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nqj0108 2021-12-05

“北朝皇帝好佛法”,故今人难得一见的辽代文献亦以佛经为主。金立国百余年,跨北宋末年至南宋中期,流传至今的文献实物也十分少见。元代刻书,初承南宋遗风,以整体而观虽逊于宋本,然世人亦以宋元本同称。元刻本的显著特点:赵体、黑口、无讳、多简化字俗字。

本期是南京图书馆古籍线上展的第四期,内容为辽金元刻本。(图文来自微信公号“南京图书馆)

前三期内容看这里:南京图书馆古籍线上展(之三):10部宋版,名家钤藏题跋;

南京图书馆古籍线上展(之二):10部宋版,含北宋孤本;

南京图书馆古籍线上展:一部唐写本,七部宋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大方广佛花严经八十卷

(唐)释实叉难陀译 辽重熙四年(1035)泥金写本

存一卷(七十)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此经卷为辽重熙四年(即北宋景佑二年),燕京宝塔寺沙门琼煦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岳母齐国太妃供养所制。经卷首尾有“齐国太妃浄心供养”字样。卷末有释琼煦“重熙四年岁次乙亥六月癸丑朔二十日毕功记”题记。

全书存一卷,用泥金书写于磁青纸上,包首为龙纹紫缎。卷首有磨损,卷尾完好。

卷轴装。高31.4厘米,长895厘米。行十七字。国家名录号00937。

新编诏诰章表机要□卷 (金)郭明如辑

金刻本

存三卷(一、三至四)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郭明如,字东明,金川(今甘肃通渭县)人。

该书选录汉唐诏诰章表及汉唐官职名目,以供应试学子参考。行格紧凑、刻字稠密。存世稀见。

框高16.3厘米,宽10.8厘米。半叶十四行,行二十、二十三字不等,上下黑口,四周单边,双对黑鱼尾。国家名录号00550 。

北史一百卷 (唐)李延寿撰

元大德信州路儒学刻本

存八十一卷(一至十二、十八至八十二、九十七至一百)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李延寿,生卒年不详。字遐龄,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官至符玺郎。曾参与《隋书》《五代史志》《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并独立撰成《南史》《北史》。

框高22.4厘米,宽16.6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上下细黑口,四周双边,双对黑鱼尾或三黑鱼尾。版心题“信州儒斈”、“信州路儒斈刊造”、“信州路斈”、“信州斈刊”、“信州路象山书院刊”、“稼轩书院刊”等。国家名录号02658。

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二十五卷

(唐)杜甫撰 (宋)徐居仁编次 (宋)黄鹤补注 年谱一卷 (宋)黄鹤撰

元皇庆元年(1312)余志安勤有堂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自宋以后,杜集注者最多,书坊为谋利,号称“千家注”,实则约百家左右。此书正文二十五卷,将杜诗分为纪行、述怀、怀古、古迹、时事等七十二类,并辑宋人注释于每句之下。该书在宋徐居仁所编《门类杜诗》基础上,增加黄鹤补注而成,实际收录注者一百五十余家。

今宋本未见,余志安勤有堂刻本为杜诗千家注本现存早期版本,良工精刻,校勘几无错讹,极具价值。

框高20.2厘米,宽13.1厘米。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六字,四周双边,黑口,双顺鱼尾。目录末叶牌记:“皇庆壬子余志安刊于勤有堂”。卷末牌记:“皇囗囗(庆壬)子余志安刊于勤有书堂”。

钤“雪庄张氏鉴藏”等印。国家名录号03100。

永类钤方二十二卷首一卷

(元)李仲南撰 (元)孙允贤校定

元至顺二年(1331)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该书原名《锡类钤方》。对比论述伤寒、杂病两大症候的脉、病、证、治等内容,并以三因之说加以阐发。纲目清晰明了,易学易用,是极有实用价值的方书。

框高20.5厘米,宽15.9厘米。半叶单、双、三栏数不定、宽窄行数不定,行字不定,字体分大中小三种。左右双边,黑口,三、双顺、双对、或上单黑鱼尾,国家名录号00674。

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二卷别录五卷剩语集二卷

(元)释惟则撰 (元)释善遇辑

元至正刻本 存三卷(别录三至五)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释惟则(约1286-1350),号天如,俗姓谭,吉安莲花(今属江西)人。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弟子,于苏州狮子林传法十二年,善诗。有《师子林别录》《楞严经会解》《净土或问》《宗乘要义》等。释善遇,惟则弟子,元至正时人。

此书现存别录三至五卷,卷三疏、榜,卷四书问,卷五祭文,卷五末有释善遇至正八年题识。

框高19.8厘米,宽13.7厘米。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细黑口,左右双边,上单黑鱼尾。钤“八千卷楼”、“光绪庚寅嘉惠堂所得”、“善本书室”等印。国家名录号03076。

[至正]金陵新志十五卷

(元)张铉纂修

元至正四年(1344)集庆路儒学溧水州学刻明正德十五年(1520)南京国子监重修本

丁丙跋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张铉,生卒年不详,字用鼎,陕西人。长期任教集庆路学。

是志体例、篇目大抵沿袭《景定建康志》,略有变动。杂辑史传,收录较广,保留了不少元代南京地方史料,十分珍贵。

正文十五卷,卷一地理图及图考,卷二金陵通纪,卷三金陵世年表,卷四疆域志,卷五山川志,卷六官守志,卷七田赋志,卷八民俗志,卷九学校志,卷十兵防志,卷十一祠祀志,卷十二古迹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摭遗,卷十五论辨。

框高23.5厘米,宽17.8厘米。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左右双边,白口,双对鱼尾。钤“晋江黄氏父子藏书”、“俞邰”、“朱西畯曾观”、“秀水朱氏潜采堂图书”、“汪鱼亭藏阅书”、“汉晋唐斋”、“纶音嘉惠艺林”、“松老”、“泉唐丁氏竹舟申松丙辛酉以后所得”等印。国家名录号02880。

纂图互注南华真经十卷

(晋)郭象注 (唐)陆德明音义

元刻本 丁丙跋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南华真经即《庄子》。唐天宝年间,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故称。正文前有庄子太极说、周子太极图。卷一至三内篇,卷四至七外篇,卷八至十杂篇。

框高18厘米,宽12.3厘米。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二十五字。上下黑口,左右双边,双顺黑鱼尾。钤“含青楼藏书记”、“曾在东山刘惺常处”、“传经堂鉴藏”、“传经堂印”、“八千卷楼珍藏善本”、“光绪壬午年嘉惠堂丁氏所得”等印。国家名录号00992。

唐陆宣公集二十二卷

(唐)陆贽撰

元刻本(卷十七至十九配清抄本)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陆贽(754-805),字敬舆,嘉兴(今属浙江)人。肃宗大历五年进士。德宗时为翰林学士,贞元八年任宰相,后被贬为忠州别驾。

该书为作者所著制诰、奏议文集,针砭时弊、剖析事理、论古今得失,无不深切著明。文章均以骈文写就,却不为文体所限,极具文学及史学价值。正文二十二卷,卷一至十制诰,卷十一至十六奏草,卷十七至二十二中书奏议。

框高22.9厘米,宽16.4厘米。半叶十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行十七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钤“芭蕉林”、“石卿”等印。国家名录号07208。

春秋胡氏传三十卷

(宋)胡安国撰 (宋)林尧叟音注

春秋名号归一图一卷

(蜀)冯继先撰 诸国兴废说一卷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

元刻本 丁丙跋

南京图书馆藏古籍线上展(之四):罕见辽金刻本以及元刻本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号青山,崇安人(今福建武夷山市)。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

此书作于宋南渡之后,借《春秋》寓其感悟。朱子称:“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因胡安国之学源自二程,元明科举以胡氏传为标准,以宗法程、朱。

框高19.7厘米,宽12.6厘米。半叶十五行,行二十字,中字单行,行二十八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字。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鱼尾。钤“钱唐丁氏藏书”、“汉晋唐斋”、“八千卷楼”、“嘉惠堂丁氏藏”、“松生”等印。国家名录号02603。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