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绍兴日报:绍兴大地上的宏大叙事

 cxag 2021-12-07

编者按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大禹不仅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在日韩等东亚国家也有很大的历史影响。绍兴一直致力于传承、保护、弘扬大禹文化和大禹精神,日前,绍兴64个禹迹点标识牌全部安装完毕,从根本上确定了绍兴在禹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今日,绍兴日报专版刊文《绍兴大地上的宏大叙事》,对绍兴通过禹迹标识活化大禹文化资源,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现将文章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绍兴大地上的宏大叙事

禹迹标识牌:讲好中华民族先祖大禹故事

首席记者 周能兵/文

近日,入住宛委山下安麓酒店的宁波游客包女士一家,到宛委山阳明洞天游览,在禹穴边看到禹迹标识牌时,她用手机扫码后发现,这里居然是传说中大禹治水得到天书的地方!包女士和家人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这一带。她对儿子说:“今天游览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大禹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是立国始祖。禹迹标识导读里面有许多大禹故事,回去你也好好看看。”

禹迹标识揭牌仪式

64个绍兴禹迹标识牌安装完成后,这些绍兴的禹迹地,已转化成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游客,沿着禹迹标识牌,寻找着绍兴大地上大禹的足迹,追寻着远古时代发生在绍兴大地上中华民族先祖大禹的故事。

永远定格
大禹故事植入绍兴大地

大禹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治水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创立者。大禹传说和大禹故事,一直载于浩如烟海的古今典籍、文史资料中,大禹的故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已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传承好大禹文化,弘扬好大禹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魏穆君 摄

大禹与绍兴关系密切。大禹娶妻会稽涂山,得天书于宛委山,功成于了溪,大会诸侯于会稽,斩防风氏于型塘,死后归葬于会稽山。大禹的故事,在绍兴大地千古流传。大禹后裔为大禹守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何让大禹的故事,永远定格在绍兴大地上,如何让禹迹真实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并永远流传下去?

绍兴禹迹标识牌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颂周说,大禹是绍兴的荣光,传承大禹精神和大禹文化,是当代文旅人的使命和责任。绍兴在顺利编撰《绍兴禹迹图》和《浙江禹迹图》后,目前正着手编撰《东亚禹迹图》和《中国禹迹图》。同时,对于如何让大禹文化资源在现实中转化,绍兴禹迹标识牌落地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和文旅融合的一种实践。

绍兴禹迹图

安装绍兴禹迹点标识牌项目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起。去年12月,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等承办,一大批专家、学者开始谋划论证并启动项目实施。这些禹迹标识牌安装在绍兴各区(市、县),共有64个,游客可在会稽山、天姥山、四明山、鉴湖、浦阳江等各个地方寻访大禹遗存。大禹足迹由此从文献和图中“活化”到绍兴大地上。人们可沿着禹迹标识牌,寻访大禹治水足迹,寻觅大禹故事,感受绍兴大地上立国始祖大禹之风。

大禹陵

杨颂周说,64个禹迹标识牌的落地,使大禹在绍兴的足迹一目了然,它从根本上确定了绍兴在禹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体现了绍兴禹文化在全国的现实地位。禹迹标识牌落地后,古韵弥漫,绍兴大地上到处可找到大禹的故事和遗存。大禹遗迹的一个点是文物性的,游客看到的是一个有局限性的地名。但我们以数字化应用场景,对禹迹遗存进行转换,使之成为旅游数字化应用场景。游客通过扫码,便知道这里的人文历史,还可通过一个点,看到64个数字化禹迹旅游场景。一个个禹迹图规范标识牌,使现实与历史融合,辐射整个地区禹迹。

“大禹在绍兴不是空口无凭,而是有历史依据、有典籍记载的,它不是神话传说故事,而是真实的存在。一个个标识牌,就是一个个大禹遗迹,一个个标识牌,将一个个大禹故事永植在绍兴大地上。人们可以在绍兴'穿越时空’,感受大禹真实地存在于稽山鉴水之中。这就是绍兴禹迹标识牌的意义。”杨颂周说。

资源活化
禹迹标识助推文旅融合

64个禹迹标识牌如何确定,不是简单的事,而是通过全国权威专家反复勘探、讨论后才确认的。这是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并保护利用的新尝试。

大禹陵景区禹河、窆石、大禹陵、大禹庙、大禹祠标识牌柱

绍兴禹迹标识牌做成什么样的,也让主办方和承办方颇费了一番功夫。为了让禹迹标识牌让人看了难忘,成为禹迹的标志,主办方和承办方联合请专家学者商讨。杨颂周告诉记者,绍兴禹迹标识牌,元素丰富,内涵深刻,显示出独特的绍兴禹文化内涵。“绍兴禹迹”四字,以隶书撰写,源于《绍兴禹迹图》题字,图与标识形成一体。标识牌上印有大禹像,出自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广为流传的大禹刻像,之所以选择此幅大禹像,主要是从禹迹标识牌面向全国以及国际化考虑。标识牌上书有“缵禹之绪”四字篆刻,这四字,出自《诗经·鲁颂·閟宫》的“奄有下土,缵禹之绪”,意为继承大禹未竟的事业,勉励后人学习大禹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四字篆刻印章,由我国著名篆刻大师张国维刻制。禹迹标识牌上有“会稽山”与“水”元素。会稽山是大禹治水取得经验、地平天成、毕功之地,大禹大会诸侯、归葬之地,也是祭祀大禹以及“会稽”命名之地,有着无可替代的禹文化资源。治水是禹文化的主题,在会稽山之下将《说文解字》中的“水”字纳入其中,更显其治水伟业。水漾标识牌,意味着活化了一个个禹迹。 

大禹雕像 /戴信华 

绍兴禹迹标识牌,由绍兴市文物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监制,编号基本按《浙江禹迹图》绍兴区域编号排序。

“绍兴禹迹标识”把禹迹从文献和图中延伸“活化”到大地上,是一项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的文化工作。禹迹标识牌如何确定,分布状况如何,令人关注。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说,绍兴共有禹迹127处,我们集聚《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优势,广泛征求国家、浙江省、绍兴市文物、水利、文史、文旅、传媒等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得到了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等单位的指导和审核,最终确定了禹迹标识的内容和形制,选定了64个禹迹标识点。按区域地点分,越城区18个,柯桥区20个,上虞区7个,嵊州市7个,新昌县10个,诸暨市2个。按类型分,祭祀类23处,包括陵、庙、祠、寺、殿、像等类型;山体类20处,包括山、峰、穴、岩、石、台等类型;水体类13处,包括江、河、湖、溪、浦、塘、桥、井等类型;地名类6处,包括县、乡、村、坊等类型;歌舞类2处。

会稽山/骆海淼 

禹迹原定61个点,在实际安装定点过程中,当地专家和有关人士提出了更多的禹迹点建议名单,最后经共同协商又新增了嵊州沙园村艇湖一带了溪桥等3个禹迹点。可以说,禹迹标识活化了大禹文化资源,助推了文旅融合发展。

石帆山上大禹像 / 戴秀丽 摄

邱志荣告诉记者,绍兴禹迹标识牌,有两大鲜明特色。每个禹迹标识碑,重600公斤,90公分高,以白玉般花岗石做成。每个标识牌都能永久保存。另外,64个点,每一个点通过二维码都可以看到禹迹点所在的位置——今天的地图位置、古代地图位置,每个点都有500到600字的简介,有3至7张照片,有附录,特别是重要碑文还有解释和说明。一个地方禹迹牌密集,说明此地大禹文化深厚,如会稽山下,禹迹分布十分密集,有会稽山、大禹庙、大禹祠、窆石、禹河、宛委山、龙瑞宫、禹穴、禹陵村、禹宗庙、大禹像、禹贡桥、禹足石等许多禹迹遗存,是大禹文化的集中展示地。

宏大叙事
书写大禹文化崭新篇章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自古以来,人们就祭祀大禹,歌咏大禹治水之功德,崇尚大禹之精神。大禹的足迹遍布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大禹故事,传遍中国,传遍世界。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纪念大禹的文化遗存。

禹庙

禹迹标识牌落地绍兴大地,是新时期绍兴书写大禹故事的辉煌篇章。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指出,禹是沁入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祖先之神、道德之神和治水之神,禹迹标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非常必要。绍兴首开其先,为禹迹留存地区树立了榜样,意义重大。

谭徐明认为,禹迹始于西周,是以九州为华夏疆域,形成最早中国地理概念的历史见证。她建议绍兴禹迹标识用石刻,注意知识产权的使用和保护。

稽山何巍巍(刻石山、秦望山)/戴秀丽 摄

绍兴是越文化核心区,越文化、胆剑精神的源泉是大禹治水精神。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认为,绍兴禹迹标识从图上落到大地,是解码大禹文化、激活文旅资源、做深融合文章的成功探索,也是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打造中国文化高地的具体实践,是以“文化密码”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的一次实践。

《东亚禹迹图》编制启动仪式

何俊杰告诉记者,大禹距今4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而有征的上古人物,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大禹创造并建构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形态,奠定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绍兴流传着许多大禹的传说,并有着丰富的遗存。近年来,大禹文化研究证实,大禹传说遍及全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如果仔细分析这些传说,人们就会发现其中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治水的传说,总是将大禹引向神话;二是立国的传说,总是将大禹引向历史人物。绍兴大禹传说的历史价值,主要都指向他立国的传说,这是绍兴与其他区域大禹传说的最大不同。如果将绍兴这些传说与河姆渡文化遗址、小黄山遗址、良渚文化考古相印证,就可以使我们鲜明地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跨入文明时代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绍兴禹迹的研究和文化示范因此应运而生,这是大禹文化研究从文字到实体、从资源到标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文化遗产活化转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和创新。

《绍兴禹迹标识导读》

山水是人类生态环境的主要基础和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对象,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总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力量对山水加以利用。在中国,“禹禅会稽”是山川之祭的起点,大禹在会稽山“得天书”“娶妻”“会盟”“归葬”这几件大事,使会稽山成为名垂千古的“圣山”。因为有了大禹及文化的传承,会稽山居秦汉时中华九大名山之首。也是因为有了大禹,绍兴大禹文化与山川、河流相融。而禹迹标识正是让山水、文化和远古故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融成一体。何俊杰认为,这是文化旅游与山水及远古故事的融合。“2018年4月《绍兴禹迹图》对外发布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成果也交流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我清晰地记得,2018年谷雨日,八十余岁的日本友人大脇良夫先生、植村善博先生应邀来绍参加祭禹时,表露出对绍兴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称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绍兴是大禹重要活动地和归葬地,禹迹俯拾皆是,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探索。”

禹迹标识牌安装在绍兴大地,涉及到地理、水利、农业、科技、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是绍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实践。“在绍兴的大地上,让中华先祖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呈现出来,让人们可观可游可感,可以与之对话,可以感受中华先祖的伟大,并让无数人汲取先人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说,64个禹迹标识牌,是绍兴大地上的宏大叙事,书写着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向世界讲叙着大禹在绍兴的生动故事。”何俊杰说。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素材来源:绍兴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