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善良由什么决定?

 狐眼碌碌 2021-12-04

枯树(晕晕 摄)
我一直想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善良?为什么有人愿意做一个善良的人?以前我以为是因为人性,所谓的天性淳良,现在我明白,是因为逻辑、一种因为想象建立起来的“逻辑”。
 
使我恍然大悟是泰国的一个案子:2019年,泰国一个法官在一次直播的庭审中,忽然掏出手枪朝自己胸口打了一枪。原因是他不愿意违心按照上级法官的指令,判处一起杀人案中的五名被告人死刑,而是将他们全部判处无罪。
 
他在开枪前对着镜头说:“真相被左右,一命换正义。”这件事激起了泰国人对司法不公的愤怒,人们纷纷表达对这名法官的同情和力挺,连总理和国王当时都被惊动了,表示要彻查。
 
我不知道那起案子的究竟,实际上几乎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也像我一样不清不楚。但人们不约而同地在法官开枪与事实真相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想象的“正义逻辑”:法官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而开枪自杀。
 
因为见过太多的“反转”,我油然想到:那几名被告人是否就是杀人犯,是法官自己判断错了,而所有支持他的人都表错了情?
 
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或者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这就是生活的“逻辑”。
 
生活的逻辑就是没有逻辑,它总是出人意外,充满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厘头,种瓜应该得瓜,种豆应该得豆,但生活却是“种瓜得豆”、”种豆得瓜“。法官举枪自杀只是符合人们“想象”中的正义,寻求正义的行为,却不无损害正义的可能。
 
生活与书本不同。“无巧不成书”,书都是有逻辑的,小说中的人物,互相间的爱恨情仇、矛盾纠葛、出场落幕都有逻辑,前因到后果,性格即命运,一环扣一环。

电视电影更是这样。正如某人所说,电影开头墙上有一柄剑,最后一定要出鞘,否则它就是多余的。这就是逻辑。
 

瓶中花(晕晕 摄)
但生活不是这样。一个人高考得了650分,它本应该揣着入学通知书进清华或北大,却在开学前一天被车撞死。一个乘坐婚车接亲的新郎,途中被司机打瞌睡的卡车撞下了山崖。我有一年与一位同事在海口逛街,走在前面的她忽然间没了踪影,原来掉进了路正中没盖的窨井。生活就是一段充满没盖窨井的旅途,经常遭遇“无妄之灾”或“飞来横祸”。
 
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那样的理想,当医生,当教授,当法官,当科学家甚至宇航员;大学毕业要进大企业,月薪最少两万,娶一个天仙妹妹或嫁一个白马王子,到头来却总不能如愿,生活压根就没有“心想事成”这回事。
 
一个善良得像一只青蛙的朋友,因为蒙冤而早逝;一对所有熟人都想不起有什么缺点的夫妇因车祸罹难,人们因此抱怨好人没好报,好人不长寿,而不明白这就是生活,命运总是因偶然而拐弯
 
没有逻辑的生活让人无所适从,但社会秩序却需要逻辑。没有逻辑,人们都不愿向善,社会就会成为可怕的丛林世界,于是建立一种想象的逻辑。有人想到了因果,用后世报应使人有敬畏心,劝勉人们积德行善。所谓“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好心有好报”等等箴言警句,都是为了这种“想象逻辑”的建立。
 
逻辑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好的社会,其实是让大多数在想象中把偶然变成必然,认为应该“多劳就会多得”,“老实人不会吃亏”,“好人不会流血又流泪”,“有志者事竟成”,反对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拼爹、司法不公、贫富悬殊……这样一来,每个人才不会以押宝的心态去做事。
 
逻辑是一种必然,种瓜应该得爪,种豆应该得豆,有付出就有收获,奋斗不只是有牺牲,还有果实。努力把这种”想象逻辑“变成”事实逻辑“,才是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和越来越公平的社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