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化娘娘庄乡5处历史文化遗存,是历史发展进程的真实见证

 燕山茶社 2021-12-05

遵化境内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大多位于遵化市娘娘庄乡,即市区的东南部。在遵化25个乡镇中,娘娘庄乡称不上大,然而从《遵化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上看,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却不少,达5处之多。这些文化遗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遵化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成为历史发展进程的真实见证。

1、丁各庄遗址

丁各庄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丁各庄村村西。1982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500米,总面积大25000平方米,是一处古人类生活区遗址。其地势呈东高西低的形势,西面原来是一条河流,目前已成为耕地。在遗址范围内,发现大量具有明显旧石器时代特征的打制尖状器、刮削器和玛瑙质尖壮器。这说明,在距今约一万年以前,娘娘庄乡境内的丁各庄村一带,已经有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这是目前所知道的遵化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

2、上峪遗址

上峪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上峪村东南,发现于1986年9月。该村村民刘庆国在挖白薯窖时挖出很多小铜刀,经调查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一种货币——刀币,俗称尖首刀。这些刀币被装在一个红色陶罐里,文物部门收集了16公斤,清理出完整刀币三式528枚。沿这块地方扩大调查范围,在一处高约4米的台地上,文物工作人员又发现一些陶片,均是红陶夹云母质地。通过研究分析,属鱼骨盆之类的日常生活器物,年代为战汉时期,属汉代遗址。上峪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战国到汉代的遵化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

文章图片1

3、娘娘庄西遗址

娘娘庄西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东娘娘村西北,1991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西为山坡,东为平原,土质为黄褐砂粒土,文化层厚1米左右,暴露遗物主要是加砂红褐陶,采集遗物有口沿、器腹、器底等多块陶片。整个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米,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根据采集到的遗物分析,鉴定为汉代遗址。

4、大官屯遗址

大官屯遗址位于娘娘庄乡大官屯村北偏东山上,1991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土质主要为石化黄褐土,暴露遗物大部分分布在南坡和北坡。采集到的遗物有鬲足、器底、器腹等9块,均为红褐陶。细石器有石核、尖壮器刮削器等5件。文化层深0.5米左右,遗址北恻山底下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遗址为环形带状,长约80米,宽约30米,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根据遗物鉴定为商代遗址。

文章图片2

(商代铜鼎)

5、高庙遗址

高庙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下峪村西南一处台地上,原建有寺庙,年代不祥。1991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北侧有北向南、东向西的环形水沟,土质为黄粘土,文化层深度从地表至地下50公分左右。暴露遗物为红褐陶,采集遗物为口沿、器腹、实心鬲足9块。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根据陶片鉴定为商代遗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