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程颢《春日偶成》随想

 银汉尘星 2021-12-04

          “将谓偷闲学少年”语出北宋程颢的《春日偶成》,全诗为: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经典的赏析文说: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自己信步漫游,可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世俗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这么做。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所以别人说他“学少年”。」

        当然,全诗的诗眼应诗是“学少年”。“少年心事当拏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大多把“少年”与立志、任性、狂妄等等等同在一起,所以,但凡有了点年纪的人,一有这些行为,就将“少年”抬出来。其实,上了年纪也有任性,也有狂妄的时候,而且还不易改变。这是上了年纪的人的特点,也不必将这个特点与“少年”靠。时人说的“学少年”,可能不是上了年纪的人反映出来的少年心性,而是按少年人做的做吧!比如,上了年纪,你还去滚个铁环、老鹰捉个小鸡、跳个绳、藏个猫猫,你真是“学少年”,难免被“时人”说。

        “乐”不是少年人的专利,上了年纪该乐就乐,没有刻意去“学少年”,别人也不会将你做“少年”。除非,你“少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