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之前并不了解冯唐,最早知道他是从他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名油腻中年男人》,后来才知道冯唐最早从医学博士,转战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再后来成为华润集团战略部总经理。 从诗人到作家,从医生到商人,并且在每个角色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显然冯唐的学习策略有其独到之处,偶然的机会阅读了冯唐的《有本事》,看到冯唐的学习策略感受深刻,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关于跨界学习最实战的方法。 似乎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独门工具,医疗的听诊器、投行的HP 12c计算器、咨询的PPT,写作也不例外。二十多年写作下来,我心目中作家的三大神器是:睡袍,初恋,故乡。 ——冯唐《有本事》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作为培训师或者是培训管理者,你心目中的三大神器是什么呢?其实,给出这个答案本身就是对自身工作的深度思考与高度的总结。
言归正传,冯唐进入一个全新领域的捷径是什么?冯唐用非常简单、通俗的语言整理出来,这个捷径就是:二八原则学习法。具体展开包括以下的四个方面: 专业术语:认真搞明白一个新领域里的30个专业术语;
经典教科书:读一本此领域的经典教科书;
提问问题:认识新领域里的两个真正明白人,缠着这两个明白人,每个人问100个问题;
一名导师:在新的领域中找到一个能给你实际帮助的导师,不需要占用他很多的时间,真正困惑的时候,再思考一下,如果还不明白,去问导师,往往在见识上容易突破。
为什么要学习30个专业术语呢?主要有以下的三个原因:举个例子来说,在培训领域中,你能清晰地说明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的区别吗?你能区分经验与先验的差异吗?你是否又能给能力下一个定义呢?或者给态度与知识下一个定义?如果你不能给出准确的定义,那么其实你只是知道这个名词而已,是处于对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培训圈里流行一个非常大的陋习与误区:就是求多贪快,希望老师给个工具、方法直接解决问题。显然这是教条主义的做法,因为问题的边界一旦发生变化,既定的工具与方法立即失效,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员工动态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背后最重要的学习切入点就是理论体系的学习。当你知悉了某个领域中的理论体系的时候,你的所有判断与决策就有了参考的依据,这样解决问题的准确率就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冯唐建议读一本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是非常好的策略。但是,你需要知悉,这一句话的背后,还有几个延伸的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你所在的领域,哪一本是经典的教科书,毕竟现在很多书籍其实都参杂很多水分,一位菜鸟要在领域中找到这本书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是你如何才能读懂这本书,这是你的知识研读能力,如果你丧失了这个能力,基本上不太可能成为一个领域的明白人。最后是坚持将这本书读完,在这里你需要知道的是“读完”不是“看完”,这需要记住背后的核心理论体系,并且最好能够找到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随手用一周的时间,看完一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完,给大家一个参考数据:《金字塔原理》这本通用能力类的书籍,我大概用了1年的时间才算读完。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学习策略,也是避免在入门一个行业及学习一个新技术过程中走弯路的有效方法。但是,在这里你还面临两个困难需要去解决。导师的价值在关键时刻给你指明方向与解答疑惑,例如:在2006年的时候,我的客户就这样告诉我:“David,一堂好的课程不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有多好,好的课程如好的空调一样,都是设计出来的。”那之后,很幸运的是在2007年就系统地读完了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成为国内较早研究教学设计的培训师,这就是导师的价值与意义。在你人生的路上,如果能够有几位在不同领域的导师,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导师通常有自己的追求与工作,所以当询问业内真正高手的前提条件就是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这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前提。今天,就聊到这里了。那么,你准备如何实践冯唐的学习策略呢?这才是阅读本篇文章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