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心里忌恨为何没有贬黜张昭

 梦想童年594 2021-12-06

 

赤壁之战,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遭到了孙权的忌恨。孙权当皇帝时,张昭想向前祝贺,孙权说:“如果按照你的计策,我现在恐怕已经是要饭吃了。”可见孙权心里有多恨。那么,孙权为什么没有贬黜张昭呢?

首先,张昭是托孤大臣,可以说没有张昭同样没有孙权的事业有成。

孙策给孙权留下最重要的两个人,文是张昭,武是周瑜。周瑜的重要性在此不说,只说张昭。孙权创业时期,张昭是长史,扶军中郎将。这关系就和刘备与诸葛亮一样,一前一后。让人惊奇的是,刘备有一个遗嘱,说要是觉得刘禅不行,“君可自取”;孙策也有一个遗嘱,说:“如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不考证真假,只说明张昭非常重要。实际上也是,周瑜带兵在外,能当面接受孙策遗嘱的只有张昭。张昭接受了遗嘱,马上“率群僚立而辅之”。紧接着“上表汉室,下移属城”,命令各级将领官员各尽职守。当时的情况,曹操正在和袁绍对垒,根本就顾不上江东,张昭的这个上表,既是表明了东吴人的态度,也是逼着曹操承认孙权的继承权。或者是孙权太年轻,又或者是孙权在作秀,只知道悲痛伤心,并没有立即处理政务,是张昭把他扶上马,带着兵出巡,大家这才知道江东真正有了新主人。所以,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张昭的一举一动都对孙权分外重要。

孙权称帝后张昭被闲置,后来孙权召见张昭,张昭对孙权说:“昔日太后、桓王(孙策)不把我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我,因为这个我才时刻想着尽自己的臣子之节”。以此推定,不仅是孙策托孤,孙权的母亲也有过托孤,这也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张昭是有多重要。孙权当皇帝不认哥哥孙策为皇帝,当然也可以不认哥哥的托付之举,但母亲的托付行为他不能不认吧?所以这才有了孙权把张昭请来相见,张昭“离开座位向孙权赔罪,孙权跪下来制止他。”从这个情节上来说,张昭也是可以享受父辈待遇的人。另外,张昭虽然地位仅次于三公,但他这个娄侯,食邑一万户,别说在东吴,天下有几个人有这个待遇?没有战功,不是三公,待遇却这样厚重,张昭凭的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张昭对孙权的继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次,张昭在东吴政权士大夫之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当然,闲置下来的张昭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孙权说东吴国的士人,“入宫则拜我,出宫则拜你”,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张昭仍然是一些士人的领袖,他的话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会是这样?皆因为东吴的士大夫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徐州过来的,他们都是以张昭为首领。还是在孙策时期,因为天下大乱,徐州的一些士民避难扬州,张昭一起渡过了长江,开启了和孙策的创业时代。得到了张昭,孙策非常高兴,说:“我正有事四方,想招揽天下的士人贤者,因为有了你,他们就不会看轻我了。”北方还有一些文士官绅,也都会把孙策的功绩当成是张昭辅佐的结果,这样的书信多了,张昭非常不安,如果藏起来不公开,则担心有背人的嫌疑,好像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私情;呈报上去又觉得不合适,感觉进退两难。孙策说,你贤能,我重用你,这个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也就是说,在东吴的行政体系当中,北方来的各级官吏很多,他们都是以张昭为统领。这也是孙权不能完全罢黜张昭的地方。

另外需要说一说赤壁之战张昭主张投降曹操一事。张昭主张投降,这并没有什么可以给他辩护的,胜利后孙权不再重用他也是事实。不过,张昭的主张并不是单纯为了自己。两条理由吧,张昭是徐州人,这时候徐州已经是曹操的地盘,如果张昭要回去,孙权还真不好阻拦。而如果能够回去,凭曹操一贯的挖墙脚做派,张昭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待遇。实际上张昭不但没有提出回去,甚至连和曹操的联系也没有。再就是定下了抗曹,张昭是再不反对的,仍然是一心做着自己的工作。赤壁之战获胜后,刘备上表推举孙权为车骑将军,同时还推举了张昭为军师。假如这时候张昭怠工,是不会得到刘备推荐的。还有,孙权封吴王,张昭被封为绥远将军,由拳侯,东吴谁有这个待遇?在封王这件事上,曹丕派人到东吴去,这个叫邢贞的使者傲慢无礼,是张昭在他一下车就给与斥责,可见当时张昭是在一线做事的。孙权当皇帝后,有蜀国使者来,大肆宣扬蜀国的美德,群臣没有人能挡回去,孙权说,假如张昭在场,这个蜀国使者不用折辱自己就垮了,那还能在这儿自夸呢?这就是说,张昭的不被重用,是在赤壁之战后,而完全被闲置,大概是在孙权称吴王后。

总起来说,赤壁之战后,孙权真的是很不待见张昭,但又不能完全将其罢黜,关键在于张昭在东吴有很深的根基,甚至具有不可替代性。当然了,在这儿只是分析孙权为什么不能完全罢黜张昭,至于张昭在赤壁之战时“劝迎曹公”,被夸成是“所存高远”,则本人并不完全认同。

 孙权心里忌恨为何没有贬黜张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