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医学重大发现

 烛香 2021-12-05

​二十世纪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许多伟大发现在帮助人们抵御疾病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起来看看二十世纪生物医学的十大发现吧。


生物医学是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在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中,生物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了巨大作用。

一,血型

l900年奥地利生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等发现了人类血液的不同型号,即ABO血型系统,揭开了输血史上全新的一页,他因此而获得了 1930年的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然而,血型对人类所起的作用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它在人类的遗传学、血液学、免疫学、法医学和器官移植等学科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青霉素

1928年夏天,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青霉素,当时没有引起重视。二次大战爆发后,由于人们对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急切要求,抗菌药品又成为医药界注意的中心。1938年,弗罗利和钱恩再次研究了青霉素,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奠定了青霉素治疗学的基础。他们3人因此而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

三,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是本世纪又一项重大医学进展。1936年,前苏联首先进行了肾移植。1954年,美国一位年仅21岁的妇女移植了自己同卵双生姐姐的肾,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成了世界上肾移植后活得最长的人。1964年,美国科学家最早取得心脏移植成功。全世界经心脏移植存活的已有400多人,其中两人已活了10年以上。

四,脱氧核糖核酸DNA

1953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里克首先确定了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立体结构,这是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生物科学划时代的成就,它的重要性可与生物进化、核裂变等类科学发现相比。生长、疾病和衰老等的根本奥秘都存在于DNA的双螺旋立体结构之中。而对于像人这样的高等生物,DNA还决定了智力和记忆等精神活动的特征。因为这项发现,他们与另一位科学家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

五,试管婴儿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名“试管婴儿”--路易·布朗在英国诞生。这以后,世界其它许多国家也都陆续娩出了“试管婴儿”。我国虽起步较晚,但也在1989年3月10日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这一医学进展意味着人类的生育与性生活相分离,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社会、法律、道德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六,介入放射学

1953年塞尔得林格首先应用自制的器械成功地进行了动脉血管造影,避免了以前切开动脉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1956年塞尔得林格成功地完成了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为介入放射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介入性血管造影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范围等病理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然后利用插入的导管进行治疗。它在X线、CT和B超的导向下,将一个大手术变成了较小的手术。

七,CT和磁共振

医学诊断技术也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根据“声纳”原理设计的超声探测技术;70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显像技术(CT),可以查出普通X线检查技术查不出的病变,其发明者柯马克和纽博尔德洪兹菲尔德因此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金;至80年代,又出现了磁共振显像技术(MRI),诊断效率比CT更有提高。

八,内窥镜手术

1987年法国医生莫瑞特首先利用膀胱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内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这是人类手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90年代初,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内窥镜手术开始风靡全球,这种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认同。已经在腹部外科、胸部外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等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九,克隆羊

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遭受了300多次失败后,终于于1996年7月培育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克隆绵羊,科学家们给这只绵羊取名为“多利”。克隆羊的出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有人甚至把这项技术的突破与制造原子弹相提并论。它除了有其积极的一面外,也给人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伦理道德问题,该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十,人类染色体密码破译

1999年12月1日,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对人类的染色体完整的遗传密码已经破译,他们完成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基因序列的测定,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位置。尽管精确的人体基因组图谱将在2003年前最终绘制出来,这项研究对于人体基因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的基因研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2006年5月18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科学家们认为,成功破译1号染色体将为研究和治疗癌症、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等350余种疾病提供指引。

十大中国医学发现

中国医学200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能够留存脑海里的是哪些医学发现?搜药网秉承第三方独立调查研究的姿态,对年度中国医学新成果进行了一番梳理,评选出十大医学新发现,旨在借此推动中国医学研究新进展。

1、深圳输血医学研究所国人群血型基因研究取得成果

中国人群血型基因研究取得成果 由深圳市输血医学研究所开展的中国人群血型基因结构研究,1月取得重大成果:率先在国际上发现和系统报道了中国人群的血型等位基因序列结构及其相关的新等位基因。

该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10个新的ABO血型等位基因,两个Dombrock基因,两个FUT2基因和1个FUT1新等位基因。其中,有11个等位基因在国际上是第一次被发现,并已被国际基因库、国际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收集和认可。该研究还建立了中国人群相关血型的基因信息库、中国人群特有的血型基因变异体克隆库等。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国际上首创了中国人群红细胞血型的ABO等4个血型系统的DNA基因分型技术,并研制出基因分型试剂盒--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亲子鉴定,有望取代传统的血清学血型鉴定方法。

2、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分裂症神经电生理研究突破

山西医科大学一院精神科主管技师马锦堂等,在其开展的"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认知性电位P300变化"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的P300(P3)波幅低平,P2-N2峰间潜伏期延长,N2-P3峰间潜伏期缩短等,可能是反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异常的素质性指标;P2-N2峰间潜伏期的延长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而改善,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脑功能紊乱的状态性指标。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性电位P3的主要指标变化,尤其是峰间潜伏期变化的意义,进而推断其是精神分裂症素质性指标,还是状态性指标,马锦堂等对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C2、C3、C4电极位置的P3波进行了对照研究,并观察了药物治疗1个月后达到临床缓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P3波的变化。该研究提示,P2-N2峰间潜伏期异常较N2潜伏期异常,更能反映精神分裂症的发作状态,与该病急性期明显的脑功能紊乱关系密切,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状态性指标;N2-P3峰间潜伏期缩短,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左侧海马受损的素质性指标。

17

3、成功研制专门攻杀乙肝病毒的"细胞导弹"

经过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历经10年刻苦攻关,一种全新的乙肝治疗模式--高通量的乙肝病毒基因突变检测体系、高效能的体细胞疗法体系、可视化的生物芯片疗效评估体系3月在临床上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肝病治疗策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组合式生物芯片在刚刚揭晓的第九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荣获金奖。

这种全新的治疗模式主要是建立了高通量的乙肝病毒基因突变检测体系、高效能的体细胞疗法体系和可视化的生物芯片疗效评估体系。研究人员研制出了采集标本少、诊断快速、费用低廉的20多种医用医学生物芯片,在基因诊断和基因分析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成果。

这种全新治疗模式中的高通量基因突变检测体系,可以很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分析疾病的个体差异,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疾病;高效能体细胞疗法体系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理引入现代医疗,可以定向、定点清除和彻底杀灭血液和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且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可视化生物芯片疗效评估体系,可及时观察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使治疗更科学。其核心部分为世界首创,必将给乙肝的治疗带来一次革命性进步。已有近千名乙肝患者接受了此项治疗,疗效持久可行。

4、天津肿瘤医院揭开恶性肿瘤血道转移之谜

3月,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学专家孙保存教授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液供应独特的模式――血管生成拟态,揭示了高度恶性肿瘤血道转移之谜。这是孙教授所主持的"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课题的最新发现,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在肿瘤血管生成研究领域获得三大重要发现。首先,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其次,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恶性肿瘤生长的不同阶段,肿瘤组织内存在不同的肿瘤血液供应模式间彼此过渡的"三阶段现象"。第三,提出参与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一组重要基因,为今后的基因治疗的找到了新靶点。

该研究成果在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道转移分子机制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的解释了以往抗内皮治疗无效的原因,丰富了肿瘤血液供应理论,并为进一步开发针对肿瘤血管生成拟态新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为患者进行早期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从而为预防恶性肿瘤的复发,抑制血道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5、上海生命科学院发现神经元突触发育新机制

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杂志《神经元》2006年5月4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研究员及其学生有关突触发育的研究成果。

人脑中,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必然要经过一个突触,突触前膜中的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到突触后膜中谷氨酸受体上,这个信号传递才能成功。神经科学家早期在脑内发现一类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突触,通常称这种突触为沉默突触。以往经典学说认为,沉默突触是由于突出后膜只表达了谷氨酸NMDA受体,但缺乏谷氨酸AMPA受体,因而不具有接受信号传递功能,相当于发出的信号没有听到,形象地比喻为"聋子"。

段树民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突触发育早期,有一类沉默突触并不是由于突出后膜缺乏AMPA受体,而是由于突触前神经元不能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相当于没有发出信号,形象地比喻为"哑巴"。他们还发现,增加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将这种沉默突触快速转化为有功能的突触。

沉默突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功能的突触,这种转化可能是突触成熟及学习和记忆的基础,这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极大兴趣。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这种转化是由于激活了突触前神经元小G-蛋白CDC-42,增加了突触末梢骨架蛋白的聚合,从而促进了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该研究清晰地阐明了突触发育早期沉默突触转化为功能突触的深入机制,很好地解释了早期研究发现的一些互不联系的现象。

6、上海交大活体干细胞研究模型已成功建立

血友病、神经肌肉缺陷、地中海贫血症,这些与生俱来的遗传性疾病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无尽痛苦。然而,不久的将来,也许只要像打预防针一样,在孕早期注射一些造血干细胞,就有望在娘胎里将这些疾病治愈。5月《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黄淑帧教授课题组的相关论文,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为了避免体内免疫系统对外源干细胞的排斥反应,黄淑帧教授等巧妙利用胎儿早期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的特点,在B超监视下,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标记的人脐血造血干细胞注射到妊娠45-55天的胎山羊腹腔中,成功地建立了人源干细胞能在山羊体内长期存活的人/山羊异种移植嵌合体。在活体水平上系统地观察、分析了人源干细胞在嵌合体山羊多种脏器中的生物学特征,并用基因芯片分析了嵌合体中人源基因的表达谱,获得了宝贵的科学资料。同时,黄淑帧领导的课题组还构建了肝脏损伤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并在胎鼠怀孕12天时注射干细胞来治疗小鼠的肝脏损伤,成功地使肝脏损伤获得修复。该成果还具有多项潜在意义,为产前治疗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病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为人源蛋白的生产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7、中国科大肝脏天然免疫研究再出新成果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