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12月6日,全长24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张吉怀高铁全线开通,张家界至怀化最快1小时10分可达。 “80年前,作家沈从文从北京到凤凰,需要20多天,现在乘高铁,将只需要8小时。”中国铁建四院张吉怀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朱江说。 张吉怀高铁是一条贯穿南北串联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黄金旅游通道”,也是一条承载厚重历史人文与绝美山水诗意的“最美高铁”,串起了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湘西州凤凰古城、猛洞河、矮寨大桥、芙蓉镇、德夯大峡谷等著名景点。 纵观张吉怀高铁全线,车站、隧道和桥梁基本都建在大山间、悬崖边、田野上,是名副其实的“云端高铁”。 这个历史人文与绝美山水诗意的“云端”高铁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湘西山区高铁设计是三维的 “如果说平原地区高铁是二维空间的话,那么湘西山区的高铁就是三维的。”朱江说,线路选线方面,既要避开生态敏感核心区,又要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减少工程安全风险。 张吉怀高铁全线新建桥梁162座、隧道118座,总长223.9公里,占线路全长90.7%。“隧道占了三分之二,是典型的地下高铁,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也是一个难点。”朱江说。 中国铁建四院负责全线的八座I级风险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技术手段,是隧道开挖之前的“侦察兵”。他们采用地质雷达等综合手段,探明提示溶洞准确率高达97%,为动态地调整隧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关键信息,为施工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整个施工期未发生施工事故。 一站一景,打造“云中楼阁” 张吉怀高铁沿线新建的5个高铁站均结合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做到一站一景,打造“云中楼阁”。 凤凰古城站,将凤凰起伏的群山、沱江边的吊脚楼、延绵的坡屋面等元素相结合,打造别有特色的建筑风格。车站候车厅整体以“灵秀山水,凤舞湘西”为主题,体现出地方特色。 吉首东站,是全线在建最大的车站,被誉为全国精品观摩站房。立面造型由四个巨型结构“玉树”撑起整体屋面,犹如四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冠拉连成荫,为过往旅客遮蔽风雨,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归属感,具有“玉树擎天,造福湘西”的寓意。 芙蓉镇站的设计遵循“依山造景,随势作画”的理念,凸显永顺土家吊脚楼的翘角之美,将山的意象融于建筑之中,以电影《芙蓉镇》作序,用“溪州之战”“茅古斯舞蹈”为引,逐步彰显出芙蓉镇3000年的悠久历史及建筑之美。 古丈西站,立面造型以当地地质奇观——红石林为主要元素,自然流畅的曲面幕墙和石笋林般的柱廊给旅客带来地域特征的空间体验。室内坡顶天花以灰色铝板结合白色铝条板构建,通过不同宽窄的铝条板组合出当地特色产品“古丈毛尖茶”造型,以此助推古丈文旅、特色产业发展。 5.5公里曲线绕避大鲵自然保护区 从规划之初,中国铁建四院的工程师们就提出生态优先、师法自然。对高铁沿线涉及各等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16处环境敏感地段进行全方位保护,在恢复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高铁线路两侧还栽种了许多绿色植物,沿途新打造了多个高铁生态景观。 在张家界境内,线路方案绕避了澧水一级水源保护区和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区等重点和敏感区域;为绕避大鲵自然保护区,设计过程中反复研究和优化,最终采用了一个约5.5公里曲线来绕避大鲵自然保护区,并可满足列车进入张家界西站的接轨方案。 在古丈西站正后方,是高46米的5级边坡。建设者在边坡上种植了黄色金森女贞、红色红叶石楠、绿色龟甲冬青等“三色系”植物进行搭配,远远望去色彩鲜明,美不胜收。这些植物不仅能够固定土壤,涵养水分,更成为古丈西站旅客候车时举目可见的最美风景线。 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由中国铁建二院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