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一】云查房第五期·超高龄患者烧伤后的麻醉管理

 新用户9297xop8 2021-12-06
每周安排
Weekly Schedule
 周一Monday 
老年麻醉与围术期云查房 读书笔记 
周二Tuesday 
《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 读书笔记 
周三Wednesday
 国内麻醉最新指南更新 
周四Thursday
《临床麻醉与镇痛诊疗疑难危重讨论精粹》读书笔记 
周五Friday
经典高分文献阅读 
周六Saturday 
本周推荐观阅 
周日Sunday 
群内讨论热议 

感谢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

感谢中国老年学组 搭建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为了大家能更好的了解 学习 分析 病例

凌君整理了学习笔记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哦

看完整版病例请狂👇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https://m./#/meeting_notice_detail?meeting_id=48075

📒提供 陈凌君 

🎬排版 叮当丸子麻

关注临床问题

20202.5亿老年人(超过60岁即定义老年人)

2025年超过3亿步入老年人行列

2025-2030年超80岁的老年人超一亿

因此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是一个大的挑战

老 | 年 | 麻 | 醉 | 云 | 查 | 房|(五)

超高龄患者烧伤后的麻醉管理

病例报告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90岁。身高162cm,体重50kg,因“火焰烧伤全身多处,疼痛5天”入院。体格检查:HR 95bpm,BP 155/99mmHg,呼吸频率RR 22bpm,SpO2 90%辅助检查:pro-BNP 2124pg/ml;心电图:ST III抬高0.05mv,III、avF呈Qr型;心超:左室舒张迟缓,功能减低,射血分数EF 60%.入院诊断:双下肢火焰烧伤40% II-III度。拟行手术:全麻下行右下肢切痂、头部取皮植皮术。

SPRING

问题一:

烧伤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哪些?需要做哪些术前准备?(For烧伤科专家



重度烧伤病理改变:皮肤功能丧失;代谢率显著增加;心排血量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应激性溃疡;血液学变化。

特点:早期48小时液体渗出期,5-7天为液体回吸收期。早期血小板下降后逐步回升,结合白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补充血浆和蛋白,边漏边补。患者年龄大,属于特重度烧伤,创面深,单做一侧,缩短时间,减少出血。1%切痂范围出血80ml,10%切痂范围出血量约700-800ml。

术后管理:该90岁高龄患者行3小时手术,术毕是否拔管?其他部位压疮?平卧超过4h可引起额外损伤。躯干部位切痂手术无法上止血带,是否有更好的止血方案?切痂部位利用副肾纱布压迫止血,边切边止血。对于巨大面积的烧伤,损伤控制,分次手术区别处理,手术时间越长,打击越大。

围术期做好容量,感染,疼痛三方面的管理。

图一:烧伤患者早期病理生理改变

图二:烧伤患者高代谢高动力状态期的病理生理变化(48h后)

问题二:

术中出现因容量不足导致的血压低,在血制品未到位的情况下,大量输注羟乙基淀粉是否会导致出血增加?



与输注剂量以及分子大小有关。1-4代羟乙基淀粉,不同的分子量,不同的取代基对凝血影响不同。

羟乙基淀粉通过干扰降低vw因子浓度,干扰血管血小板因素而影响凝血功能,不适合感染性休克,高龄,毒血症患者。

明胶类好于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影响小,羟乙基淀粉少量应用可。

右旋糖酐对凝血影响大。30岁以后,每增长一岁,肾功能降低1%。

该患者90岁,肾功能减退60%,羟乙基淀粉不适用于该患者。

烧伤患者常常合并稀释性凝血病,我们可通过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及纤维蛋白原增强凝血活力,复查钙离子,做好容量复苏+凝血功能调控

问题三:

烧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评估要点有哪些?对于烧伤后期合并低钾血症的高龄患者,术前是否应该补钾至正常范围?



麻醉评估包括:循环功能;器官功能;手术方式;气道评估;术中预案以及预防并发症。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插管or气管切开。气道评估要点:评估有无吸入性烧伤及困难气道表现:①详细了解烧伤经过、烧伤部位;②吸入性烧伤早期征象:烧焦的鼻毛及口鼻腔粘膜;声嘶、喘鸣、痰中带有烟灰;咽后壁发红、喉水肿。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碳氧血红蛋白、纤支镜检查。

毋庸置疑,需要维持内环境稳定,尽量纠正至正常范围。需在监测尿量的情况下补充电解质。

图三:烧伤患者气道改变

问题四:

针对烧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麻醉关注点有哪些?围术期用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依托咪酯具有一定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及诱发高钾血症作用,是否可以安全用于烧伤患者?)



依托咪酯心血管抑制轻,长时间使用会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烧伤患者诱导期血压波动大,任何一种镇静药物都会造成血压抑制,可通过提前提升血压避免诱导期低血压。老年患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心率过快损害心肺协调性,具有潜在的心衰风险。患者目前属于烧伤病理进程中高代谢高动力状态,心率快要排除有无低血容量。术前由于病理应激,儿茶酚胺水平高,麻醉诱导交感抑制造成低血压。循环依靠一定的应激,依托咪酯可用于诱导,阿片类药物诱导期适当少用;可应用氯胺酮,保持交感兴奋,循环波动小。总体原则避免交感完全阻断,保持容量平衡,使用背景剂量缩血管药物维持。

问题五:

烧伤患者疼痛管理



烧伤疼痛点:入院早期阿片类药物杜冷丁止痛;创面处理期:包扎后不存在持续性疼痛感觉,换药刺激可引起疼痛。疼痛药使用阶段主要集中在:入院后手术前以及手术后镇痛泵联合地佐辛维持3-5天。换药痛无法做到很好的处理,老年患者和小儿换药疼痛控制不佳。

烧伤疼痛处理:多模式镇痛,神经阻滞范围较局限。静脉给药更及时。口服镇痛可。结合静脉和口服,按需给药。疼痛多为病人主观感受,个体化差异较大,做好全程无缝连接,整个治疗过程中减少疼痛。

问题六:

高龄烧伤患者输血指征



7g/dl以下需要,10g/dl以上不需要。7-10g/dl之间,根据年龄,重要脏器功能评估是否输血。老年患者维持在9-10g/dl。合并冠心病患者,提高血红蛋白。血色素过高会导致血液粘滞度增加,影响血流动力学。急性失血,建议维持在9-10g/dl。烧伤科医生建议输血要更加积极,10g/dl是底线,这样植皮才能存活,创面贴合,营养足够,白蛋白维持在30以上。年龄偏高,血色素高一点。7-10g/dl之间界定比较模糊,无明显指标量化。建议SpO2达到95%时的吸氧浓度超过50%加2,,年龄超过85岁加1,因此维持8+2+1=11g/dl的血色素可能更为合理,不要过低。

合并sepsis患者骨髓造血下降,需要考虑提高血红蛋白含量,至少要8g/d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