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妹纸进群前告诉我:“为啥我好好吃饭还是会暴食?不是饿,也不是馋,就是忍不住吃,尤其感受到压力焦虑迷茫孤单沮丧等心理状态的时候,瞎吃乱吃是避免不了的,虽然可能算不上暴食,但是也足以让肠胃受累,精神崩溃了。” 还有妹纸告诉我,大考前一周,几乎每天晚上都是一大推零食放在边上,才能熬过去,最悲催的是,有时候吃多了反而感觉累和困,更加复习不进去,明明知道还有多少题要刷,但就是没法静下心来,越焦虑越想吃东西。也有哺乳期焦虑的妈妈,辛苦把娃哄睡后,一个人躲在房间狂吃零食的,带娃的辛苦,产后家庭氛围的紧张,对身材恢复的焦虑,对重回职场的焦虑,新妈妈面对人类幼崽的无力感情绪等通通交织在一起,仿佛只能靠食物来提供短暂的慰藉。扪心自问,我们每天吃东西,有多少次是因为真的感觉饿了?又有多少次,是因为心里不爽了,需要靠食物来慰藉或者发泄?吃喝不愁担无时无刻不在内卷的现代人,可能后者居多,别不承认。很多偏远贫困山区盛产百岁老人,他们可能饮食也没那么科学,甚至处在严重饮食失衡的状态,每日粗茶淡饭,辛勤劳作,但是很少会出现压力性进食的状态,什么原因?他们处在极少制造压力的环境里,当然也和他们自身的心境有关。所有长寿老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生活积极乐观,烦心事不放心上。当然,也不是说营养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节食缺乏各种营养素,热量摄入不足,身体亏空本来就大,而且减肥尤其低碳脾气容易暴躁,情绪也更容易低落,发生压力性进食的概率更高。而且对于这类妹纸,不仅要承受来自工作、学业和生活的压力,还要承受更多的体重压力,纠结食物带来的压力,不吃忍着是压力,吃了懊悔也是压力,体重长了0.1kg更是压力,间歇性“自律”,经常性“爆发”,是这类妹纸的常态。 那么问题来了,压力性进食这么普遍,有办法克服吗?之前也写过压力性进食的文章,最近通过和几位新进群的进食障碍患者交流,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所以决定补充些干货,相信对亲们一定有所启示。为什么压力让我们想吃?这不是意志力的问题,是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训练的,回忆下小时候,打预防针害怕,妈妈会奖励吃糖;压力山大的考试过后,会奖励我们吃罐头;和小伙伴闹矛盾了,一起分享小零食,就还是好朋友。不是说了吗,没有什么烦心事是一顿火锅(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吧。所以我们长了了,处理压力的模式还是路径依赖食物,而食物也的确短暂地能够解压,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压力,比如多了体重增加的压力。搞明白这个问题,是为了我们下次发生压力进食时,停止自我攻击,不是自己太差劲,而仅仅是习惯模式使然。先无条件原谅自己,安抚好自己,维持好我们内在的秩序,我们才能力量去改变,而不是一直在恶性循序里挣扎。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种感受,越是想改掉一个坏习惯,越是容易再犯。就好比你越是想要忘掉一个人,越是忘不掉。怎么办?坏习惯硬改是改不掉,直接开辟新习惯去取代坏习惯。就好比很多女孩治愈失恋的方法,是开辟新的感情一样(只是打个比方,不代表本人对感情的态度)。哪些新习惯可以尝试?下次察觉到自己又要启动压力进食按钮时,你可以试着,写日记,用手机,用日记本,电脑都可以,和自己对话,写下自己当下的情绪,因为哪些东西让自己感受到压力,哪些是没必要担忧的,哪些是自己可以去改变的,然后把那些改变不了暂时放下,在影响圈发力,把自己能做的做好,无心无愧。真诚地写下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愈,你会分清楚,哪些是老天的事,哪天是我的事,哪些是无关紧要、根本不值得花时间关注的事情。理清楚自己的情绪,可能你还没有能够彻底缓过来,但是多了一些力量和勇气,因为你知道,无论眼下情况多么糟糕,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是可以掌控的。 你还可以记录自己的饮食,以及每顿饭的感受,胃里的饱腹感和脑子里的满足感,甚至哪道菜给到你惊喜,让你还想下次再要。除了三餐,你还要记录三餐之外的水果和零食,感受,是因为饿了吃,还就是习惯性吃。以及哪些食物,容易让你一吃停不下来,像个开关一样;还有哪些食物,让你吃得哪怕不多,但是很满足很享受;还有哪些食物,让你吃很多却没有满足感,还想继续找东西吃。每次吃东西前,问问自己,我是饿了吗?如果是,感恩食物,赐予我能量,让我重新元气满满,然后用心享受每一口。如果不是,缓一缓,也许我们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或者你只是无聊或者口渴了。试着多花点时间和真实的内心对话,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满足点在哪里,吃多少以及怎样的搭配比例吃了最舒服,自己的饮食雷区在哪里,以及能够察觉自己真正的饥饱感。 冥想、瑜伽、太极拳和其他以正念为基础的练习,都有助于平静身心。因为当你保持专注,冷静和专注时,你能够很好地做出更明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研究发现,冥想能锻炼大脑中控制理智型自我的那个区域(前额皮质),让理智型的自我更加强悍,它能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你的意志力,让你更加有可能打败那个冲动的自我。一般用冥想法,锻炼1个星期,就有明显的效果,每天5-10分钟的冥想,能大大提高你的意志力。更多地关注大脑和肠道之间发出的自然,内部饥饿和饱腹感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帮助识别你想吃什么食物。 比如这会你真的好想吃甜食,那就坦然去吃,丝毫不纠结地踏实吃,慢慢品尝和回味,我不允许你一边吃,一边计算卡路里,一边内疚自责到想哭。因为没有谁的身材,谁的人生,是因为吃了一次甜食就毁掉了。 80%做好,20%留给自己,和自己有商量地“放纵”,比我我想每周放纵一次,只要你喜欢,你可以尝试任何你喜欢的食物,包括油条,包括烧烤。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自己的察觉,放松地享受食物,你会更容易满足,而不是在纠结中自暴自弃,吃下比计划多得多的食物,甚至开启自暴自弃模式。吃或者不吃,都是你内心当下最真实的选择,成年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你不能一边想着甜食随便吃,还不会胖不会肿不会长痘,那对别人不公平。除了这些,你还可以开辟一些自己的独门解压途径,可以是撸猫,可以是遛狗,可以是浇花,也可以是泡脚修指甲敷面膜,甚至可以是做家务收拾屋子烫衣服做美食.总之是任何能够让你专注其中、并且放松下来的事情。当然你也可以学人家梁朝伟订一张机票去伦敦喂鸽子解压,也没啥不好,就是太费钱,土豪随意了。 群里还有一位妹纸跟我分享了自己的解压方法:戴着口罩去医院或者菜市场转一圈回来,看到众生皆苦,发现自己那点事,根本不是事,别矫情了,该干嘛干嘛去吧。另一位妹纸分享的是:每次特别烦闷感觉工作干不下去时,会去大商场的看首饰、看衣服,看到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摆在那里,难道自己不值得拥有吗?!然后重新燃起斗志,啥也不说了,回去改ppt吧。
|