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勤处长(小说)

 新用户3134eDv6 2021-12-05

      早上刚到单位,就听到一个爆炸性消息:“后勤张处长被纪委叫去了:有可能被双规!”

      后勤张处长今年四十七八岁,正是年富力强蒸蒸日上的年龄,这一下子来的有点突兀。——大家都觉得有点突兀。

      张处长老家是西北省份来的,考了个985,从选调生一路上来。小伙子有才,一路凭着踏实聪明和勤快,个人发展挺顺的。

      他有大西北人的敦实厚道和刚直,又有南方人的眉清目秀。他要不开口说话,所有人都把他当作是江浙一带的才子:一米八的个头,人长得周身清爽,一头略微有点卷的密匝头发。尽管在大学几年学了比较顺溜的普通话,但舌头根还是有点抻不利索,带了点厚重的鼻音。——这是他身上仅存的西北人外貌特征了。

      兴许是西北地区人的共同特质,出身于一个农家的小张,干什么工作都扎实利索。别人不愿意接手的,他接;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去。而且,每一件工作,他都有接受有执行有汇报。他硬是凭着这样的劲头儿,干得叫领导和同志都伸大拇指。

      那一年,他在区团委工作,上边要借调一个文笔好作风硬朗的年轻人,他一眼被选中了。先是在市委,后来又被抽调到省委。人这一辈子,要说顺还真是顺,他在领导跟前跟的时间多了,在工作经验和交际关系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关键原因,还是他的默默无闻全力执行的朴实的工作作风。

      后来,他跟的主要领导走的时候,特别把他叫过去坐了一下,问他个人的意思。他憨厚地说,“还想给领导服务呢。如果不方便带着,请领导随便安排,我坚决服从!”

      他真诚的话语,让领导宽慰地一笑,“我还真舍不得你,可是组织不让带人。这样吧,你先回去安心工作,组织自然会考虑优秀人才的。”

      过了一个礼拜,一纸任命书,他被调到了市卫健局。

      卫健局的工作,就是很接地气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了,不像以前的材料和行政事务。为了让他尽快熟悉,他先在办公室副主任职位上干了两年,然后成了后勤处处长。

      后勤处的工作,是个不声不响的肥差:是整个系统的大管家,负责大家的衣食住行,还有办公设施设备的采买,尤其是医疗器械的采购。处长职务上的人,对个人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思想干净,心里干净,手脚干净,才能让大家放心。

      张处长思想就像一块钢板,水想渗都渗不进去。他又不抽烟不喝酒,不参与没有领导出席的饭局。在纷纷闹闹来来往往的社会里,他就像一个一尘不染的独行客。这让那些四处托人情跟他搭关系的企业代表们很犯愁:张处长这家伙简直就是铁板一块儿嘛,攻不下打不进去。

      七八年前,上班途中,张处长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跟一个骑电动车送娃上学急着抢道拐弯的人出现了剐蹭。对方人倒是没咋的,他的车也没事儿。可是,那个四十来岁的女的就是不行,非要缠着他不让走:“先去医院给我们母子俩做个检查,没事儿了你走人。”

      俗话说,宁跟讲理的人打架,不跟无礼的人搭话。张处长被那女的缠得简直头大,而且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他完全陷入高度难堪的境地。就连旁边的交警也说服不了那个女的。他焦急地看着表,自己还要赶去参加一个现场会呢,眼看时间没多少了,他急得都快要跺脚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五十多岁的过路人走过来,隔在他们之间,对那个女的说:“这样吧,你让他先走,我带你去医院看看,有问题我来处理。”

      这个人在旁边已经看了好半天了,基本明白了事情的原由。他说这样的情形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乐意来做个和事佬。。

      那个女的看着他,“你不会骗我吧,把我们弄到医院自己跑了吧?”

      “这是我的身份证,还有工作证,你拿着。”那个人打开包,取出身份证和工作证,递了过去。

      张处长也是急了,难得有个人来替他解围。他赶忙记下了那个人的电话,匆匆赶往会场。

      后来的事情,是交警给反馈的:那女的问题不大,就一点皮外伤;小孩子受了点惊吓。按理她抢道拐弯太急,也有责任。最后呢,出于同情,那人给留了1000块钱,让给孩子买点东西。

      张处长刚刚赶到会场,会议马上就开始了。会议是关于医疗器械招标的,事关全市二甲以上医院新设备的采购。作为主持人,亏得他经验丰富,临场不乱。会议圆满结束后,他回到办公室。

      刚静下来的时候,负责会议联系工作的小梁过来说,上午会议缺席的一家企业代表过来了,想解释一下。

      “有什么可解释的?迟到就意味着主动放弃嘛。”张处长看着小梁,“你又不是不知道竞标规则。”

      小梁说企业代表坚持要解释一下,因为他们怕影响今后的业务。

      “还有这样的人啊?”张处长有点意外,“那就就来吧。”

      等那个人进来后,张处长和对方都愣住了:“原来是你啊?!”

      不错,正是上午帮他解困的那个五十来岁的路人。“路人”也没想到他帮了个小忙的就是负责该项业务的张处长。

      “上午的事情,谢谢啊!”张处长赶忙给“路人”倒上茶,“你的竞标被耽搁了,这一次实在是没机会了。只能以后啦!”

      “路人”很洒脱,“没事儿没事儿,我来主要就是想让贵方知道我们企业讲信誉,不是随随便便就迟到的。——看来不用解释了。”

      这以后,多半年时间张处长和“路人”都没有见过面,只是在春节,中秋节的时候,互相发个问候短信。

      张处长出于职业习惯,他对自己又严格要求,跟外界交往不多。所以,在这里朋友不多,能谈得上知己的,也就三两个。

      那一天他们几个吃饭,意外遇到了“路人”。——他们在隔壁包间。

      邂逅相遇,让他们俩人都有点惊喜。“路人”特别过来给大家看了个酒。等饭局结束张处长买单的时候,服务员说有人已经替他们买过单了。其他几个人有点莫名其妙,张处长心里清楚:肯定是“路人”嘛。

      张处长其实吃饭比较简单,一般午饭都在单位廉政灶上。除非遇到米饭的时候,他就去单位外面一家小面馆里吃一大碗兰州拉面。还别说,家乡饭吃着就是暖胃舒心养人,这一碗面下去,浑身是劲儿。

      那一天出差赶车回来,到单位外面一家5:30了。张处长一路上都没吃啥东西,就惦记着那一碗兰州拉面了,硬是忍了一路。

      他急匆匆赶到面馆的时候,窗子跟前座位上坐着“路人”。——巧了,他俩又偶遇了。

      现在,他俩已经成了见面次数很少但互相比较认可的朋友了。

      那次吃完饭,“路人”叫张处长一块儿去洗个脚。“解个乏,我刚出远门回来。”

      张处长那天着实也有点困乏了,再说“路人”跟自己已经成了朋友。他们就去泡了个脚,互相了解了家里的情况。原来,“路人”姓张,老家是贵州山里头的。家里太穷,没念多少书,早早就跑出来了。奋斗了十多年,终于搞起了医疗器械销售。他这人实在,从说话办事儿能看出来。他说,“生意不算太好,但还过得去。”

      打那以后,“路人”老张隔三两个月就会来看看他,他们简单的吃个兰州拉面。然后洗个脚,偶尔还一起唱个歌。

      第二届招聘会的时候,“路人”张的公司中了标。作为企业代表,“路人”张总想要感谢一下本家张处长,被张处长言辞拒绝了。“你们中标是凭实力和信誉,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咱俩如果还是拉面的话,就还能继续当朋友!”

      这以后,他俩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朋友关系:隔断时间吃个拉面,洗个脚。

      不巧的是,那一次他们吃完饭洗了脚,出来的时候被有心人拍了照。“国家干部禁止进娱乐场所。”——有人把照片发给了市局领导。

      现在这事情,有影子没影子的先不说,主要有照片为证,张处长就是长一百张嘴都说不清了。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直“惦记着”张处长的人,一点没消停。居然把好多次类似的照片都收集着,还做了详细的情况说明。看来,张处长是被人“死死咬住了”。

     听说,张处长被纪委叫去后,他实打实地做了交代,工作人员也去做了实地调查。确认只是泡脚,没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就做了诫勉谈话,张处长异地任职。

      临走的时候,张处长又去那里吃了一碗兰州拉面。他那天在那里坐了很久很久,想了很多。人这一辈子,有影子没影子的事情,只要有了点影子,你就脱不了干系。他想,这地方自己这一辈子可能再也不会来了。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