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胆虚构 巧妙幻想 |《守望者》姚程浩

 赛作文 2021-12-04

社团星辉

《天天读写》2021.11
守望者

河南濮阳市第一中学初四(13)班 姚程浩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阐释题目,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正在轻灵地跳跃在键盘上的手指戛然而止,此时此刻,他还在整理今天的《地球日记》。二十年前的2121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发,一些野心家为了统治地球,招兵买马,对外扩张,发动了惨绝人寰的核战争,一时间人类死伤无数。同时,核电污水排放,塑料污染等多年的环境问题致使这片粗犷无情的钢铁森林气候剧变,沙漠吞没了绿洲,飞沙走石,狂风骇浪,流感横行,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巍然斩下。这些战争的幸存者们并未时来运转,死的死,伤的伤,人类危在旦夕。各国为了保全这最后的人类火种,启动了“流浪者”计划,以载人飞船光轨为媒介,在太空中寻找新的宜居之地。

追忆二十年前地球遭遇的灾难及人类的应对办法】

那时他方才年少,和老师一起留在了西北人类庇护所,继续奋斗在故乡地球,想要用自己的努力重建家园。然而,不幸的是,十七年前老师在外出治理沙漠化的过程中,感染了正在爆发的病毒,为了不传染他,老师没有再回去,在植树治理沙漠化的工作中以铁锹作为坟墓,倒在了莽莽的沙漠上。

“守望者”老师治沙染病而死——为“他”后来的行为铺垫】

现在这地球上只剩他一人了,他继承了老师的遗志,身穿厚重的黑色防核辐射服,日日奔波于各地,清理垃圾,植树造林,他立下了誓言—不把地球环境治理好,他绝不休息。

交代 “守望者”治理地球环境的缘由】

经过十七年无休止的努力,华夏北部的城市又焕发了新的生机,黄河、海河河面上漂浮的垃圾被一扫而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树木林立,郁郁葱葱。这十七年来,他那风华正茂的一头黑色秀发变成了青丝白雪,而立之年的他却满脸的皱纹,但他无悔,孤寂地守望着地球。

【治理效果以及“他”的孤独守望】

此时地球上只有他一人,却传来了剧烈的敲门声,他从未有过的怕,眼见着地球环境治理刚有起色,他不想死,他想老师的事业未竟,他不甘心!【照应开头情景】他拿起铁锹颤颤巍巍地打开门,毅然地冲了出去。只听一声惊呼,来人被他撞倒在地,那人慌忙起身说道:“您好,守望者先生,我们在太空中寻找新家园,多年一直未能遂愿,偶然间观察到地球又出现了大片的绿色植被,所以打算回来发展。”他听了,之前的担忧,一扫而空,激动地把铁锹扔在了一旁,瘫倒在地,向来人诉说着多年的艰辛苦楚。情到浓时,他潸然泪下:“你们回来了就好啊,地球家园的重建需要你们啊……”

【“守望者”激动地会见“敲门人”——动作、表情、语言描述细腻、生动】

千百年的时光悄然掠过,在一片参天古树之中,一个孩子拉着大人的手指着远处那块木刻的墓碑,稚声道:“老师,那是谁的墓啊?”只听老师说:“这是千年前地球守望者的墓,他的名字没有人知道,但守望者会一直为人们怀念。”孩子兴奋地说:“他好厉害哦,等我长大了,也要成为和他一样的人。”老师宠溺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既然如此,那我们明天一起去植树吧。”孩子眼里顿时发亮,坚定地点了点头。

【“守望者”的精神感动了后来人】

莺儿的歌声还萦绕在耳旁,蟋蟀仍在鸣奏美妙的音乐。老师和孩子拉手离去的背影之后,那块守望者墓碑闪耀着耀眼的光辉。

【描述地球诗意环境,暗示“守望者”泽被后世,让人铭记】

(指导教师:冯荣荣)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内涵丰富、启人深思的科幻类记叙文。

作为一篇科幻类记叙文,离不开幻想和虚构。所谓幻想,是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它是一个人想象力的体现;所谓虚构,则是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和撮合,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非存在,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又在情理中的人生图画,它是文章创作架构能力的体现。             
本文故事情节虽然对科幻有所涉及,如“载人飞船”“光轨为媒介”等,但更多的细节,却依然是铁锹、古墓等身边的日常生活,缺少真正的科学幻想。 
不管是幻想还是虚构,都必须建立科学与现实的基础之上,都必须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为前提,体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如本文所提的“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发”“ 核电污水排放,塑料污染”“致使这片粗犷无情的钢铁森林气候剧变,沙漠吞没了绿洲,飞沙走石,狂风骇浪,流感横行”等等,都是现代社会存在较为普遍、令人担忧的事实,这也充分体现了小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写作素材积累的功夫。
文章提升建议:在故事情节的设计方面再大胆一些,更多一些科学色彩,会更好。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严雪:借人写物 以物喻人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曲喜艾:强烈对比 借事写情

《天天读写》约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