎么通过这些虚拟的人设角色去与观众共情,这是这些人的专业也是他们的职业,外行人是比不了的。我们就拿孙悟空这个IP做例子,中国现在花大价钱做孙悟空IP的主题乐园有两个,一个是淮安的西游主题乐园,一个是横店的西游主题区,(这两个乐园前期概念设计阶段我在原来的公司时其实都参与过谈合作的事)这两个乐园钱砸了不少,设备也是用的比较好,但现在他们的二消产品卖得仍然不好为什么?那么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我们脑子中对孙悟空形象的记忆,想到的是电视剧版的六小龄童?还是电影版的大圣归来?

发现没有?让我们对偶像IP形象有记忆的都是影视剧,而不是主题公园。为什么?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创造具有偶像价值的IP形象。主题公园是偶像IP的秀场,在IP形象没有得到认可之前,秀场是很难全方位的去刻画故事偶像IP的人物特色的,时间不够,方式也不对。

有人可能会问那玲娜贝儿呢?迪士尼最近最新火爆的角色可还没有什么影视作品。这是这个时代媒体的力量,他的人设和形象还是要影视团队去构思,她的故事是这个人设在乐园中推出后通过媒体的力量炒火她后再进行的事。因为媒体的力量,才可以省去通过影视作品去表达故事背景的前置条件。但是构建人设还是要影视动画团队去做,因为出道的流量明星在未来还是会做自己的作品的。(就像有些流量明星先炒绯闻上位获得流量后再去拍影视剧)

划重点:千万不要找做平面设计或者做什么VI视觉系统的公司去设计偶像IP,不是一个专业的。更不要找做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去做IP设计,不是一个专业的。专业的事去找专业的人干,风险更低。

第二步:用媒体人的思维炒热IP

没有任何人有作为一个媒体人捕捉热点的专业敏感性了。玲娜贝儿出道即巅峰可不是偶然事件,迪士尼现在的母公司就是媒体公司,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迪士尼遍布全世界的媒体网络为打造迪士尼的偶像IP群体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可以说他们就是将素人变明星的魔术师。怎么让偶像IP更符合人设,怎么出圈,怎么蹭热点,怎么引关注,这些都是媒体人很普通的行业素养,只是有一个角色和人设,没有团队包装和培养是无法成为明星的。虚拟偶像IP出道的现在已经很多了,他们的身价就是靠这些媒体人建立起来的,而一旦偶像IP形成影响力他们就是乐园的灵魂人物所在。他们才是乐园或主题景区未来产生二消的关键。

划重点:培养偶像是需要专业团队的,媒体宣传必不可少,他们的作用就是给大众洗脑,抬高偶像身价,没有他们台后支持就难有偶像台前发光。

第三步:用匠人的精神塑造沉浸感体验

从故事偶像到媒体宣传再到实体落地,上层是可以向下兼并的,迪士尼轮辐式规划结构就很有可能是华特迪士尼用电影人思维创造的规划模式,并且沿用至今。这个我会在我未来的一本书中详细讲。最近比较火的元宇宙概念,我们可以将迪士尼理解成另外一个平行空间的宇宙世界,他从小说故事开始构想,里面的场景本身就是故事中场景的现实版本。在完全虚构的世界里他的环境很可能与我们常规世界中的建筑景观完全不一样的,他更具有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故事一旦确定整个实体空间氛围就确定了,景观建筑包装设计是故事的实体呈现。

划重点:主题公园的环艺包装一般是有专业的公司进行设计的,他们很多的专业背景可能是影视动画原画设计、雕塑或者美术绘画专业,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一群艺术家,与建筑设计及传统的景观设计又不是一个专业的。主题公园一般是不会找传统的建筑景观公司去做主题公园包装设计的,这个是行业共识。而且,在这方面国内主题公园也是砸最多钱做包装的。他们与传统建筑景观公司不同的是,对于异想天开得建筑及美学把控能力非常强,越是好的公司越能更高的还原虚拟故事中的场景呈现,用的材料当然也与传统建筑景观设计的公司很不一样。

专门做主题公园包装设计的公司更多是具有匠人精神,他们将整个园区用美学的方式去雕塑他的故事感;而传统建筑景观设计公司制式感很强,很多套路式的设计方式在现实社会中是很实用的,但在表达故事感的景区氛围时,就很难呈现。

我在做主题公园与传统山水景区融合策划设计的时候(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主题化景区),是非常担心在做环境氛围的时候公司找的传统景观建筑公司做设计,将景区内的建筑设计的太没有故事感了。但是我在公司说话仍然分量有限,因此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尽量跟传统景区的人解释想法。仁者见仁吧……最近在做的一个湖北的项目整体上策划思路确实用了主题公园的方式,甲方也很多明白人,一下就看出来了,在落地时我希望能尽量保持我的初衷,将其打造成国内第一个主题化景区的范本。

总结:

迪士尼环球影城的成功有目共睹我就不再强调了。国内的主题公园如何在国际巨头纷纷入场的今天塑造自己的竞争力,仔细斟酌一下我前面的三步逻辑。

此外,我们都知道国内的山水景区及名胜古迹景区如果不是景色奇美的百分之九十都面临着经营困难,这种困境正是因为旅游从大众观光游已经发展到度假体验游的今天,传统观光景区这种产品已经过时了。这不是把树修修剪剪,增加几个民宿酒店调整一下业态产品就可以重获竞争力的时代了。张家界那么美的自然山水景区都喊出元宇宙的发展愿景了,而其他景区还在固步自封,认为山水景区与主题公园完全是两个产品吗?我在很早前就说过主题公园完全人造,其集合了这个时代人力所能为旅游所用的所有智慧,是非常值得传统景区学习和借鉴的。他的商业模式、产品构建、IP打造,所有这一切除了传统景区的白纸上可能有座原生的山水外,其他都可以尽可能的借鉴其先进的经验。

即使是国内的华侨城方特等乐园在二三线城市也是完爆传统景区。那么传统景区的路在何方?真的就天生丽质甘轮为社区公园吗?未来已来,张家界已在路上。打造自己独具特色小世界,才是未来山水景区发展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成为有自己的主题文化的景区。围绕自己的主题构建价值观、秩序、角色IP、沉浸感的场景。

绿水青山遍地是,唯有仙人掌灵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