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水长天之大黑山(节选自散文集-经修改)

 梅屿堂 2021-12-06

大黑山素有“辽南第一名山”之美誉,大黑山的美就在于它的地势险峻,令登山爱好者乐此不疲。夏天无风的日子,山上开满了鲜花,三五人相约,快乐在于登上山顶,站在卑沙城的城墙上,面对着青山,张开双臂大声的呼喊,山脚下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从大黑山的入口处爬山,右边是上山的路。半山腰的左边,是金州八景之一的朝阳古刹。在陡坡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气力。路边一片葱郁的绿树中有几株碧桃在顾盼,错落有致,相映成趣。葱心绿的橡树生长在了悬崖边上,昂首而立。在玉皇殿左边的墙上,有道教的简介,包括它的起源和鼎盛时期的状况。右边是一山观两海,一边是渤海静静的流淌,一边是黄海呼啸而至。向下远眺,看见整整齐齐的建筑,像微缩景观。有同事说,大约是关门寨。抬起头来望着天空,蓝蓝的。山很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一层层的堆叠。

国庆节这天我和老公从古时山城入口关门寨峡谷出发。大黑山的山城坐落于百丈峭壁之上,三面悬空。关门寨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峡谷形成于8亿年前的海滩环境,为石英岩结构。石英岩,一般是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

唯一的一条石阶直接走向凤凰谷景区,大黑山园区面积共11.35公里,包括关门寨,滴水壶,卑沙城三个景群。唯一的一条石阶直接走向凤凰谷景区,挺拔的悬崖峭壁给人一种难见天日的感觉,砂岩石柱形态各异,妙趣横生。鹞子口上一鹰难求,围谷地貌三面是悬崖,一面向山脚开口,似一圈椅状。“棋盘格”裂隙把石头分割成了近东西向和南北向相互垂直的棋盘格状。

滴水壶,传说中是当年卑沙城驻军的水源,水量大时满谷云烟。据说唐王李世民东征时喝到此水赞不绝口:“此泉水胜过朕壶中玉浆”,名字由此而来。史书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张亮将军率水师由山东登蓬莱渡渤海成功攻克卑沙城,俘虏八千人,薛仁贵为第一任都护。我走到了这里,回头观望,似乎窥到历史的尘烟滚滚,想象着关门寨前一位白袍小将,手里一杆亮银枪,骑着枣红马,后面是“唐”字旌旗迎风招展,何等的威风。

我看着直上直下的台阶,眩晕了。据从山上下来的人说,台阶共有四百级。旁边是悬崖峭壁,飞流直上。我和老公两个人手挽着手往山顶上眺望,在悬崖上感觉到了什么是“生死相依”。另有一块巨石悬空,两侧各有一块石头,大小不等。中间仅容一人通过,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的耳畔传来了当年的厮杀声。

在唐王殿里老公求了一炷香去敬财神,问我去不去。我说:“你自己去吧,你有我就有。”,心里窃笑,我可是一直期待着寄生虫的生活呢。我听见他在敬香时说:“大姑娘口无遮拦,莫怪。”我们好不容易走上了点将台,正面就是玉皇殿了。两侧是牵着马匹的将领的雕塑。一侧围栏上挂着锁头,我倚在栏杆上向远处望去。烟波浩渺,海天一色。在这里即可观黄海日出,又可观渤海日落,一山观两海,转不完的人世沧桑。

卑沙城,古时的交通要路。建于东晋末年,由高句丽人所筑,周长5公里。面向大海,背倚青山。在《山城夕照》中曾有人用优美的诗句这样描述它:“迤逦照斜阳,关山转莽苍,会当凌堞顶,极目海天长。”。卑沙城山城是辽南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典型代表。勤劳而充满智慧的高句丽人就地取材,用石头吹响了战争的号角。

在涌泉壁前,崖壁前的涓涓细流似一道水幕,我看着水一滴滴流进瓶子,没有一丝杂质。我迫不及待的品尝着泉水的滋味,入口清凉甘冽。历时三个小时,我和老公从关门寨走了出来。身后似乎想起沉重的关门声,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大黑山深厚的底蕴。唐王李世民在不断扩展疆土的同时,也让这座山城成就了一段辉煌。

慢慢的走下坡路,坐在青石上休息。秋千架上,微眯着双眼,荡去喧嚣,让心静下来。“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虽然没有小女儿家的娇羞,不论何种女人,只要荡着秋千,衣袂翩然,她在外人的眼中就是极富美感的。好似灵动飘逸的蝴蝶,犹如一位踏着晨露的仙子。

大黑山是有灵魂的,围谷地貌使得它在古时候的防御轻而易举,使金州古城固若金汤,可保一方平安。它又是有灵性的,滴水泉处叮咚叮咚,日夜不停的流淌着水滴,滋养着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马儿茁壮,百姓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