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唐诗人雍陶,用诗歌谱写诗意人生,为唐诗画上了一道绚丽的晚霞

 小天使_ag 2021-12-06

说起唐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盛唐诗人们,他们以非凡的才情和技艺开启了一场诗歌的盛宴,他们的诗歌给人们带来了盛唐气象。

晚唐诗坛,虽然是唐诗的终结篇章,但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以具有鲜明时代色彩、个性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为灿烂的“一代文学”唐诗涂抹上了最后一道绚丽的晚霞。

像杜牧、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等诗人,他们集毕生精力于诗歌艺术的探求,创造出了独具个性的诗境诗风。在晚唐诗坛,还有一位诗人,却以诗歌谱写了诗意的人生,他就是雍陶。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少年时代的雍陶勤奋好学,才情并茂,致力于诗赋的创作。在那个以“学而优则仕”的年代里,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登科成为莘莘学子的梦想和追求,雍陶也不例外。

太和八年,朝廷以诗赋取士,唐文宗亲自出题,诏岁取登第者三十人,宁缺毋滥。也就是说,这次拟定录取的人数只有三十人,后来只有二十五人达到录取标准。

雍陶凭借着一流的文学功底和诗艺,在考场上挥洒自如,他的卷面表现可圈可点,得到了众考官一致的认可,在金榜题名的二十五人中,就有雍陶的名字,从此开启了他的仕途之旅。

雍陶还是一位热衷于教育的人,他后来凭借着学术方面的成就,当上了国子监博士,专门讲授《毛诗》。国子监是唐代官方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博士就是工作在国子监的高级教员,相当于现在重点院校的学院院长。中唐著名诗人、文学家韩愈就曾担任过国子监博士一职。

雍陶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所以桃李满园。工作之余,雍陶也不忘文学与诗歌创作,美好的生活当然少不了诗和远方的伴随,雍陶正是一位追寻诗和远方的、有着浪漫情怀的诗人。

雍陶诗名远扬,很多诗人慕名前来与他切磋诗艺,当时的一些顶流诗人也加入了他的朋友圈,如王建、贾岛、姚合、章孝标等著名诗人,都会为雍陶新发布的诗歌点赞、转发、评论。雍陶本人对自己的诗歌也是很满意的,以为自己的诗歌可以媲美南朝著名诗人谢朓和柳恽了。

雍陶后来到简州出任刺史,简州城外有一座“情尽桥”,为何叫情尽桥呢?原来当地人在送别亲友时,情尽桥正好在临水处,人们往往在这里与亲友挥手告别。有一回,雍陶送友人路过这桥,随从提醒雍陶送到这里就行了。雍陶不明其故,随从说这里是“情尽桥”,并说了当地送别的习俗。

雍陶听后,深感遗憾,他认为人们的情感难以穷尽,怎么会出现感情穷尽的事呢?于是,他叫人拿来笔墨,在桥柱上题写了“折柳桥”三字,并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诗中的“折柳”是送别之意,诗人认为送别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是情感的延续,而桥上的“情尽”二字一下子就打破了送别亲友的情感和氛围,这两个字甚至有些无情。雍陶将情尽桥改为折柳桥,既贴合了折柳送别的传统文化寓意,又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雍陶这首诗传出去后,它很快便成为脍炙人口、蜚声诗坛的佳作了。后来人们在临别时,即使那些不在折柳桥分别的,也往往会吟咏雍陶这首诗,以表达深刻的离别之意。

雍陶重情重义,温柔宽厚的一面在这首诗中也得到了体现。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不足以体现雍陶作为诗人的诗意人生。

雍陶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厚实的诗艺给带来了无数的荣耀。案牍劳形之余,他会去拜会诗友,切磋文艺,在文人的会客厅里,他们品鉴着一首首诗歌,交流着诗歌技艺,直到夕阳将余晖洒在窗户上。

带着满身的夕阳,他会和朋友漫步在郊外的小道上,在景色宜人的乡间小道上寻味生活,体验美好。有时他们会看那春日的片片飞絮,看那秋日的阵阵红叶,听身边那流过桥洞的水声,诗人沉浸在溪流与群山中,感受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惬意与诗意。

与其说雍陶的生活是“天高地阔,欲往观之”,还不如说世界那么大,诗人只是想去看看。有一次他来到朋友韦处士的家中做客,探讨之余,他们携手同游,雍陶写下了一首《韦处士郊居》的诗: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朋友的庭院满是飘飞飘落的红叶,将深秋庭院装点得色彩绚丽、纹饰斑斓,极富诗情画境。所以,诗人以“诗境”二字赞叹庭院的诗情画意,堪称飞来之笔。

朋友在居室室内弹琴,那清冷的琴声在庭院台阶间缭绕回旋,从琴声流荡之间,不时地从暗处传出泉水滴答的声响,琴声有暗泉的泉水滴答声响陪伴,汇成自然美妙的音韵和旋律。琴声有暗泉相伴,暗示出朋友以自然天籁为知音的自得其乐的清高。

朋友的庭院外临近一条溪流,那溪流从群山之间穿过,水面上飘浮着如烟似雾的氤氲水气,更烘衬出朋友居所的清幽、雅洁,特别是“寒玉”意象更具隐喻意味,似乎映射出朋友的人格与精神。全诗一句一景,借境写人,见境知人,读来如身临其境,耐人寻味。

与其说这是对朋友诗意生活的描摹,还不如说是雍陶内心所向往的诗意生活。世间繁事,至简以得,不属于你的会自动脱落。而你所想要的,不过就是你所拥有的美好事物之物、所深爱的人,想要真正回归的,不过是内心真实的自己。

抛开世事的纷繁,追寻心中诗意的栖居地,总会看见,那个幸福的自己,已活成了你想要的样子,那是与生活亲密接触,与自我相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意人生。

探访、追寻生活中的美好,体验、品味生活中的诗意,似乎成为了诗人雍陶生活的常态。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雍陶的足迹又来到了郊外,他此行是去拜访另一个朋友,但诗人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他想一睹朋友刚在郊外修建的别墅。

这次郊外之旅,留给诗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不是朋友的别墅有多豪华,而是他在郊外感受到了骀荡的春风,并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枳壳花,于是他将自己的足迹与体会写成一首诗《城西访友人别墅》。

至于诗人最后有没有看到朋友的别墅,诗歌中并没有表露出来,这反倒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隽永的诗意。读来让人回味无穷。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诗呢,话不多说,先来看雍陶的这首《城西访友人别墅》: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这首如同随笔散文一样清新的小诗,开篇句“澧水桥西小路斜”,大意是说: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一直向远方延伸。

这一句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从城旁流过,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上。澧水,与湘江、资江、沅江,并称为湖南省四大河流。

诗句中的“斜”字,可谓是点睛之笔,从这个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澧水的描写是从视觉方面入手的。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澧水,既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垂直的线条;它与直线比,变化活动的天地大,更富灵动度。

这里稍微补充一点诗歌技艺方面的常识。当然,诗人创作时,“斜”字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诗歌的音韵美、视觉美、意境美都会被激发出来。

如林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一个“斜”字,描摹了梅花随清水倒映的曲折虬枝,这不仅是线条的美;联系疏影、清浅、暗香、黄昏的特定环境多么淡雅、静净、高贵;不就流露出一种随和、宁静、淡定、高雅的人格吗?这意境与情境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再如白居易的《杭州春望》呈现了春天西湖的主要景点,写足了春意。最后一联:“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诗人的妙笔写了杭州著名景点断桥向西南通过湖中往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比喻为“裙腰一道斜”,这就把西湖比作了少女,斜字活灵活现地表现了波动湖水背景下白堤如舞动少女那迷人的裙腰,可谓妩媚而飘逸。可以说,白居易笔下的斜字,别具一格,读起来有动人心扉的艺术效果。

反观雍陶诗句中的“斜”字,诗人以“澧水桥西小路斜”这样的角度写一条河流,为人们提供了比较的空间,易触发人们的想象空间:乡间的小路相对于河水和桥是“斜”的,画面的线条呈现出立体感,景物的描写也更丰富了,也更具有诗情画意了。

在诗人雍陶眼中,连眼前的河流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他是该有多么地热爱生活,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可以成为诗人信手拈来的素材,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可以成为诗人“愿君多采撷”的灵感源泉。

眼前的景物让诗人留恋不已,以至于太阳升得很高了还没有走到朋友的家里。所以诗人说“日高犹未到君家”,这一句紧承上句,表现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连同他不辞劳顿、步履不停地在乡间小路上流连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

其实人生何尝 不像一场旅行啊,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认真、细致地呵护旅途中的心灵,让心灵去旅行!这样的人生不正是诗意生活的写照吗?

没有人会总是用追赶的脚步,如果累了,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也许,它比你想象的要好。诗人或许忘了他此行的目的,他要去拜访朋友,还有一睹朋友家的别墅的风貌,是什么延缓了诗人的足迹呢?当然是沿途的风景以及他看风景的心情。

诗人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赏沿途的风光,而是静下心来细细寻味。当诗人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甚至额头上渗出一些细密的汗珠的时候,他才意识到此行的目的,于是他加快了脚步,“犹未”二字,把他想与朋友会面的急切心情精准地刻画了出来。

当诗人来到朋友的居所附近时,他发现乡村的门巷几乎一模一样,他都分辨不出来哪一个门巷才是朋友的居所。“多相似”,并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表明了诗人并不知道朋友家的确切位置。

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以及找不到朋友家的别墅时焦急与茫然无措的神情。

就在诗人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那是怒放的生命。

枳树花,又叫枳壳花。它的花瓣丰腴,色呈洁白,春天开白色肥厚的花朵,犹如点点繁星缀满枝头,花开之后,香味甚浓,常招来蜂蝶飞舞。清代诗人丁澎在《减字木兰花》中这样描写了美丽的枳壳花:“百花洲里。盈盈小阁春如许。何必烟霞。风弄庭前枳壳花。”

枳树花的花瓣凋零后,枳树会结出扁圆的果实,橘黄如金。入冬之后,枳树的果实变为橙黄色,美观别致。这些橙黄色的果实到了翌年夏天就又转为绿色,继续生长,入冬又复转为橙黄色,可数年不凋落,老果宿存,新果续生,几代果实同挂,所以也被人们称作“代代花”。

不着别墅一字, 却可在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以及诗人对于别墅主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那么诗中难道真的丝毫没有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吗?当然不是,只是没有直接出现而已,诗人对此是巧妙地运用了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

其实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乡村生活情趣的画面中,不是也多少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吗?而且,在这投影之中,谁能说诗句没有包蕴诗人对别墅主人恬淡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呢?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自己诗意人生的一种肯定呢?

其他诗人的访友诗作,或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或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雍陶的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 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出来,而是采用随笔的样式,写出了春郊访友的感受。

雍陶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描写了郊外春色特有的美。诗歌本身就像诗中写到的枳壳花一样,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雍陶的这首小诗,读来如临其境,诗意美不胜收,引人入胜,不失为一篇风姿绰约、别具一格的精品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