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国史话卅:在位第12年,桓公不停辗转于各会场,到底为哪般?

 金色年华554 2021-12-06

上一次,“闲叙”带各位来到周朝的南方,看了看智将斗廉巧退五国联军,并助楚国与贰、轸两国结盟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咱们不难发现楚武王看似将本国的发展重心转向了百濮之地,但他一点也没有放弃汉东一带的打算。在“老友”郧国对本国产生不满之时,果断用兵予以压制,还重新结交了两位“新友”,让楚国在汉东地区有了更稳固的立足点。而随着这次事件的落幕,咱们关于周桓王十九年(即鲁桓公十一年)的内容也就全部讲完了,也该开始新一年的故事了。

文章图片1

楚武王巩固汉东地区控制权的计划成功

新的一年咱们首先要讲些什么呢?自然是上篇“鲁国史话”遗留的一个内容,即鲁、宋两国正式结盟的相关事宜了。毕竟,在头一年,两个国家通过三次会面已经取得了对彼此的信任,也就差订立盟约这最后一步了。

可是,看上去鲁、宋之间只需走一走流程,举行一次盟会就好了。但“闲叙”却发现,鲁桓公似乎并不太重视与宋人间的结盟,而是将精力分散在了多达5场的盟会或会面上。仿佛姬允正在谋划着什么大事,逼着自己成为了一个大忙人,不停地辗转于各大会场。那鲁桓公为什么要参加这么多场会议呢?他到底有什么目的,又在谋划着什么呢?既然有了疑问,咱们还是先了解一下这5场的盟会或会面,看看鲁桓公都在跟谁进行交流,或许会发现点什么。

文章图片2

这一年,鲁人忙着奔波于各个会场

第1场盟会召开于鲁桓公十二年的夏六月,并不像咱们想象的那样,是鲁、宋两国借着头一年的热度,加紧进行的会盟。反倒是鲁桓公自己找来了杞侯和莒子,让两位国君到本国的曲池碰个面(“曲池”在《公羊传》中记作“殴蛇”,但两种写法古音是相通的,所以为一地)。您们说说看,鲁桓公如此不着急去召开与宋人的盟会,显然说明他不那么重视宋国。可姬允为何要先跟杞侯、莒子办场盟会呢?《左传》对此做出了解释,乃“平杞、莒也”,就是说鲁桓公在撮合两个国家修好。(《左传》写作“杞侯”,另外两传写作“纪侯”,但是纪国与莒国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怨可平,所以还是“杞侯”更准确一些)

文章图片3

第1场盟会地点“曲池”的位置示意图

然而,撮合杞、莒两家修好,固然是一件善事,也能让鲁国有恩于两国,从而使得本国的后方变得安稳一些。可史书中并未记录两国有新的战事发生,且杞国为了躲避莒国,已经迁徙到了离莒国较远的淳于邑一带。说明两国的仇怨都是旧恨,并无新仇,怎么看也不如鲁、宋两国结盟更重要。因此,《左传》只是把这次盟会的具体事项做了记录,并未解释清楚鲁桓公的目的是什么,还需咱们稍后再挖掘

第2场盟会召开于同年的秋七月,可算是咱们一直等着的鲁、宋两国的会盟了(会盟地点《春秋》记为“谷丘”,乃宋地。《左传》写作“句渎之丘”)。但是,这样一场只是把此前两国没有完成的仪式办完的盟会,居然也出了点“意外”。当然了,这个“意外”并不是盟会没有办成,也不是有人捣乱,而是两国的结盟居然演变成了三国盟会,也是奇哉怪也了。更令大家想不到的是,这第三个加入盟会的国家乃是与鲁、宋两国都没有什么交集的南燕国,并且他们派来参会的人还仅仅是一位大夫。真不知鲁桓公在作何打算,看来也得稍后细品了。

文章图片4

第2场盟会地点“谷丘”的位置示意图

鲁桓公参加的第3、4场会议是两次会面,“闲叙”想放在一起来讲。它们分别召开于当年的秋八月和冬十一月,会面的双方都是鲁桓公与宋庄公,会面的地点一次在虚(《公羊传》记为“郯”),另一次在龟,均为宋地。或许是鲁桓公没能及时与宋国完成结盟,心里有些愧疚,所以要跟宋公解释一下吧。但双方既然已经有了“谷丘之盟”,姬允有必要如此殷勤地两次赶往宋国做解释吗?显然这不是鲁侯与宋公两次会面的原因。具体为了什么,《左传》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左传》记载,鲁桓公之所以继会盟之后,又跟宋庄公约了两次会面,是因为他有一项提议需要宋公给出答复。而这个提议嘛,就是想帮宋国与郑国讲和,足见姬允还是真操心。可是,鲁桓公给出了这样友善的提议,宋公却没有领情,即使姬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宋冯,得到的回复还是“宋公辞平”。无奈之下,鲁桓公便有了接下来的这场盟会。

文章图片5

《左传》中鲁侯欲撮合宋、郑修平的记载

第5场盟会召开于鲁侯、宋公龟邑会面之后不久。鲁桓公见宋庄公一直不肯接受与郑修好的提议,便自己主动去会见刚刚夺得君位的郑厉公了。而这一次见面效果真是显著,两个国家一扫之前的旧怨,在郑地武父举行了结盟仪式。想想也是,被鲁桓公得罪过的郑庄公和郑昭公都不在位了,郑厉公作为兄长姬忽的竞争对手,会拉拢一下鲁侯也是情有可原了。

好了,5场盟会或会面在下已经给各位介绍完了,您们从中有没有看出什么门道来呢?会不会被这5场会议搞得有些晕头转向了呢?的确,“闲叙”此前也对鲁桓公的行为感到莫名其妙,搞不懂他为什么会在这一年中如此的积极。当在下沉下心来,仔细琢磨了一下参会各国的关系网后,答案或许真被鄙人找到了

大家先随我去看看第1场盟会好似是鲁桓公在帮杞、莒两国修好,但在鄙人看来,鲁桓公的主要目的是要讨好杞国。而他之所以会对杞侯示好,跟此前咱们讲过的,杞国已经投奔了齐国有关。予以为,正是由于此时的杞国乃是齐国的附庸,可以帮助鲁国与齐国牵线,助力两个产生裂痕的国家重修旧好,才让鲁桓公表现得如此殷勤。

文章图片6

鲁桓公想通过杞国来与齐国修好

第2场盟会中的南燕国,也是咱们之前文章提到过的,曾帮助卫国解围,还跟着卫人一起攻打过郑国的盟友鲁桓公会在与宋人的盟会上,想到邀请南燕国代表到场,理应不是在帮宋人牵线搭桥,只能是他自己想与南燕国产生交集。一旦鲁、南燕两国有了友好往来,通过他们的关系,又可以弥合鲁国与卫国之间的鸿沟,这才是姬允的真实目的。

之后与宋国的多次会面,则是鲁桓公整个计划的最后一步了。即以帮助郑、宋两国重修旧好为契机,向郑厉公抛出橄榄枝,来让鲁、郑两国和好如初。只可惜,宋公并没有按照鲁侯的想法接受提议,让鲁桓公只得在没有“见面礼”的情况下去会见郑伯。所幸,结局还是好的,郑厉公同意与鲁国修好,让两国重新结了盟。

文章图片7

宋庄公拒绝与郑国修平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鲁桓公积极参与5场盟会或会面的真实目的了吧?很明显姬允他仍然忌惮郑、齐、卫联盟的威力,担心鲁国继续与之为敌,早晚会引火烧身。不如趁郑庄公、郑昭公这两个关键性人物先后离位的时间点,借机回归“铁三角”(或许应该称其为“铁四角”了)阵营,才是对鲁国未来发展的最好选择。

不过,鲁桓公自己把算盘打得啪啪响,可真正回应他的人目前只有郑厉公一人。其他几国有没有按照姬允的想法,欢迎鲁国回归呢?这答案嘛恐怕在鲁桓公十二年的故事里是无法找到了。但接下来发生于当年年末的一个事件,让鲁桓公已无暇考虑计划的成败,而是先要去解决眼前的问题。那是怎样一个事件让鲁人深陷其中了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五场会议、鲁桓公、忙于参会、修平杞莒、会盟宋燕、数见宋公、与郑结盟、真实目的、欲归铁三角。

文章图片8

关键词云图简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