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藻井发展小史

 古建秦 2021-12-05

图片藻井作为中国古建筑中最为精美的部分,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我这篇文章就从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讲解一下中国古建筑藻井。

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称作“藻井”,而藻井”一词,最早可见于汉赋,《西京赋》中写到“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注曰:“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纹,缀其根井中,其华下垂,故云倒也“。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清代时的藻井较多以龙为顶心装饰,所以藻井又称为“龙井”。此外,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中还记载有藻井的一些别名:“……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

图片故宫斋宫藻井

藻井最初是出于一种结构上的考量产生的,它是模仿远古时期人类穴居建筑顶部的用以通风、采光和出入的天窗而发展形成的。穴居时期,“人类为了出入方便和采光需要,在洞口开凿一个小洞,洞口用树枝以抹角梁层层叠成,即是抹角叠木做法之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藻井在其原有的实用功能之外又增加了装饰性功能,被逐渐运用在宫殿、墓室的顶部以及佛教石窟和寺庙佛殿、佛坛的顶部,形式和装饰也亦趋多样化,逐渐被人赋予了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图片斯坦因拍摄的“套斗式”天井房,位于马斯图吉的米拉格拉木村

汉赋中所记载的藻井究竟长什么样,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是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墓葬和洞窟壁画中,可见一种方形错落相叠的穹窿状天花板,其基本形制是在顶部搭建方形井框,分别在四个井框中间取1/2相连,再取1/2相连,形成一层层的套叠式构造。它与后世藻井的形态较为接近,一般称之为“套斗藻井”。

图片

图片

打虎亭汉墓套斗式藻井

图片集安高句丽墓葬

图片

结合一些记载来看,这种藻井也会用在木构上,因此这些墓葬中的套斗藻井很可能就是对于当时木构建筑藻井的反映。从墓葬和壁画中的实例可以推测,我国的套方藻井在两汉魏晋比较流行,隋唐逐渐衰亡,到了有木构建筑存世的时期,套斗藻井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所以中国现存的高等级木构中(不包括新疆清真寺),我还没有见过使用套斗藻井的。中国套方藻井是自行演变产生还是外部输入还不好说。

这种抹角梁层层相叠的套斗藻井也一直是亚洲(包括古希腊等地区)古建筑的常见母题,从土耳其到中国,从印度到中亚最北部,都能见到这种结构的使用。

这种藻井的主要好处有两个。一是对于一些民居来说,能够小材大用,用尺寸较小的木材建造出较大的跨度。第二是装饰功能比较良好,因此这种结构也较早地被应用于高等级建筑中,如土耳其2世纪的古罗马小墓的穹顶、克什米尔地区7~8世纪的木构神庙LakshanaDeviTempleatBharmaur、巴米扬西大佛附近的石窟穹顶都是国外很好的套斗藻井实例。

图片古罗马小墓穹顶

图片克什米尔神庙的套斗式藻井

图片

巴米扬石窟的套斗式藻井

在套斗藻井衰落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斗八藻井。但在斗八藻井之前,最早出现的是从这种四方形帐子演变而来的“斗四藻井”。然后逐渐演变为了斗八藻井,所谓的“斗八”,就是由八根阳马(角梁)支撑的藻井。这种藻井可以造得非常大,比如应县木塔底层的藻井;也可以造得十分小巧,比如保国寺大殿藻井和《营造法式》中描述的藻井。斗八藻井盛行于宋辽金时期。

图片麦积山石窟005窟,北周。窟顶对于帐子的模仿较为逼真,但也可以算作“斗四藻井”

图片应县木塔一层藻井

图片易县开元寺辽代藻井(已毁)

图片延安清凉山石窟的北宋斗八藻井

图片保国寺大殿前廊藻井

图片营造法式中描述的藻井样式

宋辽金时期除了流行的斗八藻井,还有应县净土寺藻井这种内置天宫楼阁与繁复斗拱的藻井。这一时期的藻井可能还有其他样式,但由于样本遗存过少,已无从考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西元代建筑的藻井多采用层层斗拱悬挑而成,样式更加繁复。其他地区的元构多为彻上明造,所以罕有元代藻井遗存,样式无从考证。

图片永乐宫三清殿藻井

图片永乐宫纯阳殿藻井

图片晋窦大夫祠拜殿藻井

明清时期的藻井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我从官式建筑和地方建筑两个方面来介绍。

明清官式藻井多为拼合式,即由多个板块拼合成一个藻井,从下面几图可以看出,拼合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

图片

图片智化寺藻井

图片

              南薰殿云龙角蝉锦纹抹角枋云纹随瓣枋八方浑金蟠龙藻井

图片御景亭云龙角蝉云龙随瓣枋八方浑金蟠龙藻井

图片

皇极殿龙凤角蝉云龙随瓣枋套方八角浑金蟠龙藻井

图片

养性殿龙凤角蝉青抹角枋云纹随瓣枋八角浑金蟠龙藻井

明清官式建筑中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藻井。

图片

畅音阁彩绘升降龙火焰宝珠藻井

图片

临溪亭金琢墨沥粉彩绘海墁藻井,这个是直接绘画在天花板上的,没有向上隆起的构造。

至于天坛祈年殿、普乐寺旭光阁采用的巨型藻井,构造方法也会略有不同。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明清官式建筑的藻井相比,地方建筑的藻井样式更多。

前文所介绍过的套斗式藻井,虽然在汉地已经消失,但在新疆的民居和清真寺里一直都有使用,下图为莎车大清真寺外廊的套斗式藻井。

图片

宋辽金时期盛行的斗八藻井,在明清在一些地方也有使用。

图片澄城城隍庙乐楼藻井

图片蒲城王益谦故居藻井

图片牛街礼拜寺藻井

有八角形层层嵌套的藻井

图片黔东南万寿宫藻井

图片泊头清真寺后窑殿藻井

斗拱层层挑出的斗拱在明清地方建筑中也十分常见,并且样式更为丰富,斗拱更加繁复。

图片代县文庙大成殿藻井

图片潮汕寺庙藻井

图片台湾寺庙藻井

图片四川李庄螺旋殿藻井

图片

在福建、浙江等地,还出现了螺旋藻井。除了结构精巧之外,这种设计意匠也令人叫绝。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洪水泉清真寺这样的伞状藻井。

图片

结构普通的藻井也有一种朴素的美感。

图片

图片

Theend,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