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认真的了解清华的艺术嘛 你知道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吗?
快来和我一起探索吧! 先来看看营造中华展厅。我最感兴趣的是建筑艺术。这是佛光寺的模型。佛光寺是唐代的建筑。可能是,我国保留的最早的古建筑。


竹简上的经典,展品做工之精致,以前很少见到的。  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对“清华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展示,并展出约250件“清华简”仿制品。

竹简内容介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成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艺术学科与理、工、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种完美融合科学与艺术的理念,在最受人们关注的“对话达·芬奇”中便有体现。60幅来源于意大利米兰昂布罗休图书馆的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手稿真迹首次亮相中国,这是有史以来达·芬奇的真迹在境外最大规模的一次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维斯皮诺临摹的《最后的晚餐》,此件作品是被称作与壁画原作最为相似的一件摹本。 本人孤陋寡闻,只知道《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作品和建筑师的身份。参观艺术博物馆后,没想到他还是雕刻家、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就连爱因斯坦也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最有意思的是,他设计的桥梁,居然在五百年后真的建成了!!! 在“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中,130余位著名清华学人的亲笔手札首次集体亮相,包括王国维赠给朱自清的蓼园二绝句条幅、梁启超致孔昭焱的信笺、陈寅恪悼念王国维先生的挽联等。虽是只言片语,或者是家长里短的嘱咐、或者是一些议论、或者是为别人写的挽联,方寸之间,可见写作者当时之心迹,亦可窥看当时之年代背景。

以下是清华的人文大师 






这是清华的数学家,是不是清华的各科人才都有啊!


这是清华的织绣作品 



这是展厅内各类展示品

清代的瓷器展示 
这个牡丹吸杯是不是很有趣 
徐悲鸿的“马”可比真马贵多了 
齐白石的乌鸦也是价值连城

要展示的东西太多了,清华真是一个文理艺术交融的综合性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