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

 与孩子一路同行 2021-12-07

想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首先要明白良好个性是什么?良好的个性是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人的成功,更有利于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品质和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

一、培养孩子懂礼貌。

中国乃礼仪之邦,国风讲究一个“礼”字,礼多人不怪。

不论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是行走中偶遇的朋友,亦或者挡在你身前的问路人;一句渴望亲近的“你好”,一句相逢喜悦的“你好”,一句贸然打扰的“你好”。一句“你好”,不止是一份亲厚或一个问候,也是人际交往友好的开篇。

在日常生活中,“谢谢你”、“不客气”、“没关系”等等礼貌用语就能体现出孩子的大小格局了。所以,培养孩子懂礼貌是最先要养成的良好个性。

二、培养孩子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提到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会想到“白眼狼”。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没那么复杂,感恩就是要孩子记得别人对他的好,要感谢,也要想着去回报。

比如,生活中小朋友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门儿,别人家大人或者小孩儿就会拿零食给小客人。懂得感恩的小朋友,回家会告诉自己的父母在哪个小朋友家吃了什么,同时也会会主动说要拿他自己的小零食去分享。

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所以,懂得感恩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性格的本能。

三、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培养,也是一种担当。从小就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让孩子得到更多锻炼,既能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品质,又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自我安排能力,在学习上孩子就会主动学习,科学安排自己的做作业时间。

所以,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的性格很重要。不只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也是潜在的人生观。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当孩子拥有了信心,就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于探索不断进取。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完成,这样,即使是拧一个螺丝钉,当孩子自己完成后,就可以增加自信,因为他在心里肯定了自己的努力,以后再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愿意自己去试一试,在他心里有一个自己很了不得的信念。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自信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是成功的保证。

五、培养孩子有规矩不任性

孩子任性就是对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要求都变得毫不克制,会放纵不约束自己 。当然也会抗拒、不服从父母老师和外来的管教,不能按照的要求去做事。

于是在培养孩子面孩子的要求时,要分清孩子的需求是需要的还是想要的,需要的可以满足,想要的则不要马上满足,通过延迟,给以要求来满足,否则,就容易导致孩子任性,我行我素。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培养孩子千万不能让其任性。

六、培养孩子要学会宽容。

宽容字面上的意思是宽宏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也就是我们说的豁达,有肚量,格局大。

有人说宽容是最美丽的一种情感,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宽容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宽容是对别人的宽恕,亦是对自己的包容。

一个心胸豁达的人才有更宽广的眼界看世界。所以,培养孩子学会宽容,也是优良的个性。

当孩子有了这些良好的个性时,就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就会融入到各种各样的团队,就能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