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遇见三山 2020-11-06

“人,即使完全成熟,

显然也不是一件成品,

但其中一些无疑比另一些“完成”度更高。”

——E.F.舒马赫

作者简介:E.F.舒马赫(1911-1977),英国知名经济学者和企业家,曾与凯恩斯和J.K.加尔布雷思共事,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先知“。他出任过英国驻德管制委员会的经济顾问,在1950至1970年间担任英国国家煤炭局的局长,也是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技术概念的创始人,曾担任斯科特·巴德公司的总裁。

中文名翻译抓眼球,如果英文直译“迷途指津”,也许更符合该书作者临终前把此书交给女儿说“我人生之旅源于此”的心境?

备课时读到的书,老规矩,凡觉得有所收益,就老老实实摘抄印象深刻的段落,就当再看一遍——有些习惯养成真的很麻烦,改不了。

序言:

人生是一种选择

——影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一生的书

从舒马赫的这部作品中,我学到了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使生命更有意义。舒马赫在书中描述了四种生活状态。最高的水平体现在驾驭自我意识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意识到的事物。这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禀赋。人类并不是自己所有经历的简单相加;人类可以对这些经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反思,并基于这些意识做出选择。 

人的内在才智和创造力是对生活中挑战的最好回答。

他们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与他们共同生活和工作的人也负有责任。 

让学生们背负学习的责任真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在自控能力上不断跃上新台阶,这不仅体现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表现为参与更多的锻炼、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有意识地生活等方面。 

第一章  在思维的地图上

如果我把自己的头脑仅仅局限在我认为无可质疑的知识范畴里,那么我的确降低了犯错误的风险,但同时我也提高了这一风险——遗漏掉人生中最微妙、最重要、最有益的事物。

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圣托马斯.阿奎纳教导说“从最崇高的事物中可能获取的最微妙的知识,,也比从低微的事物中获取的最确凿的知识更可取”。

整幅人生地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都是用功利主义色彩绘制的。

我们必须反对的,不是科学家专业化,而是科学家泛专业化。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三山:听到最多的就是学员说“我知道我不要什么”,但大多数人说不出“我要什么”)

人永远无法确切、始终如一地说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无法“确定什么能使他真正幸福?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他得做到无所不知才行。”

人的幸福就是往高处走,发展自己最高的能力,获得与更高等或至高无上的事物有关的知识,如果可能的话,从中“看到上帝”。如果他往低处走,只发展自己与动物都具备的低等能力,那他就会大为不幸,乃至绝望。

现代人想要的,也无非是超越“当前生活整体状态”,希望变富,不断提高出行速度、登月和太空旅行,来实现这一目标。

人有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对他和其他动物来说都很常见——享乐的欲望:人对这种欲望的追求,主要手段是过一种耽于享受的生活,缺少与无节制和放纵相称的克制。而在这一图景中,有胜过感官愉悦的最完美的愉悦,因为心智要高于感官,因为胜过所有感官之乐、令我们感到我们喜悦的善,更加深透持久,还因为这种愉悦不含有任何的悲伤、烦恼和忧虑…….

——圣托马斯.阿奎纳

第二章 世界的四大层次

本体论意义上的不连续,就是存在层次的跃迁。

凡是我们可以摧毁却无法制造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神圣的。

世界是按照四个层次存在的,分别是 

  1.无机物(石头、土壤等),可以写作m 

  2.植物(可以简单认为是m加上生命,生命写作x)=m+x 

  3.动物(可以简单认为是植物加上意识,意识写作y)=m+x+y 

  4.人(可以简单认为是动物加上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写作z)=m+x+y+z 

   

   

  当然,更启发性的表达方法如下: 

  1.人,写作M 

  2.动物,写作M-z(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就是动物) 

  3.植物,写作M-z-y(没有意识的动物就是植物) 

  4.无机物,写作M-z-y-z(失去生命的植物,就变成了无机物) 

   

   

  关于物质的科学 

  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处理的是最低层次无机物,即M-z-y-z。包括大型物质,地球、星体的运动,细胞的构成,小到原子、电子的规律,这方面的研究现代科学无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关于植物的科学 

  植物与物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有了生命。 

  当代"生命科学",很少研究生命本身,而是研究生命的载体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生命呢? 

  进化论说无机物慢慢进化,形成了有机物;再慢慢进化,形成了有生命的植物。生命是化学物质的简单排列和叠加? 

   

  关于动物的科学 

  动物与植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了意识。会痛、会悲伤、会高兴,会思考。 

  而对于意识的研究,看看我们又在研究什么? 

  我们研究人生气时产生了什么化学物质,它们中含有毒素;请问化学物质是意识吗? 

  我们对意识本身的研究在哪里?

 当人们把动物说成是“动物机器”是,他们很快就开始照此对待它们,当人们把人看成裸猿时,所有通向滥施兽行的门都打开了。

    

  关于人的科学 

  而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也叫反省。 

  在300年以前各种文明都经常会去研究它,而现代科学直接把这些研究成果一概否定认为不值得研究。 

  幸好现在有了一门所谓的心理学,据说研究的是这个。 

  可是,它们研究的深度、广度、可信度,还不远远如佛教、儒家、基督教等等之前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家也承认这一点。 

  

 人(物质加上生命加上自我意识)=m+x+y+z 

这四项要素组成了一个越来越珍贵和脆弱的序列,物质m无法被摧毁,杀人意味着剥夺他的xy\z,但无生命的物质会保留下来“回归”大地“,与无生命的物质相比,生命极其珍贵又脆弱,与生命的无处不在和顽强相比,意识十分珍贵和脆弱,而自我意识呢?更是最宝贵的能力,珍贵和脆弱都达到了极致,是人的最高成就,又难以长久保存,这一刻还存在,很可能在下一刻就消逝了,在所有的时代——除了现代,对自我意识z要素的研究一直是人类最为关注的,如此脆弱短暂的东西,要如何研究?

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类是”真正地“存在着,因为只有他拥有生命的”三维“,意识和自我意识。

第3章 心智模式的进程

自我意识给人增添了另一种行动的缘由——意志,这种本领可以让人在没有生理冲动、没有有形刺激、没有推动力额情况下作出行动。

只有在人运用自我意识的能力时,他才处于人的层次,自由的层次。

可以制定自由的目标,他的内心有可能成为力量的源泉,从而使自由的力量胜过必然性的力量。

心理的整合同化从诞生之初就没有保证,是人始终要背负的一项重任。作为生物系统人无法分割,在精神层面,整合同化远非完美,不过人可以通过自我意识大大改善,他的精神整合程度往往不尽如人意,觉得自己只是不同人格的拙劣组合而已,这些人格每个都以”我“自居。

整合同化意味着建立起内心的和谐统一,建立起力量与自由之源,以便让自己的存在不再是单纯依赖外力推动的客体,让自己成为主体,依据自己的”内心“行事,作用于外界。

最高等的生命,就是拥有理智的生命,因为理智能够反思自身并能理解自身,但拥有理智的生命也有程度差别,因为人的头脑尽管能够认识自身,但他最初却是从认知之外走向认知的,因为人若是抛开想象就无法理解事物……

更高等总是意味和暗示更内在,更深入,更私密;而更低等总是意味和暗示更外在,更浅薄和私密程度更低。

一样东西越是内在”,就越不容易看到。

最低的层次,时间只在持续多久上有意义。对拥有意识的生灵而言,时间是能够体验到的,但这种体验仅限于现在,除非通过记忆把过去变成现在,并且通过预见把未来变成现在。

存在层次越高,现在的范围也就越广,所涵盖的,对于低等存在层次而言的过去和现在也就越多,在可想而知的最高存在层次,有着”永恒的现在“。

在人的层次,没有什么清晰可辨的界限或上限。

要恰如其分的做人,就必须超越人的层次。

第四章 头脑和心智

贝多芬的音乐才能,甚至在他耳聋的时候与我都有天壤之别,而这一差别不在听觉在心智,有人不能理解和欣赏某一音乐作品,并不是因为他们耳聋,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心灵的契合,听觉所接受的不过是一连串音符而已,音乐是靠智力来体会的。

人们常说”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他们忘了,事实所说的话,只有在被人听到并理解之后,才是真实的,事实与推论,感知与解释之间的区别看似很容易区分,其实很难。

看和计算这种基本能力正常人都有,而高端能力,比如需要察觉和领会现实的微妙之处的那些能力,则少之又少。

我们能看到一切,唯独看不到我们看东西的眼睛。

第5章 理解的科学与操纵的科学

没有对”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善恶?“以及”什么是人的绝对权利和义务?“这类问题的持续研究,文明就必然会深深地陷入痛苦、绝望和欠缺自由的境地,人们会渐渐失去健康和幸福,不论他们的生活标准有多高,或者他们延长人们寿命的”健康服务“有多么成功,为题在于,”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

将科学的努力系统地局限于世界最外在最物质化的方面,让这个世界显得如此空虚没有意义,就连那些看出”理解的科学“价值和必要性的人,也失去了请教”人类智慧传统“并从中受益的勇气和意向。

信仰没有被当作引导智力理解更高层次的向导,反而被看作是反对和排斥智力,信仰本身遭到了排斥,这样一来,所有的回头路被堵死了。

人们的努力变得越发狂躁,而没有解决或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尽管财富在增长,但人的状况却每况愈下。

在最高的层次,是"理解的知识",一般也称为智慧;在最低的层次,是"操作的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现代科学。 

  在决定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这样方向性、目标性、根本性的问题时,需要的是理解的知识,需要的是智慧; 

  在物质世界中如何有效地展开活动,达成目标,则需要"操作的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现代科学来帮忙。 

   

  现代科学可以解决方法问题,但不能解决方向问题。 

  所以,现代科学对如何获得幸福无能为力。

近三百年来的不均衡发展,使西方人变成了手段上的富人,目的上的穷人。他的知识结构失去了顶端的头部,他的意志陷于瘫痪,因为他失去了分辨价值高低的基础。

人的最高价值在这样的时候才能体现:他主张某件事本身就是好的,无需用更高的善来为其证明。

亚伯拉罕.马斯洛:追求科学往往是一种防御,首先是一种逃避焦虑不安的保险哲学,安全体系,复杂方式,在极端情况下,还会是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一种自我遁世。

第6章 四种认知领域——第一种领域:认识你自己

1、在我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2、在其他存在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3、我在其他存在的眼里是什么样的?

4、其他存在在我眼里是什么样的?

简化为:

1、我有何感受?

2、你有何感受?

3、我看起来如何?

4、你看起来如何?

人并不是完备的,大自然只让他发展到了一定地步,然后就撇下他不管了,他要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手段继续发展下去,要么至死都像出生时一样,要么退化,失去发展能力。

人的进化将意味着某些内在品性和特质的发展,它们通常是不发达的,也无法自行发展。——p.d.乌斯宾斯基(1878-1947)

传统心理学将人视为尘世的朝圣者和旅人,他有可能登上救赎、启迪、解放的山顶,并没有被当作是必须矫治成正常的病人,而是被当作能够变得、也注定会变得非同寻常的正常人。

没有了自我意识,是完全无法对人的内心世界展开探索和研究的。

自我意识与注意力密切相关,或者说与引导注意力的能力密切相关。

我的注意力常常受制于外部力量,这些外部力量并不为我左右——声音、颜色等——注意力也受制于我的内在力量——恐惧、期待、担忧、兴趣等等。

有意引导注意力,与注意力被外界被动地俘获,其间的区别正如有目的地做事与让事情自行发展一样,如同生活与被动生活一样。

当我们没有施加注意力或心不在焉时,是处于机械的部分,当注意力被观察对象或思考对象吸引并停留在那儿时,我们处于情感的部分,当注意力被我们的意志掌控,施加于对象之上时,我们处于智力的部分

——乌斯宾斯基《人可能发展的心理学》

人的敌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睡眠,而是注意力的票友、游荡、一成不变的活动,这种活动把人变得无力、悲惨、比完整的人逊色。

注意力只是原原本本记录观察到的事实,而没有用行为、言语或与其自我有关的精神投入比如好恶、评价或思考与之进行互动。

裸露的注意力凌驾于思考、分析、争辩和形成看法知识。

在人的理性开始运作之前,获取的是真正的不含杂质的素材。容易让素材掺入杂质的是什么?人的自我,对利益欲望的迷恋,或者说贪欲、憎恨和妄想,也就是贪嗔痴。

宗教被西方文明舍弃,西方文明对人的存在层次出现的真正的生活问题变得束手无策,在低层次上游刃有余,可是一遇到跟人有关的问题,就变得既无知又无能为力,在没有宗教权威的智慧和戒律的前提下,第一种认知领域处于被人忽视的境地,犹如长满野草的荒原。其中许多野草还有毒性,有益健康的植物也许有,对你偶尔才会碰上。

一旦他觉醒了,谁都无法给他编排程序了:他会给自己编排程序。

获得洞见的过程与获得认知的过程截然不同。

许多人看不出认知和洞见的差异,因此把四念处、瑜伽或祈祷的训练方法,视为某种迷信的胡言乱语,这样的看法只是表明缺乏了契合。

所有系统化的努力都会取得某种成果。

可以说,要觉醒就意味着脱离计算机,变成编程员,用自我意识超越意识。只有将注意力从可见之物中收回,将它交给不可见之物,把自我从感官和思维能力——两者都是奴仆而非主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这种“觉醒”

第7章 第二种领域——认识其他存在

存在层次越高,内在体验——或内在生命——就越重要。

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圣保罗。

我们的生活是靠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来建立或破坏的,如果这些人际关系都出了问题,多少财富、健康、名望和权力都弥补不了。

要拿邻人的内在生命当回事,就必然要拿我本人的内在生命当回事。

第8章  第三种认知领域——他人眼中的我

如果我能像别人那样看到我自己,我看到的自己会是什么样?这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我意识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禁令就没有什么意义。

第9章 第四种认知领域——认识这个世界

任何文明若是没有比舒适和苟活的功利主义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信念——宗教信念,都是不可能存续下去的。

寻求自知失败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因为他会误解别人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并且意识不到自己对自己做的许多事情。

第10章 更高层次的心智模式:解决人生两大问题

活着,首先就意味着解决问题。

教育,需要建立的不是纪律和顺从,而是自由——最大程度的自由。

你必须喜爱那些糟糕的小事:爱、移情、神秘参与、理解、同情——这些能力要比实施纪律方针或自由方针所需的能力更加高超。

人生就是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并且必须以某种方式来解决的一连串发散性问题。只靠逻辑和推论的理性很难驾驭他们,可以说,这些问题充当了一种拉伸器具,用以培养完整的人,这意味着它们发展的是人超越逻辑的能力。

如果艺术着眼于影响我们的感受,可称之为娱乐,如果影响我们的意愿,可称之为宣传。

哲学意味着本体论,神学,生活的地图,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的智慧。

《神曲》中但丁的位置太低,信仰无法接触到他。

真正的艺术是人的寻常品性和更高潜能之间的媒介。

艺术的真正作用是;使我心中生出/攀登的愿望/,让我们恢复原意,这是我们真正的愿望,但我们却总是一再忘记。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善恶?我要怎样做,才能让人生有价值?

但丁和莎士比亚超越了寻常的、精打细算的逻辑,将”好的“定义为能够通过发展我们的高超能力,帮助我们真正成其为人。这些高超能力取决于自我意识,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使人区别于动物的人性,什么是”好的“这个问题就会简化为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这样的幸福不是别的,充其量也只是舒适于刺激而已。

人,即使完全成熟,显然也不是一件成品,但其中一些无疑比另一些“完成”度更高。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为人类所独有的自我意识这一能力始终都处于萌芽状态,未能得到发展,很少得到激活,只是偶尔活跃片刻。这正是我们能够并且理应以三倍乃至十倍的努力培养的”天赋“,绝不应出于安全考虑,而将其深埋地下。

先辈们在谈到上帝时,心里想的是什么,能为我们的尘世生活赋予理性和意义的唯一发展方向。

我们的理解程度高低,取决于我们研究自我的超然、客观和认真的程度如何——既要研究我们的内在(第一领域),也要研究我们作为客观对象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第三领域)。指点我们如何获得这两类自我认知,就是所有传统宗教教义主要内容,但至少在西方过去一百年里,这方面完全是空白。所以我们才不能信任别人,所以人们才生活在不断的焦虑之中,所以尽管我们有那么多技术,沟通却变得越发困难。所以我们才需要组织更完善的福利救济,来弥补因自发的社会凝聚力日渐消失而出现的巨大裂缝。

圣人能与动物、飞鸟和花朵沟通,在”祛魅“的现代人眼里这一切不可思议,现代人对自我认知十分忽视,甚至连跟自己的妻子沟通都十分困难。

我们想要解决问题的焦虑,源于我们完全缺乏自知,由此形成了存在的痛苦。

要看清人的真实历程,并不困难:

1、认识社会和”传统“,接受外界”指引“,从中寻找短暂的幸福。

2、消化所获得的知识,过滤后分门别类,去芜取菁,这个过程称之为”个性化“,他开始自己做主。

3、完成前面两项之后,把自己、自己的好恶、先入为主的自我中心”看成是死的“,在这一点上做得多成功,就会多成功摆脱外界的指引,他不会在自作主张,他获得了自由。

我被要求爱人如己,但我根本不爱他(除非涉及情爱),除非我足够爱自己,并按照前面说的那样,开始这趟旅程。

积极耐心的让我的思想向着崇高的事物,向着超过我的存在层次不断延伸:对我来说,只有那里才有”善“。

结语:这个世界会好吗?

没有宗教,也就是没有了与比”日常生活“更高层次的全面联系,没有了那份心悦与痛苦、感受和满足、精巧和朴拙——没有宗教的现代实验已经失败了,一旦我们理解这一点,就知道我们”后现代“任务是什么了。

近期开课:

9月7日杭州开课,欢迎来课堂跟我一起聊聊心智模式。

报名:《深度沟通:自我教练》9.7杭州

9.15-9.16长沙《深度沟通:自我教练》

本次长沙开课应老学员相邀做企业内训,

旁听报名已满,谢谢。

今年下半年每月均安排时间回湘陪家人,

长沙境内如有企业培训需求可提前联系助理确认。

10月12-14《深度沟通之九型人格》

11.9-11.11深度沟通一阶段《自我教练》

12.7-12.9深度沟通二阶段《九型人格》

1.11-13深度沟通一阶段《自我教练》

咨询报名 

--------------

公众号文章内容喜马拉雅电台搜“遇见三山”收听。

《遇见三山》目录(2018.8)

合作&咨询13905812753 炜程

  微信:william2187968

推广&合作:用等待一朵花开的缓慢耐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