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品珍稀战国铜镜首次集结出版!超高清细节、多层次线描、全方位解读它的铸造、纹饰极致之美!

 攒菁堂 2021-12-04
图片
止观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没有被美翻?小编制作微信时,走过路过的小伙伴都大呼好看!可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

这,就是今天小编要隆重介绍给大家的好书中九牛一毛!
图片
清光鉴古
玄鉴斋藏战国及早期铜镜百品
梁鉴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1年12月

一部首次出版百面战国铜镜的限量好书!梁鉴先生,集三十年之力、十年的打磨,在2021年年尾,为铜镜研究界、考古界、美术界带来了一份极其精美、稀有的迎新年礼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中的百面铜镜纹饰之美、文物价值之高、研究学术性之稀有,都得到了国内考古界、学术界的超级肯定!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从事考古、古文字、古文献等多方面研究著名学者)说:

梁鉴者,梁任公之曾孙也,藏镜多奇品。 

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孔祥星教授(专门从事铜镜研究的顶级专家)说:

梁鉴收藏的战国铜镜无论品种、数量,还是精美度,在铜镜收藏界是十分突出的,也曾多次希望他尽快进行整理研究,著录出版。


故而,李零教授和孔祥星教授两位学界大咖都欣然为本书题名作序。

图片

左:李零教授为本书题字原稿   右:孔祥星教授序言

在他们如此专业的肯定下,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详细说说这本书究竟有多好!
百品战国铜镜
首次规模性集结整理出版

在铜镜界学界,有一个共识,即战国镜、两汉镜和唐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三座高峰,而汉镜、隋唐镜由于发掘、传世数量多,百余年间,皆有不少可圈可点的重要著作和图录出版。

书画社去年出版的《陈介祺藏二百镜斋》就是晚清两汉镜的重要集结,而建国之后两汉镜的数量更是以数千、万位计算。

图片

图片


二百镜斋藏镜拓片


然而,早期及战国铜镜却由于年代久远,镜体较薄,容易损毁,无论考古发掘或是公私收藏,数量都非常稀有!

加上古代文献记载的缺失,战国铜镜的存世数量和研究工作,与它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显得极不相称。

图片


战国蟠龙纹镜

图片

战国四兽镜

如果考古、铜镜学界听说一百面两汉镜,可能会觉得没有那么兴奋,但是百面战国镜,那可是一个巨大的研究资料库,小编经过最近的网络搜索,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家中小型博物馆绝对没有这样数量和品相的战国镜收藏!
图片

战国花叶纹镜

而内容完整、纹饰丰富、铸造精美且大体量的战国铜镜收藏更是意义重大。梁鉴先生所集藏的战国铜镜不仅门类齐、数量多、纹饰精美,且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所以,本书可谓首次规模型的集结出版,是学界期待已久的重磅图书。

图片

战国连弧瑞兽蟠螭纹镜

也正如孔祥星教授在本书前言中所说:

此书第一册收录了先秦铜镜百品,战国铜镜有九十四面,类型丰富,纹饰精美,时代脉络清晰,可以说是典型的战国铜镜专辑,在铜镜出版领域当为首创。它能促使我们改变观念,在新资料的基础上,用更广阔的视域、新的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去分析和认识战国铜镜。



纹饰多样精美
装饰工艺精湛
具有文化、审美
及学术研究的多重意义

01   探索多样纹饰背后的

不同文化寓意和审美价值
本书告诉我们,战国铜镜的纹饰可以分为九种
羽状纹、花苞叶蔓纹、饕餮纹、变形兽纹、菱格纹、菱形格类地纹、方华纹、龙凤纹、山字纹。
每种纹饰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而且每一种又演变出各种变化,生动唯美非比寻常!

羽状纹

图片


花苞叶蔓纹

图片


饕餮纹

图片

变形兽纹

图片

菱格纹

图片

菱形格类地纹

图片

方华纹

图片

龙凤纹

图片

山字纹

图片

这些纹饰,
对于工艺设计者来说,应该是寻觅已久的好素材,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用于书法、篆刻、绘画、雕塑...哪一个门类都是一种惊喜,
对于战国文化研究者来说,每一种纹饰背后都有着特殊的考释意义,能为你解读战国时期审美、文化、崇拜等等各方面信息!

所以,小编在惊叹精美绝伦的同时,也从梁鉴先生的解读中学习了不少纹饰的知识,例如:

图片

方格四隅外四个右旋山字纹,其间二只猎犬和二只豹反向对置,猎犬竖耳,戴项圈,饰鬃毛,豹张口竖耳,饰圆斑纹,卷尾。……所有见于著录的山字兽纹镜里面的鹿、豹和猎犬,均以浮雕手法表现,形象写实,姿势、神态和装饰花纹都非常相似。山字纹的含义,学界曾颇有争议,在山字纹间狩猎,证明古人是将山字纹当作山的。

02   装饰工艺精妙绝伦

从质朴走向成熟

铜镜纹饰中的线雕、平雕和浮雕,常常是混合搭配使用,以达到突出主题,丰富视觉效果的功效。这种多重装饰技法显然是继承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工艺传统。


线雕

点和线相结合的是铜镜装饰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如羽状纹、云雷纹、勾连山字菱格云雷纹等。
图片
图片

平雕

主要表现主题纹饰,如山字纹、带状菱形纹、圆环和方格等几何图形纹饰。

图片

图片


浮雕

战国晚期的铜镜纹饰中出现了浮雕,如山字狩猎纹镜中的猎犬、花豹和回首鹿。

图片

彩漆绘制图案

因经历较长时间埋藏后,彩漆绘多以脱落,故而更显弥足珍贵。

图片

同样在梁鉴先生的解读中也有关于工艺的知识,

图片

主纹饰由三组繁复的“线描”变形凤鸟纹构成,凤首靠近镜缘,杏眼、长喙、华冠,身躯和羽翼变形为多种曲线图形,其中填满了长短不一的细线纹,腿爪具象清晰。边饰带接平卷缘。此镜是用铸铜工艺模仿手工刺绣的形式,一针一线清晰可见,可谓匠心独具。推测其纹饰间原来可能有漆绘工艺“填白”,惜今已经完全剥落。该凤鸟纹与湖北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盘龙飞凤纹”刺绣纹样极为相似,表明古人对“锦绣”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居然试图在铜镜上再现。


集实物、拓本、线稿
全方位研究信息于一体
全景实点、多角度、
不同光源、超高清拍摄

超大特写展示战国镜工艺细节之美


01   实物、拓本、线稿

全方位展示可供研究信息

战国铜镜直径大则不过20多厘米,小则仅10厘米左右。

很多精湛细节,你即使拿在手上,也得上高倍放大镜。

但是,此次铜镜的展示除了原大实物,细节绝对让你看得超级清晰、超级过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为每一面镜子,除完整的铜镜照片外,绝大多数的铜镜采用了一页半篇幅的特写照片,气势宏放,这些特写照片均采取倾斜式、侧面斜打光的拍摄角度,完美展示纹饰战国镜底纹+主纹多层叠加的立体效果与层次感。

例如:这面蟠龙纹镜

图片

图片

再例如:这面折叠菱花镜
图片
图片
图片
精心摹拓的拓本,与铜镜实物左右对比排列,

很好地表现战国镜古朴、神秘、精细的神采、风韵。

图片
图片

而书中的70多幅主纹和地纹的线描图,尤其是地纹线描图,

更是本书的重要学术价值体现!

你仔细瞧,每幅线图与实物镜并不一致!乍一看以为放错了!

其实,这是将战国镜的地纹绘制了出来,并提出“印模图案与铜镜纹饰的视觉印象是有差异的”“印模基本形状多为矩形或近似方形,排列随意无序”,可以发现,战国地纹的种类和排列方式更为复杂。

例如:战国羽状纹镜

图片

例如:战国羽状雷云纹镜

图片


例如:战国变形兽纹镜

图片


再例如:战国三龙镜

图片


正如梁鉴先生所说:“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只是描绘出直观的地纹图案,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似乎没有人专门注意过印模的形制和排列等使用方法的问题。”

这批大量且清晰的地纹线图,将改变我们以往的认知,提出新观点,揭开战国铜镜的神秘面纱!

02   “工匠精神”的拍摄

实物高清震撼
我们已经看了这么多高清、精美、震撼的图片,有没有颠覆你印象中铜镜的概念?

小编已经震到了,询问责编后得知,
任超,用他偏执狂一般的“工匠精神”前后十年不断琢磨、不断调试,最终做出了今天我们看见的百面精美战国镜!

如果你关注过今年书画社推出的《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那就是任超所拍,
但这一次的难度远高于曹魏大墓石牌的拍摄,

瞧他的拍摄现场!

图片

细心的你会发现,孔祥星教授在《序言》中提到,10年前这批铜镜就已拍摄完毕,计划出版......而这10年之中,作者和摄影师都没有停下脚步,不断地完善书稿,不断地推敲打磨,不断地思考,其中新的理解与感悟,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我们将同一面镜子10年间两次拍摄的效果来对比下,就一目了然了!

十年前已经颇为精美,但图中还有虚实,没办法完全无死角清晰呈现铜镜的每一处,

而十年后,你再也找不到一处不清楚的细节,犹如一个360度高倍放大镜完美照遍全镜!

图片

上(10年前拍摄)下(本书拍摄)

据任超介绍,这次铜镜拍摄采取多张照片合成,全景全实点成像,每一张照片的最终呈现都要耗时一小时。

与其他铜镜图录的拍摄方式不同,这次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全清晰的斜面照片,原来使用的是单轨机移轴拍摄,

它可以改变成像相场,使铜镜完整清晰的呈现在画面中,避免了传统图录清晰范围成带状分布的特点,更好地让读者看清每一处细节。

图片

左:布光场景   右:呈现原理(沙姆定律)

图片

左:拍摄设备   右:书中的全清晰斜面呈现效果


至于从正面拍摄镜背,竟然也能拍出不同的效果!带着好奇心的小编又请教了摄影师。

图片

上:正常布光拍摄  下:同轴布光拍摄

图片

左:拍摄现场  右上:同轴布光原理   右下:呈现效果

原来这条垂直的特殊光线,说的是正面同轴布光,这样可以在图片中看清镜子经过打磨的主纹饰和地纹不同的反射率效果,也能体会古代铸镜师的设计初衷。


专业的设备+专业的解释,超级高清实物照片立即呈现,很专业有没有!



03   设计上的良苦用心

新工艺展现铜镜图书特有气质


既然从拍摄到线描、从排版到研究,《清光鉴古:玄鉴斋藏战国及早期铜镜百品》已经走了10年坚持不懈的路,到了即将出版的时刻,它的封面当然是梁鉴、任超和编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何做出一个见面就吸睛的特殊战国镜封面气质,可是费了大家前后一个月的时光!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每一种角度看,都是一种不同的金属光感,而主纹、地纹、印模的立体层次效果是不是也被你直观的get到了?

这可真不是一个小工程哦!首先,我们的超级摄影师任超花了一周时间描绘了精细的矢量图,

图片

然后是做几重不同的工艺,小编猜想可能这可以申请个工艺专利吧,所以此处就不公开工艺步骤啦!


但是工艺反反复复试验的次数可以告诉大家,大约10几次,3周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同设计 不同纸张的打样

终于在昨天我们看见了心中理想的状态,相信大家也会跟小编一样喜欢这个超“搞”的封面装帧!当然这次,我们还是延续以往的高品质,在印刷、装帧方面依旧延续金石类图书特种纸350pi四色印刷,以及能够平摊翻阅的裸背精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小编跟大家介绍本书的藏家梁鉴先生了,梁鉴,梁思成、林徽因的孙辈,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的侄子。如此这般有亮点的身份为啥小编最后才说?

那是因为,梁鉴先生希望读者关注本书的内容,关注这些极为稀有的战国铜镜,关注任超精益求精的拍摄、以及他30余年的积累和研究,而不是让观众把眼光集中在了他的家世背景之中....

我们一起来听听梁鉴先生为本书的专访,你会发现原来梁家一脉相承的研究态度和文人气质远胜过大家津津乐道的其他方面。视频中,我们跟随梁鉴先生的讲述,感受到了梁、林研究工作中的理性、扎实和勤奋,以及周培源先生对文化涵养的注重。

这种氛围下长大的梁鉴,也许与发现中国首枚殷商早期铜镜的梁思永先生有着冥冥之中的某种感应,以梁、林注重学理,实际考察与测绘的方法的治学态度,以周先生给予的文化养分,对这百面稀有战国镜给予了学术与艺术的双重关照,才有了今天小编呈现给大家的超级好书!
超高性价比
三位数让你拥有专业典藏级图录
188部签名钤印、500部限量

机会稍纵即逝


图片

《清光鉴古:玄鉴斋藏战国及早期铜镜百品》
梁鉴 著
定价:758.00元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1年12月

限量500册
特别版188本,首发价758元
普通版300本,首发价598元
100枚铜镜 400多页 小8开 
进口特种纸350线高清印刷
超高性价比!

看到这里,相信手机前的小伙伴已经迫不及待想拥有《清光鉴古》了吧,那小编赶紧说说这次的销售数量和优惠政策,500本限量销售,手快有,手慢无哦!

特别版(限量188本)

既有梁鉴先生亲笔签名钤印的收藏证书,也有摄影师任超拍摄的8张精美的铜镜或者纹饰的写真照,您可以任意组合,像小编一样,装上镜框,装饰您的家或者办公室,别有一番趣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普通版(限量300本)

首发预售优惠598元一本,超高性价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大家,只有500本,千万别犹豫,

梁鉴先生30载收藏、10年打磨的一本战国百面铜镜孤本好书,

一定会像书画社曾经有过的那些绝版好书,过不了多久,一书难求!

而由于此书的制作工艺复杂、印刷精美,所以下单的你要有一些耐心,本月20号左右发货,千万莫着急!

梁鉴先生10年都等了,半个月您就能等到它,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止觀書局推荐

《清光鉴古:玄鉴斋藏战国及早期铜镜百品》

梁鉴   著

出版
 /

上海书画出版社

图片
[ 特别版限量188本 / 普通版限量300本 ]
  止观惠友价 598.0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