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设计题常犯的错误,你都搞定了嘛?

 米粒考研 2021-12-05

  

迈进12月,考研的压力就会莫名大很多。很多小伙伴对自己很失望,觉得现在实验设计还写不好。

别担心,最后的一个月仍有很大的提分空间,关键是迈出安全区,让自己遇见问题,从问题中汲取教训、总结答题经验。 我们复盘了第一期【实验设计横行营】1000名同学的实验设计,总结了55%的同学会犯的错误,分享给突破实验设计的你。(为保证第二期的学习效果,已做案例替换)


纯实验设计类

如果你遇到了纯实验设计题,多半老师会给你来一道多因素实验设计题,学姐建议你谨慎答题,小手一抖,10分溜走!常犯的错误如下:


1. 自变量找不全或把两个自变量混在一起要程度:★★★★★

案例:IQ和EQ哪个更能预测成功(北大347,2015)


以下答案:

----------------------------------------------------------

多数同学的答案:自变量一(智商,情商)

参考答案:

自变量一:智商(高,低)

操作定义为,选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大四毕业生300名,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量,将分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前27%高低分组,后27%为低分组。

自变量二:情商(高,低)

操作定义为,选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大四毕业生300名,用巴昂情商测验,将分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前27%高低分组,后27%为低分组。

----------------------------------------------------------

这道题目相对是比较难的,很多同学拿到题目甚至无法写出自变量的名称,更难下好操作定义,而正是缺少这种题目的练习和积累,才让你与他人拉开了分数的差距。 答纯实验设计题,研究方法板块是最重要的板块,而自变量及其操作定义更是重中之重!自变量选错,实验设计的类型、统计方法的选择等一系列就都错了,整个实验设计你或许只能拿5分。


2.统计方法和实验设计不对应

重要程度:★★★★

学员案例:实验设计类型:二因素被试间设计

统计方法: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以下答案:

----------------------------------------------------------

参考答案:

实验设计类型:2*2的被试间设计

统计方法:二因素完全随机方差分析

----------------------------------------------------------

学员判断的实验设计类型是相对准确的,但是统计方法记错了,就会被扣掉10分左右。在进行实验设计的练习中,需要做好实验-统计的对照总结,避免失误。

确定统计方法跟实验设计类型、自变量个数及水平、实验数据类型三个因素有关,给大家一个参考,先自己做个总结:

  (实验设计横行营课程资料)


实验设计+范式类

实验设计+范式类型题,可能会直接在题目中,要求你使用具体的范式进行实验设计;也可能考你一个注意或者记忆的实验,从题干中暗示你要用到实验范式。考察你对各类实验范式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范式的应用。1. 实验设计中,没有应用范式重要程度:★★★★★

案例:假设现在你要使用Eriken的侧翼范式对执行控制功能随着年龄的变化特点做一个研究,请你给出实验设计的方案,并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及其操作定义,以及额外变量的控制,实验流程、假设,可以使用的统计方法与对数据结果的预测。(中科院347,2017)

学生:侧翼范式……不知道呀

侧翼范式:

Eriksen 侧翼效应指的是当被试判断居中的目标刺激时,他对目标的反应在双侧的干扰刺激与目标刺激指向相反的反应时,要逊于他对双侧的干扰刺激与目标刺激相同的反应。

原理:在空间探索和辨别任务中,当目标刺激呈现的空间位置与正确的反应键位置一致的时候,反应时明显小于它们他们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对出现在右侧的刺激,按左键反应时明显慢于按右键的反应)。这种空间维度的刺激-反应的同侧化效应被称为刺激反应一致性效应。

实验流程:

屏幕中央先呈现一个“+ ”作为注视点,持续1000 毫秒,随后呈现目标刺激,即中央箭头和左右两侧各两个侧翼箭头。中央箭头的朝向可能与两侧箭头的朝向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被试对中央箭头的朝向进行判断,忽视两侧箭头的朝向,要求反应既快又准。一致和不一致试次数量各半,随机呈现。

从题目中,我们不难看到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是经典范式里最重要的部分。

范式的数量多,不好记,按照重要程度:记忆>注意>学习>动机>情绪>思维>感知觉。

因为每个学校的参考书不同,书中差异最大的就是实验范式,要做好对实验范式的总结。


实验设计+材料类

实验设计+材料类的题目,变化比较多,有可能直接给你一个有问题的实验设计,让你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阐述;也可能跟统计做结合,给你一个方差分析的表格;或者给你一个文献,要你从文献中提炼信息。

这可以说是一个更综合的题目,常见问题有:


1. 审题不细,答非所问。重要程度:★★★★

材料问题:你是否认可研究者的结论?如果不认可,你认为还需要再设置怎样的实验条件才可以用来验证这个实验假设?

部分同学作答:不认可,我认为还需要设置以下实验条件,才可以用来验证这个实验假设。

1.实验设计内容:2*2多因素混合设计

2.自变量……

答题建议:这道题考察的是你对于实验条件的分析,而不是让你写出整个实验设计。可以从实验假设开始分析,明确需要添加的实验条件,指出之前实验中遗漏的问题,论证你所添加实验条件的结论。

实验和材料结合,不止考你能否完整的写出一个实验设计,还会设置不同的小问题,考你对实验设计的理解。所以审题非常重要,要想清楚出题人在考你什么。


2. 没做好实验设计与统计结合的准备。重要程度:★★★★

案例:

1. (2)请用条形图或柱形图来表示可能得到的结果。(南京大学学术,2016)

2.……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其中一个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1,15) = 20.598,p<0.001;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3)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和下图,说明所能得到的实验结论。(312,2016)

  

3.三组被试对三种不同颜色的判断实验设计,根据表格给出的内容回答问题。

  

(1)该实验设计属于那种实验类型

(2)该实验设计一共有几个水平?

(3)计算并写出表格中(1?)(2?)(3?)(4?)四个空格的值(请写在答题卡中)

(4)该实验使用的是哪种统计分析方法?

(5)该实验结果最终结果差异显著情况?(苏大347,2016)

答题建议:

这类题难点在于题型变化比较多,第一次遇到容易懵,要抓住3大重点:

1.掌握好统计结果图表的几种形式(文献里的三线表、条形图、柱形图),能看、能画、能分析。

2.掌握好统计方法里的主要计算公式。

3.做好实验-统计的对照总结

如果在练习中,遇到实验设计+文献这样的材料题,这有一个学习技巧:一般这类题,都是老师选取已发表的文献,你可以利用知网检索到原文献,就可以很清晰的还原出整个实验设计的全貌,在还原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如何提取关键信息。

--------------------END--------------------

我是专注心理学考研的学姐,以上是我的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