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理念 新教法 打造一流的双语课堂教学

 黑错达布老 2021-12-06

新理念 新教法 打造一流的双语课堂教学

-------碌曲藏中理科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达布老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名校的诞生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越是粗劣的环境越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从湖北黄冈中学、江苏洋思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到今天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因这些名校的崛起,给了教育界流行的生源决定论、地域决定论、条件决定论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打击。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改革之前学校发展处于困窘之境,学生普遍厌学,生源流失现象严重,整体师资水平很差,教学质量低下,是典型的薄弱学校。他们都有着“面壁十年”到“一朝成名”的“传奇”经历。但是哪一个不是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的,没有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何在?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名校更是从何谈起?因此说,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一所学校命运的关键所在。要打造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我认为,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其次创新适合学生会学习的课堂教学,最后形成一种能不断更新的,而且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本人通过对几所名校课堂教学案例的浅薄学习,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课堂教学改革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我们对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有些偏差,大多数老师认为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甚至很多老师认为素质教育也好,新课程改革也好,不适合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只能搞形式,不能真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假课改。而如今的高考命题,都在从重视单纯考查知识向重视考查知识应用(重视能力)转变。因此,我们很难指望一个综合素质很低的学生考出一个高分,相反,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学生,自然能考出一个高分。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衡水中学的 “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目标,以及“三个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个要让”(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的要求)。这些都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找到或提出来的。并且都已实现和创造出了神话般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而我们以上安于现状的思想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轻视思想  不少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很肤浅,认为教育科研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点缀和修饰;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沉迷于过去的“时间加汗水”的模式,认为只要苦干加实干,就会上水平,出成绩。这些教师“匠”味十足,缺乏改革创新意识,过去怎么搞,现在仍然怎么办,教学模式单一,教法呆板,多年如一日,仅凭教学经验指导教学,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成绩,缺乏对教学的理性思考和深层探索,缺乏教育科研的意识。即使在学校领导的督促要求之下教研组搞一些教研活动也是搞形式,走过场,穷于应付,迫于压力。

2、畏难思想  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这部分教师把教育科研看得很神秘、很高深,认为这只是高级专家学者们该搞的,而自己没有搞科研的能力,也搞不出什么科研成果。分析其思想根源,一是自己不曾搞过,也没有看书和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习惯。对于未知的东西和未涉足的领域,人们总存有一种神秘感和畏惧感;二是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够;三是缺乏胆量和魄力,怕字当头,怕失败、怕丢丑。殊不知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一定的代价或付出,都需要一定的曲折和磨难。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当初搞初中语文教改,让学生自己批阅作文,三年中顶着重重压力,苦苦的求索,孜孜的研究,到中考成绩揭晓时,才得以证明自己教改思路的正确,才使社会认可。可以想象如果他没有充分的自信和超人的胆识,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他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也一定不会获得今天的成绩。

3、懒惰思想  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安于常规、满足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案依旧,教法依旧,分析其思想根源,就是懒惰思想在作怪,导致思维僵化,思想保守,反对改革。因为教育科研就是要打破常规,探求规律。进行任何的教学改革都有一定的风险,都要比按部就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更大的力气,费更多的心血。而最省劲、省心的办法就是守成依旧,昨天怎么做的,今天照样画瓢。因此,惰性思想是进行教育科研的首要思想障碍。要想使教育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首先应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打破人们封尘已久的思维惯性,克服懒惰思想,才能投身到教育科研的大潮之中。 面对此种状况,李金池校长曾说过:“搞素质教育不能等每个人都想明白了再去搞,等一年,影响一批孩子,等上十年,就会影响一代人。想明白的,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搞,想不明白的,学校就要把他们继续搞应试教育那一套的手脚捆起来,强行把他们拉到素质教育这条路上来,推着他们搞。”

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教师们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像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去设计,思想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而作品却是千姿百态的,具有不同的个性。因此说新课程改革真正进入课堂,就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二、创新适合学生会学习的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在“满堂灌”、“讲满堂”的教学过程中,创造了小部分优等生的同时创造了很多“陪读生”和 “后进生”。特别是我们双语类理科课堂教学,越往高年级,学生越怕学理科,最后只有几个,甚至只有一两个爱学的,剩下的都成了陪读者。老师在上面讲课,而有一部分学生在下面睡觉,老师讲的越多越细,睡觉的学生也就越多,下来课后抄袭作业的人数就越多。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偏激,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中。虽然我们的个别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正在逐步萌生。但是对于整体教师队伍而言,我们仍然落后于兄弟学校。我认为,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不难,我们大多数教师都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曾在学校里学计算机时,老师给我们讲很多计算机语言、程序等等,毕业之后连文件怎么保存都不会,你说我们学了个啥。给你一个电脑,让你每天由自己弄,不出半年你就知道的很多了。这说明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并且在动手的过程中勤于思考,才能学得更扎实、更牢固。日本的课堂教学也是废除老师满堂灌用启发式方法教学,也就是说日本的课堂教学也在改革。日本很地方的课也跟洋思的课堂有点像,也是先让学生学,而后老师再进行教。美国的课十分注意学生动手,他们的课就好像让学生去学手艺,如学木匠、学瓦匠跟师傅去学,师傅根本不讲课,一开始就让徒弟干,过上两三年什么都学会了。我曾学唐卡时也一样,我的师父们没有给我讲过课,而是让我跟着他们画,从最简单的填颜色到后来的画过度色,再到后来的勾勒。在这过程中师父偶尔会给予一些指点,但基本上在画的过程中全靠自己摸索,就如“佛像的比例”完全是看着样图自学的。同样热加学校的“辩论式”教学方法,全靠学生们自己辩论,内容的拓展空间是无限的,辩论效果不是输赢,而是相互取长补短各有所获,也有“兵教兵”意思。按吉美坚赞校长的话说“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知识最终要积累在脑海中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辩论式’教学方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直接记录在脑海中,而不是通过做作业等方式间接地记录在脑海中的”。

衡水中学化学教师王忠民老师说:“长期以来,教师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盛桃子的筐’。虽然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是'满载而归’——得到满满'一筐桃子’,但'摘桃子’的人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一个观众,甚至有时连观众都不是,仅仅是一个低着头默默听的听众,所需要做的就是发挥一个'筐’的作用——被动地接受。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这个'筐’变成人。”他设计的课堂策略是“过程为重,结论滞后”。结论是重要的,但仅仅停留在结论层面上的教学是肤浅的,是应试教育的常规做法,教学最重要的是获取结论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作为一个探究者,一个“摘桃子”的人,去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强调学生的动,强化思维加工和知识获取的过程,推迟结论呈现时间,那么,到最后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桃子”,更重要的是获取“桃子”的方法和成功体验。

   蔡林森校长在西峰作报告时说:“'让学生象考试那样紧张地学习’好处很多,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这就是素质教育。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学习态度特别好,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习惯各方面都提高了,任何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任何一个差生,只要让他们像考试那样去学习,都会不落后的。往往是老师讲课,学生们睡觉,这个很不好。第二,有利于把国家课程变成校本课程。通过学生学,通过学生练,老师知道哪些学生会了,哪些不会,不会的就作为校本课程来教,会了的就消化了。第三,有利于学生从实际中领悟理解知识。老师反复地讲是得不到这个效果的。第四,有利于提高质量。每堂课都像考试那样地学习,还怕中招、高考吗?第五,愉快。有人问我说,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如果每堂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地学习,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还能愉快吗?对于这一点,他举了个例子,记得小时候我们下象棋,紧张起来,舍不得去吃饭,家里人喊吃饭,头一次不让家里知道,还要下。家里人来了,把棋搞乱了,心里急得不得了。为什么?紧张,是最愉快的事!看长篇小说,紧张起来,顾不上睡觉。同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不高兴听,都睡觉了,那叫愉快吗?老师讲,学生不愿意听,趴在那里睡觉,老师 要骂他:“为什么不听?”他知道老师厉害,不得不听,那叫什么愉快呢?有的学生不愿意听,巴不得快点下课,那有什么愉快呢?相反,我们实践让学生学,紧张地看书,准备考试,考试是紧张,大家感到快乐就都紧张,老师没讲完,下课铃一响:'哎呀,都打下课铃了!’不干活,无聊,是愉快吗?有好多人认为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让孩子们听听音乐,看看图片,随随便便,要学就学,要睡便睡,要跑就跑,认为课就是这样上的。课堂是学习的地方,同学们学习属于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也要紧张,也要付出代价,不付出代价,不紧张,还有什么效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付出,一分成功”。总之,以“决战课堂”的思想,让学生做一切他们能够做的事。这才是新课改,这才是教会学生会学习的课堂教学。

三、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黄冈、洋思、衡水、杜郎口,这些地名在没有名校出现之前,根本就不为人们知晓。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穷”。是什么使它们从薄弱、落后的教育状态,一跃成为全国名校呢?细看这些学校的发展,他们都是从教学模式改革开始,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衡水中学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目标和“三转”、“五让”具体要求,洋思中学找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在杜郎口中学,所有的教室都没有讲台,三面是黑板,教室外面还有供学生使用的白板,课桌纵向六排,每两排课桌面对面摆放,学生相对而坐,一般十人左右为一小组,每班六组。课堂成了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个模式的设想来自于崔校长的一次听课,有一次,崔其升校长在课堂上听课,问一名学生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听讲?这个调皮的学生说:“老师讲的还不如我讲得好呢,有什么好听的?”他深受启发,就让学生试着自己讲,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此后,杜郎口中学进一步实行“10+35”的教学模式,同时废除讲台,一节课45分钟,老师只讲10分钟,学生自己学习35分钟。后来,这种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每学一个新内容都由预习、展示、反馈三部分组成。他们还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等也全部交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表现、主动积极的性格,取消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名学生的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正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课堂因多方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责任,体会到了学习进步后的成就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2、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是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3、“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

衡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努力追求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他们明确“五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确定“一至六常规”要求,即:

一个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两个对待,两个至少,两个五分钟----把每一节自习都当作考试来对待,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高考来对待,真正做到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时化;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面批面改;教师连续授课时间不超过5分钟,每节课末给学生留下5分钟思考总结的时间。

三个按时,三个转变---自习课按时到位辅导,按时布置作业,按时收缴作业;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提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媒体的理论。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者、操作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精,四注重----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要求教师上课一律不准拖堂,改变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过多过难的状况。

五必,五让----作业布置和检查要作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做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六个环节----备、讲、批、辅、考、评。要求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细致,认真,讲究效率和质量。

以上几所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各有特色,各有风姿,但我认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教改理念,那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环境、动手的机会、设想的空间、应用的时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和实践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我们重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格修养,有一位教育家提出了一个教育的函数:y=kx:因变量y表示教师的教育力,系数k表示教师的人格修为,自变量x表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等。这个函数式说明: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他们的教学效果成正比,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越强,教学质量就会越高,反之,教学成绩就会下降。因为,学生特别关注老师,感到老师正直、高尚、心底无私,热爱自己的事业,责任感强,他就佩服你、崇拜你。同样的话,你说出来,他愿意听,同样的课,你来讲,他就愿意学,就会产生很强的教育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老师这种人格的力量、这种精神层面的魅力,本身就是教育质量,本身就是升学率。

2008年11月2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