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址”、“遗迹”、“遗存”、“遗物”

 20090501cf 2022-05-31 发布于河北

昨日,本报在A14版刊登了《正在修建的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沿线发现13处商周遗址》一文,王先生打进纠错热线询问:文中同时出现“遗址”和“遗存”两个词,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对此,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梅华全介绍说,在考古中,有“遗址”、“遗迹”、“遗存”、“遗物”四个不同的概念。

  遗址从狭义上说是指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广义上说就是古代人类活动过的地方,比如福建的昙石山遗址等。遗址是一个大的范围,有一定区域性,能够体现这个区域的古代人类文明情况。

  遗迹是指古代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宫殿、住宅、寺庙、作坊、矿井、都市、城堡、坟墓等建筑和设施,经过岁月侵蚀后遗留下的痕迹就是遗迹。

  遗存是指在遗址中留下的一些可见的、不可搬动的实物,比如断壁残垣、古墓葬、窖穴等。举例说,在一个建筑遗址上,如果地上有分布规则的坑洞,其土色与周围有所不同,那可以推测是过去柱洞的遗迹。如果在坑洞中有残存的一部分柱子,那就是柱子的遗存。因此,遗迹和遗存的区别在于,一个说的是“留下的痕迹”,一个则说的是“存留的实物”。

  遗物,人们常说的出土文物、出水文物,如陶器、石器等就是遗物,遗物是可以搬动的。

  □锄报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