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xrj5857 2021-12-06

写在前面:

这本《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是一本不太容易读懂的书。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把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讲述出来,与大家分享的原因。

这本书极其重要,这是我在2021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也是过去10年里我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我已经把它列入我留给女儿的“人生必读书单”里。所以,我强烈推荐给大家,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本书,读这本书。

为了把这本书讲得通俗易懂,并且精准地传达作者的深度思想,我整整读了3遍,并做了超过1万字的读书笔记(笔记中有很多我的个人心得)。

这篇文章就是建立在我1万余字的读书笔记之上的,这篇文章的体量也超过了10000字,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长文,读完肯定会花费你的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的时间。但我认为,用这些时间来换取世界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舒马赫“毕生追求”的作品,是非常值得的。

也就是说,你只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舒马赫思想的精髓,以及我——一位诚挚的作者——十余天的辛勤劳动成果。

衷心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喜欢上这本书,并带给你前所未有的启示。


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舒马赫的《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也是越读时间“2021年度推荐”系列的第二本书。

作者舒马赫是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在去世前5天,他把这本书的手稿交给了他的女儿,并告诉女儿:“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

这本书也是对史蒂芬·柯维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之一(另外一本是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一本好书,就是可以传递思想,解答人的困惑,给人启示,这本书这三者都做到了。

那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呢?

用一句话说,这本书是目前我所知道的最可靠的一份“人生指南”,它可以指引我们每个人绘制一张看清真实世界的认知地图。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认知地图”。这个关键词在本书的开篇就讲到了,我读完之后感觉豁然开朗,就好像之前我一直走在一条黑暗的死胡同里,一直被动地看世界,父母和学校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现在我突然发现,我之前看世界的方式竟然都错了!

这就像舒马赫自身的经历一样。有一次,他去列宁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当时他人生地不熟,他想弄清自己的位置。于是就打开地图查看,当时他眼前是几座宏伟的教堂,但他根本在地图上找不到这些教堂。后来一位翻译告诉他,他们根本不在地图上标注教堂。舒马赫就更疑惑了,因为他在地图上分明找到了一座教堂,这时翻译解释道,因为那是一家博物馆,而不是还在使用的教堂。

通过这件事儿,再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经历,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明明摆在我们眼前的好东西,在人家给我们的“地图”上,却统统找不到。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就是这样吗,那些没有标注的“非正统”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根本不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更遑论艺术和所谓的超自然现象了。即使偶尔提及超常现象,大多数人也只是把它们说成是迷信或者心智不健全的标志。

若干个世纪前,我们掀翻了神学霸权主义,而在之后的近三个世纪里,我们都处于更加咄咄逼人的“科学霸权主义”当中,其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让人一定程度的迷惑和无所适从。

现在,我们把科学的价值抬得高高的,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很多人,却因为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而把很多未经科学验证的事实作为对立面,反对和贬斥。

最典型的就是现代主义理论之父笛卡儿,他认为“那些寻找通向真理捷径的人,不应该为任何无法与数学和几何学的论证相媲美的对象劳神”,并且坚称“我们永远都不该信服未经我们的理性证实的事物”。

就是说,笛卡儿等人认为,只有可以被验证的,被证实的那些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或者说是可信的,而那些无法证实的事物,根本不可信,而且我们也没有比较浪费时间在这些事物上。

但大家想一下,我们看不见的事物,比如生命本身,比如思想和感受,比如我们中医讲的“气”,这些都是不可见的啊,但这些都不存在吗?

所以有些人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法国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雅克·马利丹,他认为,笛卡儿哲学的依据指向了机械论。

其实不仅仅是笛卡儿,几乎每一位现代哲学家都是认为自己是从绝对事物出发,也就是他们只相信能证明的事物,而全盘否定尚未证明的事物。

这导致了非常可怕的现象:就是我们能看到的,都是被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确定的事,都是被设置好的。而更广大的“看不见”的世界,根本就不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这是不是有点儿像《楚门的世界》?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如果不觉醒的话,其实都是楚门。如果我们没有心智的觉醒,那么我们的一生可能都活在楚门的世界里,无法出来。

这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好像打开了“天眼”一样,感觉好像我走出了楚门的那个巨大的摄影棚,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一样。哇,这种感觉真是欣喜若狂。

那要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撕掉蒙在我们脸上的面纱,看到真实的世界呢?

舒马赫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看世界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次,就是借助地图。只有我们拥有了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我们的人生旅途才有可能做到没有盲点。

这本书,其实就是舒马赫为我们绘制的一张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最真实的样子的地图,这张地图中包含了四个最为醒目的地标:

第一座地标是世界的四种存在层次;

第二座地标是两种“契合”;

第三座地标是四种认知领域;

第四座地标是人生的两大问题。

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点亮认知地图的四大地标。我认为这四大地标,可以开启让我们看到多维世界的“天眼”。

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座地标:世界的四种存在层次

我们所生活的自然世界,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组成了一条巨大的“存在之链”。它们也被称作四“界”,也就是无机物、植物、动物和人。

这条存在之链,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由最高向最低延伸(也就是从人到无机物),也可以理解为它是由最低向最高延伸(即无机物到人)。

我先给大家介绍这四种存在层次之间的区别,再讲解理解这四种存在层次,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有什么作用。

为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四种存在层次的区别,我们可以引用舒马赫列出的四个非常简单的公式。

这个公式是由以下几个字母表示的:

x:生命(某种待观察研究,暂时无法解释的东西)

m:物质/无机物

y:意识

z:自我意识

那么,组合起来表示四“界”就可以写成:

人=m+x+y+z(即生命+物质+意识+自我意识)

动物=m+x+y(即生命+物质+意识)

植物=m+x(即生命+物质)

无机物=m(即物质)

大家是不是一眼就看出这四种存在层次的区别了?

在四大层次中,无机物仅仅是物质;

植物是在物质基础上有了生命;

动物呢是在物质、生命的基础上,有了意识;

而人,是包含了生命、物质、意识和自我意识四个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人以外的其他动物,都没有“自我意识”。这应该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而且,只有我们人类是可以感觉到自我意识、意识以及生命的减少和完全消失的,但是要把生命赋予无生命的物质,或者把意识赋予植物,把自我意识的能力赋予有意识的动物,我们还做不到。

区分人和动物的自我意识,是一种无可限量的潜力,这种能力不但能让人成其为人,更能为他赋予成为超人的可能性,甚至是成为超人的条件。

四大存在层次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它揭示了一条真理,就是“更高等”意味着“更内在”“更深入”“更私密”。

但是,一种东西越是“内在”,就越不容易看到。生命、意识、自我意识这些能力,全都是不可见的,但谁能够否认,它们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呢?

从完全可见的无机物,到很大程度上看不见的人,这一进步意味着,超乎人类智商的存在层次可能是我们的感官完全无法感受到的,正如末端等级——无机物的层次,是完全可见的一样。

这就揭示了一条真理:我们只能理解我们能够做到的事,对我们根本做不到的事,无从理解,也根本理解不了。

但是,我们人类能不能突破这个存在层次的限制呢?也许能。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努力尝试,他们通过崇拜、敬畏、惊奇、赞赏和模仿,让自己有所进步。正如舒马赫所说的:“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潜力,也许就能超越以前取得的成就。”

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人类“真正地”活着,因为只有人拥有生命的“三维”,也就是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动物只有两维:生命和意识;而植物呢,根本毫无意识,就和几何中的点一样缺少存在感。

说到这里,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个存在之链是不是会延伸到比人更高的位置?我个人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人类该怎么去意识到它的存在,及其高明之处呢?宗教是否是一种启示?

这是我第一次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宗教,或者是一些所谓的神秘现象。

这个问题目前是无解的,这只是我读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

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座地标:两种“契合”

什么是“契合”?

契合就是认知者的理解必须与有待认知的对象相契合。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借用古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的一句话来理解,他说:“眼睛若不先变得像太阳,就绝不会看到太阳;灵魂若不先变得美丽,就绝不会看到至高无上的美。”

契合的真理肯定了这一点:没有恰当的感觉器官,就什么都感知不到;没有恰当的理解器官,就什么都理解不了。

我们刚才讲到了四种存在层次,在理解四大层次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契合。

我们人是一个复杂体,既拥有可见的肉体,又拥有生命、意识、自我意识这种看不见的神秘能力。我们肉体的五种感官,能够与最低等的无生命物质相“契合”,但它们给出的也无非是大量感官资料而已,我们还需要另外一种能力,就是去感知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模式、规律、旋律、美等等。舒马赫把这种看不见的感官,称为“智能感官”。

肉体感官是被动的,它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头脑控制的。而智能感官,是运转着的心灵。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肉体感官差别并不大,但人的心智在强弱和广度上,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比如贝多芬,大家都知道,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音乐才能都远超于常人,甚至超越了他耳聋之前。这说明什么?说明音乐或者说作曲这种能力并不是依靠听觉存在的,而是依靠心智。

这也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无法理解或者欣赏音乐作品了,并不是因为他们听力不佳,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心灵的契合。

所以,当我们去看世界的时候,不能只用眼睛去看,还要运用我们的心智。但是,由于人的心智不一样,所以有些人“看”得到,有些人“看”不到;或者说有些人是契合的,有些人是不契合的。

咱们中国古人常说:天人合一。外部世界通过某种方式与我们的内心世界相互对应。

所以,只有通过“心”(而非脑),我们才能理解更高层次的智慧,看到肉体感官看不到的事物。

自笛卡儿以来,我们倾向于相信,我们完全是通过以头部为中心的思考得知自身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但每个手工艺人都知道,他的认知能力不仅包括头脑的思考,还包括身体的智能。比如他的指尖知道的事,他的思维一无所知。正如帕斯卡所说:“心有其种种理由,而理性对这些理由一无所知。”

契合这一真理启示我们:限制运用多种识别手段,难免会让现实变得狭隘和贫瘠。

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座地标:四种认知领域

这本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现代的科学研究,其实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局限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就是科学研究的仪器,这些仪器只能去检测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事物,也就是那些存在层次比较低级的物质。

那如果我们想去“看到”或者说想要去了理解更高层次的存在,需要怎么做呢?也就是说,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获得完整的世界图景呢?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现实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我”,另一部分是其他的一切,就是包括你在内的这个世界。

除此之外呢,还存在一种两重性:有些事是看得到的,有些事是看不到的。这就是外在体验和内在体验。

我们越是沿着存在的巨链网上看,就越会发现,内在体验比外在体验更重要。但是我们却很难用日常感官去观察内在体验。

上面我说的这两组对子:“我”和“世界”;“外表”和“内在体验”,他们可以变成四种组合:

(1)我——内在(我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

(2)世界(你)内在(其他存在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

(3)我——外在(我在其他存在的眼里,是什么样的)

(4)世界(你)外在(我所看到的周遭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四种认知领域,每一种都和我们息息相关。但我们能直接接触到的只有两种,就是(1)“我——内在”和(4)“世界(你)外在”,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直接看到世界(你)的外部表象,但我们却不知道成为你是何种滋味(2),也无法得知我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的(3)。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观察、了解其他事物的内部发生了什么(2),以及我作为观察对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3)呢?

舒马赫提出的这个问题,简直太好了!他不仅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且想到了清晰的工具,让我们可以看到一清二楚的图景。

这个工具,就是我们这部分要讲的“四种认知领域”

第一种认知领域就是认识你自己。

舒马赫对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思考得极其深入。

他说自我意识和注意力密切相关。当我们的注意力十分投入的时候,我们的活动就像一台机器一样,好像并不是我们自己在做事,但这件事儿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比如欧内斯特·伍德在他的书里写了这么一件事儿:

“我认识一个人,他常常授课,他所讲授的课题需要全神贯注的思考。他告诉我,他掌握了在授课时将自我从思绪中完全排除的本领,那就是彻底地忘我。他在精神上审视着自己讲授的课题,仿佛在循着一张地图前进,他的思绪走到哪儿,嘴里的话就跟着说到哪儿。他告诉我,在授课期间,他会有那么一两次意识到自身的状态,当他最终坐下来的时候,他会惊讶地发现,竟是自己讲了这么一堂课。并且他什么都记得。”

这种现象,就好像是一个编排好程序的机器一样的人,执行了之前设计好的程序。而他本人,也就是编排程序的人,反而排不上什么用场了,甚至在精神上,他都可以不再发挥作用。

这种情况好像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

那么,我们能不能随心所欲地引导我们的注意力,并且能够按照我们的心意,让注意力尽可能停留在那儿?

答案是:我们不能。拥有完全自主和自我意识的时刻十分罕见。

我们想要控制注意力,就必须要保持清醒。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注意力停留在哪儿,它在做些什么。

如果我们没有保持注意力清醒,就显然没有自我意识,所以这时候我们就算不上是完完整整的人,而是像动物那样,无助地按照不受控制的内驱力或外在冲动来行事。

那我们要怎样做到“清醒”呢?

很多传统智慧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比如佛教的“正觉”,正觉可以让我们的心从贪欲、憎恨和妄想中解脱出来。

用佛祖的话说就是:“在所见当中唯有所见,在所听当中唯有所听,在所感之中唯有所感,在所思当中唯有所思。”

如今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宗教,真的觉得宗教其实是一种智慧。

讲到这里,我们再反观第一种认知领域——自我的认知。我们发现,如果你没有自我意识,就和机器没有什么区别,你的行为依据就很可能是偶然、下意识获得的“程序”。

但是,一旦他觉醒了,谁都无法再给他编排程序了,他就会自己给自己编排程序。

作者在这里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他说这就好比计算机编程人员和计算机。后者运行良好,意识不到前者的存在。也就是说意识意识不到自我意识的存在。

这一点,我们现代科学也有所证实。享年84岁、享誉全球的神经学家和脑外科医生怀尔德·彭菲尔德博士在他的遗作《心灵之谜》中得出结论说:“心灵似乎完全独立于大脑,就如同编程人员独立于他的计算机一样,不论他处于某些特定目的,对那台计算机的成功有多么依赖。”

所以,想要觉醒,就要脱离计算机,变成编程人员,用自我意识超越意识。只有将注意力从可见之物中间收回,将它交托给不可见之物,把自我从感官和思维能力的舒服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这种“觉醒”。

完成了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进入第二种认知领域——认识其他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巨大的关系网里,在这个关系网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靠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来建立或毁坏的,一旦这些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多少金钱、名望和权力都无法弥补。

那么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什么呢?就取决于我们对其他人的理解能力,以及其他人对我们的理解能力。

很多人可能会想,那只要我们善于沟通就可以了,但沟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一个人想表达想法,到对方接收到你的信息,再到对方去理解这些信息,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变量。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获得更好的认知,从而更加理解我们身边的人的心理想法呢?

作者从传统教义中得到了一个启示,他总结到:“你对其他存在的理解,其限度不会超出你对自己的理解限度。”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把别人的内在生命当回事儿,首先要把我们自己的内在生命当回事儿。这也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提倡的“推己及人”。也就是让我们换位思考,把我们自己置于和对方相同的情境之下,让我真正看清发生的事,并且去理解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另一个人的情绪或感受的唯一方法,就是模仿他的姿态、手势和面部表情。婴儿不就是通过模仿母亲的姿势和面部动作,来理解母亲的情绪吗?

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面我们介绍第三种认知领域:认识他人眼中的我

健全的自我认知包含两个部分:了解我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一种领域)和了解别人对我的认知(第三种领域)。

如果我们总是抱着“我以为”“我觉得”这样的心态,从来不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或者审视自己,那就会形成一种对自我认知的错觉。因为你对自己的认识是极其片面的。

有哲学家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在没有人看的时候,树还在不在?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看来觉得有点儿可笑,但如果你没有读这本书,或许不觉得可笑,而是觉得这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过去,我们很多人和这位哲学家一样,迷失在第一种领域里,没能抵达第三种领域。

第三种领域,也就是了解“别人对我的认知”,需要不掺杂任何意愿的客观观察。也就是,我们必须客观看待自己,像别人那样看待我们自己。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人死了,来到了下一个世界,他遇见了很多人,其中有些是他认识和喜欢的,有些是他认识和厌恶的。但还有一个人是他不认识,也无法忍受的。那个人的一切都让他反感。他还觉得自己能够看透那人的想法、感受和所有的秘密,甚至还能看透他的全部生活。他问别人,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们回答说:“那是我们这儿的镜子,它很特别,跟你那个世界的镜子不一样。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这个故事听起来,真的有点儿让人毛骨悚然。幸亏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镜子。因为这个镜子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或许超过了我们的承受程度。

不过,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你在把自己放到别人的位置上时,请把自己也放到他的视野,你会看到他是如何看待你,听取你,对你的日常行为抱有任何观感。你会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你自己。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叫做“照相”。就是趁有事发生,而我们又没有意识到自身状态的时候,捕捉自己的真实状态。

尼克尔博士写了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他说:“如果你通过长期的自我观察,给自己照了一本相册的好照片,那你不必怎么费神,就会从你自己身上看出,你反感别人的地方,在你身上同样存在,这是你就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了,你就能意识到,你从自己身上发现的这些问题,他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心里也有他自己的难题,就像你一样。……越是少一些妄自尊大,你就越善于从外部进行思考,你就会越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

此刻我们再回头看,你有没有发现:对于第一种领域的研究可能会提高人的自负感,而第三种领域的平衡性研究则会让人领悟自己的渺小。

通过对第三种领域的研究,我们得以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化的存在;我们并非独自生活,而是与他人生活在一起。他人犹如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我们自我设想的面貌。

所以,我们借以获得这种认知的最佳方法,就是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需要、困惑和难处,做到设身处地。

基督教被告知要“爱人如己”,孔子也提到过要“仁者爱人”,两者极其相似。当一个人爱自己的时候,施爱者和被爱者都是他,两者之间没有任何隔阂。但是,当他爱别人的时候,他那小小的自我往往会拦在中间。那么“爱人如己”或者“仁者爱人”所提倡的,其实就是让你去爱,不要让自我介入其中。这就意味着你要达到无私的完美境界,把自私自利之心全面消除。

正如同情心是在第二种认知领域学习的先决条件一样,无私也是在第三种领域学习的先决条件。

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我们谈一谈第四种认知领域:认识这个世界

在第四种认知领域,决定性问题是:我真正观察到了什么。

作者认为,第四种领域,是各种行为主义的真正领地:只有能被严密观察到的行为,才是值得注意的。所以,科学家们基本上都在这个领域里忙碌着,许多人相信,这里是可以获得真正认知的唯一领域。

还记得我们开头说的笛卡儿吗,笛卡儿这一派的人都在这个领域奋斗。我们讲到现在这个阶段,大家才有可能真正意识到,现代科学的局限性。

现在我们把第二种领域和第四种领域进行对比,会发现,在第二种领域里,我们对高等领域了解得最多,对无生命物质了解得最少。而在第四种领域里,情况刚好相反:我们对无生命物质了解得最多,对人了解得最少。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物理学、化学、天文学被公认为是最成熟的学科,也是最成功的学科;而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成熟度都与前者相差甚远,因为这些学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现象也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研究对象越是成熟,对它进行研究的学科就越不成熟。

用我们在第一部分中讲的公式最容易理解这个结论:

物理学可以写成m,而人可以写成m+x+y+z。

所以,物理学只和“m”(物质)打交道,而人却复杂多了。

可以说,物理学等科学哲学大多数是指示性科学,这一类科学只和自然界了无生气的一面打交道。因此所有的科学验证,也只能存在于指示性学科里。

相对于的另外一类,比如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这一类,则是描述性科学,它们难以捉摸、无法衡量,甚至有自己的意志,这也是成熟的标志。

在这一部分讨论中,作者对“进化论”提出了反对的观点,他说:“进化论声称要单用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来解释一切,它是19实际唯物论的功利主义最为极端的产物。”

他甚至认为,我们人类,也并非是偶然的产物。

这个观点最初来自于怀尔德·彭菲尔德博士,以及支持这一结论的耶鲁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授哈罗德·萨克斯顿·伯尔。

伯尔教授和合作者发现:“人以及所有生命形态都是由电动力场安排和控制的,这些动力场可以被精确地测量和绘制出来。……生命场给出的是纯电子的有力证据,证明人并非偶然的产物。相反,人是宇宙固有的组成部分,嵌入宇宙强大的场域中,服从其不可更改的规律,是宇宙的命运和目的的参与者。

哇,看到这个观点我有点儿感觉“惊呆了”。

好了,以上就是四种认知领域的主要内容。

我们了解这四种认知领域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四种认知领域中的一种或几种得不到开发,或是一个领域的开发手段和方法只适用于另一个领域时,认知的统一性就会遭到破坏。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审视自己还是看世界,都会有失偏颇。

我认为,这一部分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本文的前两部分即“世界是分层的”和“契合”都只是让大家理解这一部分的铺垫。

10000字长文深度解读《解惑》:掌握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座地标:人生的两大问题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论述了一个重要的议题,而这个议题是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

作者把我们人生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汇聚性问题,另一类就是发散性问题。

汇聚性问题,就是指那些不涉及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所有问题,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几何与数学等领域。

那些有所谓标准答案的问题都属于汇聚性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符合世界的规律,它们大多指向的是无生命的自然界这一层次。

这一类问题固然是有价值的,但是,一个汇聚性问题一旦解决完了,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了。可以说,人就是这一类问题的主宰者。

与之相对的还有另外一类问题,就是“发散性问题”。

什么是发散性问题呢?就是我们处理更高层次的问题时所需要的。在发散性问题领域,我们会看到一对对的矛盾普遍存在,这正是生命的标志:成长与衰朽,自由与秩序,等等。正是这些矛盾使问题趋于发散。

比如“最佳的教育方案是什么?”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一个定论,因为教育问题是不断发展的,不会停滞不前。

这两类问题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是否能被彻底解决。

直达今天,我听到“彻底解决”这四个字的时候,还有种快感。但被彻底解决的问题,其实都是被消灭的问题,也就是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已经完全消逝后的事物。这一类问题都是汇聚性问题所关注的。

发散性的问题永远不可能被消灭,因为它们不能靠建立“正确的公式”这样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它们可以被超越。

几乎所有发散性问题,都是建立在一对对的矛盾基础上的。而我们的逻辑思维,或者说我们的大脑,总是想为矛盾的一方单独效力,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局限性,而且,我们自己往往对此毫无察觉。

作者在这里写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生就是一连串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并且必须以某种方式来解决的发散性问题。只靠逻辑和推论的理性很难驾驭它们。”所以,发散性问题“充当了一种拉伸器具,用以培养完整的人,这意味着它们发展的是人超越逻辑的能力。”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世界还有救吗?”

这显然是对笛卡儿主义之后的世界发出的一声呐喊。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对科学充满期待与幻想,这没有错,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睁开另一只眼睛,去了解、理解和欣赏更加高级的“生命层次”。

我们不应该被困在“科学”的圈子里,因为它仅仅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加广阔的看不见的世界,等待我们去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