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案”澶渊之盟

 文化龙乡 2021-12-05

《千秋是非话寇准》封面

  近日,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的《千秋是非话寇准》首发。赵冬梅明确表达了与以往历史教科书不同的观点,“今天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澶渊之盟并不是屈辱的。从内容上看,基本上是合适的,而且,它有利于两边的老百姓,因为不打仗了。”

  赵冬梅:30万岁币“值”

  赵冬梅的研究显示,和谈之前,宋真宗对宋朝的谈判代表、小官僚曹利用说,如果契丹人索取财物,即使100万也可以。宋真宗说的100万,可以是银70万两,绢30万匹,或者银30万两,绢70万匹。但寇准明确告诉曹利用:“许给契丹人的也不得超过30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在澶州签订了“澶渊之盟”,契丹同意维持现有边界不变,宋朝“每岁以绢20万匹,银10万两”送给契丹做军旅费用。领土方面,“沿边州军,各守疆界”。宋真宗知道结果后非常高兴,将曹利用连升数级。

  赵冬梅经过计算认为,30万岁币仅相当于宋朝政府一年现金收入的1.53%,如果把宋朝政府的全部收入都算上,还不足0.4%。澶渊之盟签订之前,宋朝在河北的常规驻军仅工资就需要大约1500万两,还不包括常规开支。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朝在河北边防和内陆大幅裁减军队,省下了费用几百万两。“结论很明显,用每年30万的岁币来换取和平,宋朝方面不但不亏,反而赚了。”

  宋史专家:条约平等,给钱屈辱

  至于之前历史教科书“屈辱”的说法,赵冬梅认为,“我们从1840年以后,一直处在不平等条约的时代,在那个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教科书,心气儿不够平和。写作者看到汉民族和异民族签订的条约,有类似于割地、赔款的内容,就说是屈辱的。但是今天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澶渊之盟并不是屈辱的。在古代的中原王朝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通过和亲等方式处理民族关系,是一部分内容。澶渊之盟从内容上看,基本上是合适的,而且,它有利于两边的老百姓。如果这些年的教科书还说屈辱,那么内容就滞后了。”

  著名宋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曾瑜认为,“这个条约比较平等,但宋朝要给契丹钱,多少有一点屈辱。”

  张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