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留德少是非,心中存情明善恶。 《遵义章第五》悟读【9】 【原典】 戮辱所任者危。 【译文】 对于自己的部下进行杀戮侮辱的人,必然会使自己处于危险的地步。 【悟读】 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但凡是人,皆有自尊。自尊是自我存在的认可和自我价值感的体现,不仅包含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还蕴涵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的认可或否定。 世间之人,需求不一。有人渴望名利,有人渴望爱情,有人渴望幸福,有人渴望健康,有人渴望自由……但许多人皆不明白,人的一个真正重要的需求,其实是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在人类的天性中,最深沉的本质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强调人性往往有六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需求”。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中国最大的工程,或是面子工程。脸,就是一个人的面子。国人特别爱面子,甚至认为面子比命还重要。杜月笙就曾说过,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即人面、场面、情面。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时候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更加残忍。因自尊心和人格受到侮辱而引发的过激行为,数不胜数,比比皆是。
肆意侮辱他人,原因种种。比如,虚荣心作祟,唯我自大,目中无人,缺乏法制意识等等。追根溯源,还是人生修行不够,缺乏一颗柔软的心,即在自己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叫“我慢”的东西。 人有贫富之分,但无人格之差。六祖慧能向五祖弘忍求佛法时,曾说,“人分南北,但佛性何分南北呢?”如果一个人总是高高在上,以我为尊,趾高气昂,则无论于单位,还是在家中,都难以得到真正的和谐。 “毁灭一人,只须一言;培育一人,却须千句”。佛家特别强调世人需积口德,凡人皆有“心口行”三处风水,好好言说,则福运绵绵;人也是有磁场的,人之健康、快乐、富贵和长寿等福源,皆因有德而生,欲思运势好,口德是为要。 好的人生,须练就两项本领,其一,说话让人结缘;其二,做事让人感动。 |
|
来自: 新用户97560OB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