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开阖枢的六种象态

 内经学记 2021-12-04

太阳开、少阳枢、阳明阖,太阴开、少阴枢、厥阴阖,这是阴阳开阖枢的六种象态。

这里的“阴阳”是科学概念,而非哲学、易学概念,更不是玄学概念,只不过这个概念是建立在“象态思维”基础上的,更多和天文科学、气象科学有关。通俗的讲,阴阳就是黑夜和白天,阴阳就是秋冬和春夏。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阖论》:

“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阖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开,阖,枢都是与门有关的概念,古代的门都是双扇的,开的象态是越来越大,阖的象态是越来越小,从关闭到洞开是开,从洞开到关闭是阖,它们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枢的作用是平顺无阻,配合无碍。

阳在一日的开阖枢:子夜时刻,距离阳光给这个世界的输布越来越近,阳开了,就像两扇门慢慢的先打开了一条细缝,然后开的越来越大,到正午时刻,门开到了最大,阳光是最盛的。之后,阳开始慢慢的合门,最后完全闭合。这是阳开阳阖的象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门轴为枢,需要确保门开与门合的平顺无阻。也要确保阳与阴的顺利交班。

同样,在正午时刻,阳到了最盛的点后,黑夜距离越来越近了,阴又像两扇门先打开了细缝,然后开的越来越大,到了子夜时候,阴到了最盛到了转折点(但此时并不是最寒冷)。之后,太阴、少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是最寒冷的,同时也意味着阴要阖门了。在这个过程中少阴同样要负责太阴开与厥阴阖的平稳进行,同样要负责阴和阳的顺利交班。这是阴的开阖枢的象态。

阳开,就是阳从完全闭合的状态开始打开,到了顶峰的象态过程。从始到盛。阳阖,就是阳从顶峰开始收阖,最后又变为闭合的象态过程。从盛到闭。阳枢,在阳的开阖的象态过程中,在阳和阴交班的过程中,起到平顺、配合的作用。

少阳枢是左侧枢,阳阴枢;少阴枢是右侧枢,阴阳枢。

阴阳开阖枢的六种象态,分别都是动态的过程阶段,而不是六个点位。

阴阳开阖枢并没有那么神秘,它其实就是对昼夜晨昏的象态做了稍进一步的深度规律总结。这些象态和规律,普通人天天都在感受,《易传》:“一阴一阳谓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阴阳的开阖枢,是交错的、立体的、闭合的科学模型。在1天、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内,这个模型是稳定中又有变化的,需要知常达变。大周期的稳定性强于小周期,小周期是大周期的破坏者。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象态思维是对可视、可触、可嗅、可感、可听的客观自然现象的规律性总结。它的对象是宇宙自然,它的特点是取象比类,它的重点是客观规律性。

象态就是“具象”,它的反义概念是“抽象”,把上述这些全都抽走,留下的会是什么?会是理性的纯理论。黑格尔说,抽象是哲学的公敌,同样,抽象也是中医学的公敌。

象态思维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对接已经有了进展。二十四节气本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象态思维知识体系。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发现,早在4100年前,先民就已经建立了观象台,一共13根柱子,结合太阳日出的位置和日期,确定一年中20个节气,是现行“二十四节气”的最早源头。现代天文历法学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每个节气的交节时间可以精确到日时分秒。实现了象态思维科学与现代天文学气候学的完美对接。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什么是道?它就是天地阴阳运行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就是阴阳的开阖枢,正是这个客观规律,决定了万物的纲纪,决定了万物的变化(物极为变,物生为化),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和死亡!

阴阳的开阖枢,再简单一点儿说,其实就是阳长阳消,阳盛阳衰,阴长阴消,阴盛阴衰。是朴素记述自然的客观循环规律。充分而透彻地认识到这个规律,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天人合一”原则。人只是宇宙自然中一种渺小的生物,怎么能够脱离了宇宙自然阴阳开阖枢的影响?人的健康也是受着阴阳开阖枢规律的支配和影响。

阴阳开阖枢的六种象态模型理论充分理解和掌握之后,对于重新认识张仲景《伤寒论》以及六经辨证,对于六经病的狭义和广义内涵,对于六经的关联关系、传变关系,会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效,对于《伤寒》经方的运用,也会有切中肯綮、如鼓应桴的价值。

阴阳开阖枢六种象态的另一种常见的经典表达方式是: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少阴君火。这种表达方式就开始加入了象态内容。

后文会围绕上述六种象态概念,结合五行、六气理论,对所有基础概念进行逐本溯源、条分缕析,对每种象态进行充分描述阐释,找到阴阳开阖枢六种象态与人体疾病象态特点之间的比类关联,最终试图实现对《伤寒》六经的重新认识与理法方药应用的新思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